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7 毫秒
1.
正值此《农村工作通讯》创刊60周年之际,我对《农村工作通讯》创刊6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刚才观看了纪录片,回顾了《农村工作通讯》创刊、复刊的发展历程,听取了韩长赋部长的寄语和余欣荣副部长的讲话,深受教育和启发。刚才,省、市、县、村的代表同志谈的切身感受很深刻,很接地气。代表们讲的观点和体会,彰显了《农村工作通讯》在基层"三农"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各级"三农"干部对这份杂志的厚爱  相似文献   

2.
5月2日,是《农村工作通讯》杂志创刊50周年的纪念日我在这里代表农业部党组向编辑部和中国农村杂志社的全体工作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农村工作通讯》是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亲自提议并题写刊名创办的,同时也是建国以来全国创办较早,有着广泛社会影响的农村工作指导刊物。50年来,《农村工作通讯》始终如一地宣传党的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包括亿万农村群众和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勇于实践、开拓创新的成功经验,为推动农村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为了适应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中国农村杂志社在《农村工作通讯》的基础上,先…  相似文献   

3.
正欣闻《农村工作通讯》(下称《通讯》)创刊60周年,我代表广东省农业厅向《通讯》编辑部表示热烈的祝贺。广东省各级农业农村干部群众总结回顾了《通讯》在"三农"工作中的政策指导性、信息实用性、报道鼓励性等重要作用。我们深深感到,她是传播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农业部关于"三农"政策动态的喉舌性期刊,是  相似文献   

4.
《农村工作通讯》杂志创刊45周年了。我谨代表农业部党组向中国农村杂志社全体同志和编辑部以及她所联系的广大农村干部、群众表示热烈祝贺!多年来,无论是在中国大地上兴起的如火如茶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中,还是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农村工作通讯》始终处在第一线,积极地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以极大的热情颂扬了亿万农民和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大胆探索、勇于开拓的精神,传播他们在实践中所取得的宝贵经验,为推动农村各项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已成为联系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一个纽带。  相似文献   

5.
祝贺与希望     
欣闻《农村工作通讯》杂志创刊40周年,我谨代表农业部党组向中国农村杂志社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农村工作通讯》是面向广大农村干部的政策性、综合性、指导性月刊,创刊于1956年5月。当时由毛泽东同志提议创刊,并亲自题写了刊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党中央批准于1979年10月复刊。现在,《农村工作通讯》由农业部主管、主办,担负着为农村改革与发展服务、为农村广大干部服务、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重要任务。《农村工作通讯》创刊40年来,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积极宣传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宣传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传授科技、文化知识,反映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的愿望、要求,心系九亿农民,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指明了今后15年的前进方  相似文献   

6.
农村工作在线是《农村工作通讯》杂志的电子网站平台。《农村工作通讯》于1956年5月20日由毛主席提议创办并题写刊名。创刊之初,邓子恢、谭震林等老一辈领导同志对办好《农村工作通讯》关怀备至,悉心指导。《农村工作通讯》先后作为中央农村工作部、国家  相似文献   

7.
农村工作在线是《农村工作通讯》杂志的电子网站平台。《农村工作通讯》于1956年5月20日由毛主席提议创办并题写刊名。创刊之初,邓子恢、谭震林等老一辈领导同志对办好《农村工作通讯》关怀备至,悉心指导。《农村工作通讯》先后作为中央农村工作部、国家农委、中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农村工作通讯》的老读者,我首先要向编辑部的全体工作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你们多年来的辛勤工作表示敬意和感谢。我最初接触这本杂志是1959年,那年我进入了当时的四川财经学院主修农业经济。有一天到图书馆看书,就看到了《农村工作通讯》。因为我本人是在农村长大的,又学农业经济,就拿起来看,用大概半天的时间一口气读完。我感觉里面的内容太丰富了,很多说的都是我们农村的事,从那以后我就和《农村工作  相似文献   

9.
农村工作在线是《农村工作通讯》杂志的电子网站平台。《农村工作通讯》于1956年5月20日由毛主席提议创办并题写刊名。创刊之初,邓子恢、谭震林等老一辈领导同志对办好《农村工作通讯》关怀备至,悉心指导。《农  相似文献   

10.
农村工作在线是《农村工作通讯》杂志的电子网站平合。《农村工作通讯》于1956年5月20日由毛主席提议创办并题写刊名。创刊之初,邓子恢、谭震林等老一辈领导同志对办好《农村工作通讯》关怀备至,悉心指导。  相似文献   

11.
今天是毛泽东同志为《农村工作通讯》题写刊名暨《农村工作通讯》创刊50周年纪念日。首先,我代表中国农村杂志社向出席今天座谈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农村工作通讯》创办之初,在邓子恢、谭震林等老一辈农口领导的关怀下,很快成为在全国农村有广  相似文献   

12.
农村工作在线是《农村工作通讯》杂志的电子网站平台。《农村工作通讯》于1956年5月20日由毛主席提议创办并题写刊名。创刊之初,邓子恢、谭震林等老一辈领导同志对办好《农村工作通讯》关怀备至,悉心指导。《农村工作通讯》先后作为中央农村工作部、国家农委、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农业部的机关刊物,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创办早、影响大的指导农村工作的政策性刊物。1979年复刊以后,《农村工作通讯》坚持为农  相似文献   

13.
农村工作在线是《农村工作通讯》杂志的电子网站平台。《农村工作通讯》于1956年5月20日由毛主席提议创办并题写刊名。创刊之初,邓子恢、谭震林等老一辈领导同志对办好《农村工作通讯》关怀备至,悉心指导。《农村工作通讯》先后作为中央农村工作部、国家农委、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农业部的机关刊物,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创办早、影响大的指导农村工作的政策性刊物。  相似文献   

14.
在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始之年,《农村工作通讯》迎来了创刊50周年纪念日。我谨向《农村工作通讯》表示衷心的祝贺,向中国农村杂志社全体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农村工作通讯》创刊50年来,一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党的农  相似文献   

15.
在《农村工作通讯》创刊45周年的时候,谨向杂志社的全体同志表示热烈地祝贺。《农村工作通讯》是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刊名,对我国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影响很大、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刊物。现在由农业部主办。万宝瑞副部长代表农业部对《农村工作通讯》在其发展历程中所做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我感到,在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历程中,《农村工作通  相似文献   

16.
严正声明     
正近期有读者反映,一些不法者利用《农村工作通讯》名义,以刊发文章为名,骗收版面费牟利,严重损害了中国农村杂志社声誉。我们特做严正声明如下:1.《农村工作通讯》杂志从未委托任何机构(网站)、组织和个人代为征稿,我们唯一投稿邮箱为:ncgztx@vip.sina.com。2.《农村工作通讯》作为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的杂志,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所有稿件一律择优刊用,  相似文献   

17.
<正>60多年来,中国农村杂志社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坚持"三贴近"原则,宣传涉农政策、沟通城乡信息、反映百姓心声。杂志社由最初的一本杂志发展为多刊一网,成为广大农村干部的思想库、信息源,是"三农"工作者的良师益友和农民致富的有用帮手。《农村工作通讯》《农村工作通讯》是1956年5月毛泽东同志提议创办并题写刊名、由当时的中央农村  相似文献   

18.
纪念毛泽东主席提议题名创办《农村工作通讯》50周年座谈会,5月2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给中国农村杂志社发来贺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云其木格、全围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主席顾秀莲为《农村工作通讯》50华诞题词祝贺.农业部部长杜青林、新闻出版总署署长龙新民和中央宣传部、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等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及《农村工作通讯》杂志的作者、读者代表150多人出席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19.
值此《农村工作通讯》创刊45周年之际,谨向中国农村杂志社表示衷心的祝贺。《农村工作通讯》创刊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为农村改革与发展服务,为全国广大农村干部服务"的办刊宗旨,及时传播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热情宣传农村改革发展的成就和经验,为推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在新世纪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进程中,必须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20.
今天是《农村工作通讯》创刊45周年纪念日。我代表农业部党组和陈耀邦部长,向编辑部和中国农村杂志社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祝贺!《农村工作通讯》有着光荣的历史,45年前,毛泽东同志亲自批准创办这个刊物并题写了刊名,邓子恢、谭震林等老一辈领导对办好这个刊物非常关心,悉心指导,使其成为建国以来创办较早、影响较大的农村工作指导性刊物。1979年复刊以来,《农村工作通讯》继承并发扬心系农村、服务农民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为农村改革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