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土高原贫困地区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使扶贫开发建设进入实现稳定解决温饱,稳定持续发展,实施经济开发的新阶段,持续开发建设的重点由温饱工程建设转向发展特色工业建设,由突出基本农业建设转向突出旱作农业综合建设,生产经营由分散型由内部创新向外部创新带动内部创新转化,扶贫资源的组织传递由按行政区域,条块组织为主向按经济区域,综合协调与市场引导并重的扶贫机制转化。  相似文献   

2.
3.
4.
为了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缩小区域发展的差距,国务院在"七五"和"八五"期间,相继对贫困地区制定了若干休养生息的扶贫开发优惠政策.为了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除了把国家在"七五"和"八五"期间对贫困地区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用好、用足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制定有利于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各项政策.  相似文献   

5.
高玉斌 《经济问题》1992,(11):37-38
吕梁地区是个贫困地区,全区13个县就有9个贫困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导下,许多地方出现了农民筹资集股搞开发、发展新型产业的新事物。既有发挥当地煤、铁、铝等地下资源优势,开煤窑、刨铁矿、搞炼铁、炼焦、洗煤、铸造的,也有开办农副产品加工、化工企业的,还有搞运输、商业的,更有坚持以农为本筹资集股,搞小流域治理、筑坝造地、增加耕地面积发展农业的。实践证明,这是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在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中迈出的新步伐,对开发贫困地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董金科 《经济论坛》2000,(19):28-28
一、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战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巩固基础财源。临城县在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根据土地存量小、山场面积大的特点,在巩固基础财源上突出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坚持立体式农业综合开发,为农业结构调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使“四荒”变废为宝.开发其潜在的社会、经济效益,从改革“四荒”使用权人于,将“四荒”推向市场,县里制定了相关政策,面向社会进行公开、公平的拍卖承包,三年来,共完成荒山治理面积20多万亩,新增经济林19万亩,改造中低产田4.6万亩。二是优化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主导…  相似文献   

7.
8.
9.
贫困地区资源开发与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全球共同关心的主题,本以大资源观为出发点,阐述贫困地区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是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11.
人力资源是生产过程中能动的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些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农民的收入水平。然而,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不容乐观,文章分析了云南省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紧迫性,开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王艳 《当代经济》2004,(1):32-33
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表明,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当前西部贫困地区在人力资源方面存在这样几种现象,一方面是劳动力数量多而素质低,另一方面表现为人才资源匮乏而人才流失严重,再一方面存在着急需人才而人力资本又闲置的状况。面对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及西部大开发的整体战略,西部贫困地区要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当务之急就是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力资源,缓解人才矛盾,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因此,搞好人力资源开发。是促进西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紧迫现实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14.
15.
以传统农业为主的贫困地区,从总体看,人才科技、基础设施相对滞后,资源品类多,储量小而散.工业发展缺乏亮点,财政增收困难,收支矛盾突出.因此,贫困地区应该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找出一条适合自己本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17.
传统农业是靠人力、畜力耕作,靠自然肥料施肥,靠作物轮作来维持土壤肥力,靠害虫天敌来减少庄稼损失,人们所掌握的技巧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我国的传统农业是一种农耕农业,其基本特点表现为“:首先,单一型的土地利用结构。农耕农业的是以耕地利用为条件,农业要发展首先就得有耕地,而耕地不是天然存在的,是人工开辟出来的。所以,造田(把荒野变成耕地)就成了农耕农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不断地增辟和扩大耕地面积,包括焚林造田、辟草造田以及围湖造田等,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森林植被严重破坏,草原退化,湖泊、河流干涸、通航里程减少以及气候恶性化等,其次,单一型的农业生产结构,我国传统农业由于长期受到人口过大压力的影响,始终生产的重点放在谷物的种植上,其结果是产生和强化了单一型的农业生产结构,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中种植业占绝对优势,林业、牧业、渔业等所占比重很小;种植业中又以粮食生产为主,经济作物所占比重很小,这种单一型农业生产结构,打乱了森林、农田、草原以及水域等生态系统之间正常的循环转化:第一,打乱了林木对水分、降雨、温度的循环与调解,破坏了水面对热量、湿度、及地表径流等的调节与循环,从而形成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的气候;第二,削弱或阻碍了畜牧业与农田的物质循环,即肥料与饲料的相互提供;第三,削弱或了草地与农田在劳力(役畜)、肥料、饲料及生态环境上的相互依托;第四,抑制了农业、畜牧业及水域等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的循环转化,使林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短缺,进一步加重了对农田生产的压力,形成恶性循环,我国几千年的实践证明,靠传统农业不可能使农民富起来,只能是越垦越究,越究越垦,使生产条件和环境状况越来越恶化,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广大农民受苦受穷。  相似文献   

18.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在本世纪末基本解决80O0万人的温饱问题,在21世纪到来之际,将贫困这一沉重的历史包袱留给20世纪。这是一项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要实施好这一工程,必须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市场化步伐,把贫困地区推向市场。那么,如何更快地推进贫困地区经济市场化呢?笔者认为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广泛宣传市场经济理论,强化农民市场经济观念贫困地区的农民,能否进入市场,直接影响着贫困地区市场化进程和整个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党的十四大以来,广大农民对市场经济逐步有所了解。但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贫困地区还有…  相似文献   

19.
20.
贫困地区农村土地租赁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地改革实践的启示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初是一种生产方式的变革,承包被认为是农业经营体制的一种“搞活”。所谓“联产承包”,即农民必须保证产量,保证上缴“公粮”(可视为“实物租金”),只是不再由集体组织生产、分配产品,而是由农民自己组织生产,分配时“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归自己”。这从租佃模式上看,是一个产量相对确定、信息完备、基本不存在经营风险的固定租金契约,即在产量相对确定的情形下,土地承包方向发包方交纳固定数额的租金。这种固定租金契约模式的家庭联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