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金融监管结构的转型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发现,美国现行金融监管结构存在着监管重叠、监管疏漏、监管合作不畅、监管成本偏高等问题,存在着转型的压力;但与此同时,由于美国反垄断的文化特征、"危机驱动"的改革传统、联邦政治体制的经济影响以及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美国金融监管结构要实现彻底转型困难重重。我们因此预测,美国金融监管结构的转型方向在相当长时间内将很可能是"合作",而不是"合并"。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我国目前金融监管结构一体化的条件还不成熟。  相似文献   

2.
国有商业银行是在外部监管不完备的情况下逐步发展壮大的,监管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始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争论不休。经过中央银行十多年监管实践的反复摸索、验证,监管架构正在逐步形成,“管法人、管内控、管风险,提高透明度”的监管理念正在成为监管者的共识,并在监管实践中逐步得到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3.
监管不足与监管过度是当前金融业内两种不同的呼声。监管量过少,可能放大金融风险甚至危及整个经济体系的安全;监管量过多,则会造成监管成本高、寻租造租、监管者道德风险以及被监管者逆向选择等。在中国银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监管工作应有所侧重,适度监管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构建适度监管体系应建立统一金融监管组织、完善和实施信息披露制度、在监管中引入市场化机制以及建立对监管者的再监管制度等。  相似文献   

4.
保险监管的基础理论脉络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保险脆弱说、公共利益论,还是监管失灵论或监管成本论,综合起来都说明了一个观点,即认为政府能完全有效地弥补和矫正所有的市场缺陷或功能失灵是不切实际的。由此带给我们一些启示:如注重保险行业的安全、转变保险监管的方式、重视保险监管职能的分工、监管者的再监管及监管中的信息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保险监管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以来,我国对保险业一直遵循高门槛、直接的、实体化的严格监管模式,这在过去取得了一些预期的监管目标,但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特别是入世过渡期即将结束,我国保险业监管面临的现实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此格局中,就必须对现行的保险监管模式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6.
证券监管的研究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规范证券发行和交易行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纠正市场失灵,防止证券市场出现危机,促进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充分发挥,必须要对证券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管。本文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对证券市场的监管进行研究与选择。  相似文献   

7.
易娟 《西安金融》2014,(12):84-87
金融监管结构和组织模式是近20年理论界和监管当局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国际金融监管格局的变迁入手,对比研究了英美两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路径,结合我国金融监管现状,提出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框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际银行监管的演进是对危机的不断反思和总结,风险为本的监管确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本文在对此进行概述的基础上,重点就我国银行监管的现状、成效及进一步提高监管有效性所面临的困难进行了探讨,并指出我国银行监管正在经历一场因监管价值观变革所引领的全面变革。  相似文献   

9.
10.
近几年,银行业监管当局在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监管有效性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和探讨新方式、新途径。对此,笔者根据目前监管工作的实际,对提高监管有效性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蔺宏  蔺玲 《黑龙江金融》2006,(12):57-57
一、目前对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有效监管力量紧缺,监管能力亟待提高。目前各银监分局普遍存在的一个不争事实便是监管人员紧缺,且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人员紧缺,将会使监管工作疲于应付,素质不高,各项工作往往停留于表面,难以对其本质现象做深刻挖掘。这两点是分支机构监管工作最大的阻碍,因为对分支机构的监管涉及面广、内容多,即使不是搞全面检查:专项性的检查涉及内容也会较多,工作量也会较大,上述二点缺陷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监管工作的质量与效果。  相似文献   

12.
邓辉 《当代金融研究》2020,2020(2):140-152
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作为个人信息保护的第三大支柱,垂直面的监管制度构建与水平面的权利义务设立同样重要。由于顶层设计的缺失和部门分散立法的局限,我国目前的个人信息保护行政监管存在着目标弱化、主体分散、措施乏力和程序模糊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个人信息保护水平的提高。面对新兴科技的法律挑战与错综复杂的利益平衡需求,未来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应当明确行政监管的主要目标,建立统一和独立的监管机构,提升其专业性和行政级别,细化具体的监管措施,并协调不同保护程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外资银行在金融自由化的浪潮中蓬勃发展,成为国际金融秩序中一股重要的力量。外资银行在带来资金流通的同时,也对金融安全存在一定危险和影响。因此,对其进行监管是普遍的共识。其中,东道国监管的国际法基础主要源于属地管辖权,国民待遇原则以及审慎监管原则;母国监管则是源于属人管辖权的延伸和对跨国公司监管的必要;而以全球合作原则为基础,银行业监管也有了跨国合作监管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当下经济时代,会计信息质量不高是当前会计行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如何加强与提高会计信息监管效率,已经成为时下会计师们所关注的热点。会计信息监管是保证会计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必要措施.也是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必要保证。本文从我国目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出发,首先论述了加强会计信息监管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出我国会计信息监管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完善会计信息监管体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银行业改革的深入,监管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并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中国银监会在总结我国银行业监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新监管理念,本文围绕这一新的监管理念,阐述新时期应如何开展银行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16.
反垄断监管是一种典型的事后监管,表现为禁止性规范为主的立法模式、合理原则为主的分析模式和消极性义务为主的救济措施,应用于平台监管中存在滞后性、威慑效果不佳等不足,反垄断法内部变革举措的实际效果也较为有限。相较反垄断监管的事后属性,事前监管通过创设积极性法律义务,实现对垄断结构引致不可逆损害的风险预防。为避免“假阳性”错误,引入事前监管须证明细分市场存在高而持续性的进入壁垒、欠缺有效竞争的动态趋势、事前监管收益大于成本三个累积性标准。平台事前监管的总体目标是推动市场从封闭到开放的回归,监管主体上成立专门事前监管机构并且采取合作制监管架构,监管对象的选取遵循“相关市场分析+显著市场力量确定”的基本框架,监管措施包括服务互操作、开放特定数据、平等对待不同主体提供的服务等。与反垄断监管的衔接包括建立分工监管的机制和可反驳的违法推定规则。  相似文献   

17.
18.
19.
王传正 《城市金融论坛》2005,10(3):52-55,63
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心原则评估小组指出:持续性监管是有效银行监管的重要手段。如何充分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持续性监管工作框架,实施对银行业的有效监管,是当前银行业监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本文在对持续性监管的内涵进行深入细致分析,并总结了前期我国持续性监管的工作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持续性监管的工作框架,即包括监管环境、监管基础设施、监管过程和监管措施四个方面,通过监管法规和监管理念的落实,以及监管手段和监管措施的实施,按照监管标准的要求,取得最终监管目标。  相似文献   

20.
刘红 《金融科学》2001,(2):77-78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信息知识为基础的新文明的发展,改变了我国原有社会、政府和经济体制,金融监管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会随着经济政治方面的变革产生一系列的改变,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金融监管体系的变革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