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部分是农民的问题,为此,除了在项目规划上考虑打造观光农业、都市农业,还考虑农民的生存和发展。过去几十年中,我国的城镇化发展,重速度轻质量,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化三者发展不协调,导致"城市病"问题频发。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而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阐释了这一目标。这一新的城镇化发展方向对房地产开发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华商》2014,(5):51-51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16日正式公布。全文3万多字,共计30多章。  相似文献   

3.
柴飞燕 《市场研究》2014,(11):49-50
<正>2014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为抢抓机遇,赢得先机,加快焦作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现就《规划》对焦作市的主要影响分析如下:一、《规划》的主要内容1.明确基本定义新型城镇化具体是指: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2.明确发展目标《规划》明确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这一新思想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被确切地提出。文章以城镇新格局发展、城镇化建设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背景,着眼于以人的城镇化这一核心,探讨实现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发展理念与制度建设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新型城镇化是以实现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以新型产业和信息化为推动力,追求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多元演变过程。因此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改革突破体制性障碍,以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加快形成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为城镇化提供新的动力和保障。  相似文献   

6.
伴随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如何加强城乡规划,实现城市和乡村的协调发展,成为当前人们思考的重点问题。本文结合当前我国新城镇建设的背景,以新城镇建设背景下城乡规划转型要求作为切入点,就如何做好城乡规划转型提出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与“拓展投资空间”。“十四五”及未来一段时期,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我国拓展投资空间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陈飞 《商》2014,(21):41-42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及贵州省第二次城镇化推进大会相继指出,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笔者鉴于这种经济发展的趋势,对修文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以绿色、生态方面为主,从政府与市场、规划、绿色、文化及基础设施五个方面,浅谈自己对修文新型城镇化路径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我国城镇化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城镇盲目扩大、城乡发展不平衡、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强调的是在城镇化进程中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处理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共同体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它既制约着个体的发展,也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城市这一共同体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公民集体的集合,它要求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满足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突显人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作为传承马克思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念为战略内涵的社会治理理论要求中国在当前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关键期、传统城镇化建设转型期,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使新型城镇化道路行稳致远。这要求我们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从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构建智慧、生态、公平可持续的人民的共同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11.
王涛 《商》2014,(19):34-34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的开展,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有着十分显著的变化,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与此同时,我国又面临着城镇化发展的历史任务,如何以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来指导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开展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理解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以及如何以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对于全面理解我国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推进社会主义村镇规划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重点、科学发展观的着眼点、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结合起来,不仅是促进村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和迫切要求,而且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应对之策,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长久之计。为此,针对当前我国村镇规划编制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逐步提升,城镇化进程中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暴露。城乡二元制结构问题严峻;人口城镇化进程缓慢;被城镇化问题突出;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和盲目追求城镇化率。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改进策略是:打破城乡二元制结构;解决好土地利用粗放问题;做好城市病的防治工作;实施城市群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县域城镇化的发展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我国城镇化质量、优化城镇化布局的关键,也是推进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环节。在落实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县域城镇化可遵循区域层级性、空间差异性和发展协调性的原则,发挥地域特色,发展县域中心城园区集聚模式、城郊社区特色产业模式、中心村镇农业主导模式和特色小镇生态旅游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以3月1日国务院批准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为发端,西部大开发再次成为举世瞩目的亮点。在随后在京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以及3月24日在贵州贵定举办的“中  相似文献   

16.
“规划规划,墙上挂挂,想画就画,想擦就擦,全凭领导一句话”,不少地方规划表现出一些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贸导刊》2014,(8):19-20,29
3月16日,新华社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规划》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按照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明确了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统筹相关领域制度和政策创新。是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中国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2014年3月国务院也公布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规划,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新型城镇化作为国内投资与消费的重要结合点,既为房地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也对房地产业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9.
<正>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等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各省(区、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组织开展了试点申报工作。发展改革委会同上述部门和有关专家对申报地区的试点工作方案进行了综合评审,将江苏、安徽两省和宁波等62个城市(镇)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一、试点的意义和目标新型城镇化是关系现代化全局  相似文献   

20.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其核心是“人的城镇化”。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泸州已迈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成为川南城镇群中的特大城市,区域性枢纽雏形显现。未来三到五年,将是泸州市及川滇黔渝结合部加快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