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农村地区农业经营模式仍以传统的小农经济为主,农民自发成立的农业合作社因组织结构与经营模式相对传统,难以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创新农业合作社发展模式,是新时代下解决“三农”发展难题的核心。目前我国农业合作社的创新发展正处于不断探索之阶段,依托数字技术与共享模式,促进资源充分利用,推动新农村建设发展是当前农业合作社创新转型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2.
我国西南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毛跃一 《农村经济》2005,(1):103-105
我国西南地区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但是西南地区是我国农业相对落后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由于西南地区农业资源开发不够。为此,本提出了走以科技进步与创新为根本动力,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特色农业的西南地区农业开发之路。  相似文献   

3.
农业面临新的挑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我们跨入新世纪之际,中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加入WTO后,农业发展也将面临一个新的国际环境。新阶段、新环境将把中国农业推向市场竞争的颠峰,既要迎接国内市场变化的挑战,又要迎接国际市场竞争的挑战,中国农业发展如何应对,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农业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根据这一国情,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农业必须持续稳定增长,既不能停滞徘徊,更不能滑坡下降。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经过20年的改革与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  相似文献   

4.
张旭路 《农业经济》2004,(10):35-36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不仅为非农业部门提供劳动力和原料,而且农业还能扩大国内市场规模,同时农业也是我国最需要发展的产业。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相对落后,农业部门生产率较低,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制约,仍属于“靠天吃饭”,再加上农产品附加价值不高,农业生产者的资本积累缓慢,很难吸引优质资源进入农业,甚至连农业自身的资源也会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有了很大进步,取得了丰硕成果,对促进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一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我国每年取得6000多项农业成果,但转化率只有30-40%,而农业发达国家成果转化率已达到70-80%。二是转化成果的普及率低。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后的普及率也只有30-40%,这就意味着已转化的成果中,还有2/3没有应用于生产实践。三是资源利用率低。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人均耕地和水资源只相应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面积只相当于世界平衡水平的1/6。可是,由于我国农业科技相对滞后,资源浪费相当严重,每年农业用水缺300-400亿立方,而灌溉用水效有利用率仅有30-40%。每年需要大量进口化肥,而化肥有效利用率不到30%。四是科技贡献率低。我国农业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八五”期间仅为35%,而农业发达国家达到60-80%。  相似文献   

6.
创新驱动战略是我国发展全局的核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等重大战略性安全的根本保障。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结合将成为科技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人才和资金是创新驱动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此需要实现高等农业教育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的良性耦合。江苏有较好的农业资源、科技资源和高等教育资源,在创新驱动农业转型发展中,要健全高层次农业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推进“新农科”建设,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教育改革作出江苏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新形式下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科技创新已成为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的首要问题1、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是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新形势的迫切需要。我国农业经过 2 0年来的改革与发展 ,目前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局面已为供给相对过剩所取代 ,买方市场正在形成。农民面临着来自自然和市场两个风险的压力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随着体制转轨 ,由过去受资源约束转向来自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 ,受到了极大的困扰 ;农业收入的增长也由过去依靠生产总量增加转向增产和市场双重依赖 ,而且市场条件日益突出起来。通过快速高效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够实现资源…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业政策目标及政策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人口众多,农业资源相对很缺乏,注重粮食安全应该是我国农业政策的长期目标,当前我国经济处在转型时期,农民逐步向其他产业转移,政府必须要增加对农业的转移支付,减轻这种转移给农民带来的成本。但这种转移支付只能是对农民收入的一种补充,不能指望它给农民收入带来大的增加,农业的政策支持应倾向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和提高农业科研投入。  相似文献   

9.
关于辽宁省发展生态农业对策研究王绍仪方天周静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各国政府普遍把促进和维护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来对待。我国人口众多和农业资源相对紧缺,把发展农业放在国民经济首位,切实加强对农业的保护具有更为突出的意义。为此...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农村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农业上不去国民经济发展就要受阻,农民收入上不去拉动内需就要受阻,农村经济上不去农村安定就要受阻,这是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党的十六大以来,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选择与农业可持续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入WTO,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科技创新也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和新问题,明显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认为,当务之急是科学确定和选择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以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民增收,提高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水平,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墨迹和资源永续利用。通过实施重点突破,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关于加强四川农业科技创新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发展由过去的资源约束变为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综合效益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日益突出,这对农业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以四川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农业科技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加强其农业科技创新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土地经营权流转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浙皖两省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比较研究表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土地流转得以推行的前提条件。而要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资本和人才是两个必备的基本要素。我国土地产权结构存在制度缺陷,但并非是限制土地流动的主要因素。中西部地区资本与人才相对匮乏,限制了农业产业化经营,而这正是土地流转难以推行、农田大量抛荒的根本原因。农业产业化与土地流转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组织创新与制度创新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因素,基层政府的作用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4.
农业发展既要靠政策的支持,投入的增加,更要靠科技的支撑.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靠科技解决问题,是我们的根本出路.目前我国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只有45%,而发达国家为60~80%.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起确保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经济后劲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制度变革的根源与思路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制度安排是任何社会得以存在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同样资源禀赋、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下,农业生产经营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安排是否合理。农业经营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从根本上说属于制度安排。本文首先回顾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变迁,进而分析双层经营和深化改革的任务,然后讨论农业经营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在6月19日召开的中国环境、资源与农业政策国际研讨会上指出,中国是个人口众多而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大国,高度重视农业环境资源问题,在农业环境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科技对农业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支撑作用,加强生态、环境和资源的综合管理,坚持发展可持续农业,加强农业法律法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这既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对世界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信息窗     
农业资源是农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农业资源总量居于世界前列,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占有量相对较少。 (一)农用土地资源。全球陆地面积约为149.4亿ha,其中农用土地资源约达124亿ha。我国国土总面积为9.6亿ha,其中可用于农用土地资源的面积约为7.17亿ha,约占国土总面积的75%;已利用的  相似文献   

18.
顺德农业现代化的历程表明技术进步带来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制度创新改进资源的配置效率是同样至关重要的。在这个意义上,技术进步和农业生产率提高改变了资源的稀缺性和产品要素的相对价格,并对制度变革产生诱因压力;而另一方面,农民对新的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又依赖于对制度  相似文献   

19.
诱发性创新理论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技术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问题是当前农业经济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在对中国农业的自然资源禀赋和农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分析的基础上,从诱发性技术创新理论出发,提出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所应选择的技术路线,并从农业科技的公共产品特性出发,探讨了我国农业科技资源的安排问题。  相似文献   

20.
建国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得到了很大发展,以农业发展为首要条件的食物供给水平与结构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我们以相对量缺乏的资源条件养育了绝对量众多的十亿多人口,这是举世属目的巨大成就.但是近年来,我国人口不断增加,资源相对紧缺,消费持续膨胀,超越目前经济与物质供给可能,同时耕地资源减少、水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恶化.面对这一严竣形势,我们应该根据我国资源实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