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勇 《中国工商》2003,(6):38-41
全球关注的焦点,从伊拉克战争转向了SARS,而中国经济如何走出“非典”阴影、成为了世界舆论的焦点话题。国际金融机构开始担心它会给中国经济乃至整个亚洲经济带来致命的一击。这一话题至少涉及如下问题:SARS疫情将持续多久?扩散区域有多大?“非典”目前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什么影响?这种影响会否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吗?面对“非典”冲击,中国经济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2.
最近在我国华北地区频繁出现的雾霾天气,对当下国民经济的运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雾霾天气引发的种种经济现象进行研究,总结出了“雾霾经济”的范畴,通过对雾霾经济的产生过程、影响方式进行研究,分析了雾霾经济的出路.  相似文献   

3.
从国际油价、外贸外资、股汇市以及相关行业等方面来分析,“倒萨”战争必然对中国实体经济带来一定的影响。如果速战速决,战争对中国经济影响较小;如果战争延长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明显加大。如果战争扩大化将造成更大的影响,而且将出现更为复杂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白友文 《浙商》2008,(24):56-57
“春江水暖鸭先知”。在商业世界,一线企业家或许没有专家们那么“高瞻远瞩”,但他们最先、也最真切地体会到经济上的每一个细微变化。他们的动作,受经济形势影响,也会反过来影响到经济走势。在经历着经济衰退这个“寒冬”的同时,我们仿佛也从“熊市”里看到了曙光。眼下民营企业家是如何看待经济走势的?又是如何看待并购的?为了解这些情况,  相似文献   

5.
有人大胆预测:“中国内地经济下一轮的热点:车之后,必然是游艇。”依据是什么?中国船艇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游艇业从无到有仅10年的时间.突飞猛进的背后更多的是“贴牌中国制造”.船艇产业的未来走势又将如何?这已经成为业内外共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进出口经理人》2007,(1):13-13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影响深远;中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任重道远;中国本土品牌如何面对“扁平的世界”;  相似文献   

7.
宋平 《广告导报》2008,(2):32-34
2008年的中国激发了全世界的赞美、想象、猜测与争议。她是全球经济新的驱动力,是国际关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力量:她30年的发展历程可能成为不发达国家民主化进程的新榜样;她将再度上演一个大国崛起的戏剧性历史……但这些外界绚烂的描述与真实的中国之间存在着多大的距离?抽象的经济统计数字是否能够精确传达13亿人民内心的感受?单一的描述从来不适合中国,透过不同的镜头,你看到不同面孔的中国。在这个希望与挑战并存的年份,如何创造一种崭新的思想。来描述与解释已经变化的社会、经济、生活,已成为我们更为深层的渴望。  相似文献   

8.
美国知名经济杂志《经济周刊》把如何在中国致富的原理描述得很简单,“要想致富,打造一个品牌。”但是如何让你的成功更长久,秘诀是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品牌。  相似文献   

9.
《四川物价》2005,(4):44-44
中国踏入2005年,有人说这是“改革年”,因为一系列经济改革有待起步,一系列政治改革有待试验;也有人说这是“调控年”,因为经济上的宏观调控仍将继续,政治上的权力调控已在施展;但未为人们注意的,是中国领导层视今年为“稳定年”,暗中发力,要化解贫富差距拉大的矛盾,防范因之而起的“海啸”。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形势可以概括为今年“胀”——通胀达到7%,明年“滞”——GDP增速降至8-9%。今年经济增速下降主要受出口影响,明年更多受投资和消费影响;企业利润将进一步下滑;通胀幅度则取决于国内能源价格调整的幅度。  相似文献   

11.
尽管“APEC蓝”让国民着实兴奋了一把,但是挥之不去的雾霾阴影还深深的停留在人们心里,任谁都知道“治霾”是一个长期过程,并且任重道远,围绕“雾霾”和“治霾”的话题不绝于耳。本期杂志邀请的对话嘉宾一位是韩晓平,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能源时事评论员,人民网专栏作家,中国能源网能源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另一位是杜少中,北京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所高级研究员。2011年1月5日,以“巴松狼王”为名开微博,被博友们称为“真性情局长”,被人民网舆情室和新浪网列为十大官员微博;主持人管清友,民生证券研究院院长、首席宏观研究员。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感受到生活条件是越来越多好,但同时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却越来越不适宜人类的居住,大气污染、重度雾霾、各种疾病的漫延,都与高速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环境保护、经济的发展如何解决这对矛盾而又密切相关体,世界各国也在共同关注着这个问题。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对此应该更为重视,如何理解绿色会计及低碳经济?绿色会计在我国实施过程中的有何阻碍因素?针对阻碍因素如何解决?如何实现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你应该如何为未来存钱?你何时才能从“温饱”迅速地到达经济自由?比尔和玛丽也曾有同样的困惑,直到他们用自己发明的简单经济策略完全改变了生活。现在你可以在他们的新《人心思富——一般家庭理财指南》中看到这一非凡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在过去的一年里,世界总体经济信心表现如何?各国民众如何评价本国的经济形势?谁是“赢家”?谁又是“输家”?益普索在全球24个国家进行的《益普索(Ipsos)全球经济信心系列调查》为你揭示2013年的全球经济脉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进步,一方面我国工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另一方面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雾霾问题日益严重,对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严峻地挑战。本文主要分析我国雾霾天气产生的经济学原因,雾霾天气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影响以及如何采取措施对我国雾霾天气进行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6.
宏观经济     
《对外经贸财会》2008,(8):17-18
预计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率降至9.9%;促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列为经济改革重点;中国宏观调控首要任务由“双防”微调为“一保一控”;中国不会长期通货膨胀物价将温和上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工商》2004,(7):60-64
红色七月,香港七年回归之日.我们感慨.我们翘首眺望风雨考验中走出来的香港;我们的目光越拉越长——看到一颗东西方文明交汇的东方明珠.明天无比璀璨;谁说香港只是单一的经济城市动物?不曾见全世界经过香港的文化人都留下了些许“雪泥冯爪”吗?特写香港,祝愿香港;《中国工商》助中国民营企业家开启世界之窗,搭建国际舞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商》2002,(1):86-89
在全球经济整体笼罩着衰退阴云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呈现出的强劲增长势头被认为是2002年世界经济唯一的一个亮点。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甚至认为中国将在2002年期间替代美国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一支独秀”的中国经济在2002年也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因为随着中国经济日益国际化,中国将很难避免全球经济不景气所带来的各种影响,这其中机会与风险交织并存,中国能否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为世人所瞩目。  相似文献   

19.
蔡翔 《商》2014,(10):69-69
一、国有企业私有化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张维迎教授将国有企业看做“未来中国成长的最主要障碍之一”,认为国企私有化势在必行:“希望在未来五到十年内,国有企业的比重降低到10%左右。”他认为,国企私有化改革将使居民财富得到较大增长、中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速。  相似文献   

20.
最近,恒源祥刘瑞旗董事长,邀请了五位中科院院士,一起议论“中国制造”问题。当我们沉浸在“中国制造”的美丽光环中陶醉在这份快乐时刻,刘瑞旗却以自己的远见卓识,提出了“中国制造”不能为中国经济带来高增长;不能为中国的核心竞争力带来稳定的快速提高;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他以“自主品牌”的崭新理念,为中国工商企业提出了一个新的目标和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历史性的命题。现将刘瑞旗在这方面的论述发表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