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阻隔性能检测应用范围广泛,LABTHINK兰光2014年春季塑料薄膜阻隔性能实验室间比对以塑料薄膜为试样,对现阶段的阻隔性能检测水平进行验证。通过对结果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塑料薄膜阻隔性能整体检测水平尚属理想,但是检测结果仍具有一定的离散性,部分实验室可疑或离群。在目前阻隔性能检测缺乏统一校准规范的情况下,建议实验室积极进行实验室间数据比对,以使自身实验室数据保持在合适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工业上许多工艺迎来了革新的时代,新工艺旨在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提高产品的质量以及性价比,在这些工艺过程中,工业氧气的生产的革新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就工业氧气的生产而言,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制氧设备的性能,其好坏直接决定了生产出来的氧气的浓度、产出比等基本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关于工业氧气生产的制氧设备的研究就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本文的论述中,将基于制氧设备对工业氧气生产进行一番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常规的实验方法检测了巴西剑麻在无处理、氯漂处理、碱液煮练下的性能。通过对比分析,绔果表明:剑麻纤维中果胶和木质素的含量较高,纤维刚性大,抱合力差,处理时最好选择碱液煮练为主,这样能更好的去除果胶和木质素。  相似文献   

4.
正引言基于药用包装的多层共挤复合膜(以下简称为非P V C复合膜),主要应用于输液制剂包装,是玻璃瓶、PP瓶、PVC软袋的更新换代产品,属随弃式产品。它克服了玻璃瓶、PP瓶、PVC软袋诸多弊病,不需导入空气,避免了在输液过程中回流污染空气造成致病微生物感染及PVC软袋中增塑剂渗出,疑有致癌、破坏生殖系统作用,在深埋和焚烧时释放有毒气体(二恶英),严重污染环境。目前非PVC复合膜是国际全新概念的全密闭静脉输液产品,发达国家已在临床应用十余年。根据资料报道,美国该输液膜市场占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聚吡咯(PPy)和膨胀石墨(EG)混合后的电磁屏蔽性能,利用原位插层聚合法制备PPy/EG二元复合材料。通过FTIR、TGA和SEM分析对制备的二元复合材料物相组成、热稳定性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同轴法测试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膨胀石墨掺杂量为5.12wt%时,总屏蔽效能在2~18GHz范围内由20.3dB增至25.7dB,比纯PPy材料的屏蔽效能提高了41.6%,其中吸收部分占总屏蔽效能的比例为64.3%~86.5%,这表明聚吡咯/膨胀石墨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质是以吸收电磁波为主。  相似文献   

6.
1 前言 针织物良好的延伸性和弹性是针织物区别于梭织物的一个显著特点。拉伸恢复性能是影响针织物服用性能的重要因素,不同用途的针织物,对其延伸性和弹性的要求是不同的。纬平针是常用的针织物组织,因此,研究该组织在不同情况下的延伸性与恢复性的规律,对于今后在不同用途下,选择适当的织物结构及密度,提高服装尺寸稳定性和形态稳定性,以及压力舒适性等多种服用性能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等级管材料在塑料管材料的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国内外关于性能优异的管材料的研究,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文章通过对聚乙烯管材料结构和性能系统进行分析,参照管材料,高性能有关技术指导研究成果。对于管材料的分子量分布短支链含量、高分子量长期使用性能等展开分析,通过对不同等级的管材料结晶行为进行分析,提出淤浆法聚乙烯管材料结晶性能提升到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涤纶/氨纶包缠纱是一种新型包缠纱,目前国内外对该纱线的研究尚在进行当中,其物理化学测试标准及评定标准还在探索,尚属空白,有待进一步研究。由于氨纶具有高弹的特性,给涤纶,氨纶包缠纱的测试带来了一定困难。尤其是测试条件和参数的合理选择有待在实验中摸索与总结。本课题从包覆丝结构参数入手,着重对包覆丝弹性与其氨纶含量之间的关系作了一定的分析探讨,通过实验分析得出涤,氨包缠纱的检验指标及操作规范,为实际生产提供一个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连接节点的承载力是体现装配式钢结构抗震性能的决定性指标,然而目前传统的动力学响应分析方法难以精确刻画连接节点的承载特征。以某村公所装配式刚结构为研究对象,立足结构模型和材料,构建动力学研究方法体系,探讨质量矩阵、阻尼系数的求取方法;从结构特点出发,对梁、柱结构采用带截面形式的梁单元,对薄板件采用带厚度信息的四边形面单元,开展有限元建模;针对地震瞬态过程的特殊性,优选模态叠加法,对模型施加迁安波,开展装配式钢结构抗震性能分析,获得整体结构的应力—时间历程和应力云图。运用节点子模型技术,并进行网格细化,以整体结构响应的位移场强制作为节点子模型的边界输入,获得更加精细的连接节点应力云图。基于节点子模型技术得到的连接节点所受最大应力为45.57 MPa,比在整体结构分析得到的连接节点所受应力39.06 MPa要大,符合实际工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