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紫阳总理在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外贸体制也必须逐步改革。对外贸易必须实行统一领导和归口管理,克服政出多门的现象,同时又要适应新情况……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外贸体制的改革,要着重从有利于工贸结合、技贸结合,有利于政企分开两个方面来进行。……各进出口专业公司、联营公司和地方性的外贸公司,要向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独立经营,自负盈亏,成为经济实体。”这一报告为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外贸体制指明了方向。最近,国务院批转了对外经济贸易部关于外贸体制改革意见的报告。新的外贸体制突破了束缚我国外贸事业发展的外贸体制的旧模式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体制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规范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外贸体制的最终目标是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了中国、朝鲜外贸体制的改革,以期对外贸体制进一步发展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
<正> 苏联和东欧各国从六十年代中期先后实行经济管理体制包括对外贸体制的改革。本文仅就外贸体制改革问题作一初步探讨。外贸体制改革的主要原因苏联、东欧各国整个经济体制包括外贸体制的改革,是由两方面原因引起的:一是外部原因,即工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技术迅速发展的影响;另一是内部原因,即中央集权式的管理体制不适应提高经济效率的要求,这是改革的主要原因。苏联、东欧各国传统的外贸体制是中央集权制,其主要特征是国家对外贸实行垄  相似文献   

4.
汪素芹 《财贸研究》1992,3(4):34-36
<正> 1991年我国外贸体制改革有了新的历史性突破,在调整人民币汇率的基础上,取消出口补贴,使外贸企业逐步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轨道。从一年多的实践来看,新一轮外贸体制实行及目标的实现,还需要综合配套的外部环境,而价格问题是外贸体制问题中无法回避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它直接影响着外贸体制的实施成效。因此本文就外贸体制改革与价格体系改革的关系作一粗浅探讨。一、外贸体制改革呼唤并推动着价格体系的改革外贸新体制实施的一年多来,大大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但现在的价格体系已成为制约外贸体制运行与改革深化的重大障碍。  相似文献   

5.
“七五”期间,是全面改革我国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也是进一步改革外贸体制的重要阶段。在外贸体制改革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解决与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相互配套以及外贸体制改革自身配套两个问题。经贸部部长助理沈觉人的专文就此作了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6.
孟茗 《新商务》2004,(9):24-25
国务院于2003年10月13日发布了《关于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决定》,对现行出口退税机制进行改革。此次改革对外贸出口及相关的外贸企业产生重大影响。——有利于完善外贸体制、提高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改革,可以提高企业外贸代理制和自营出口的积极性,进一步形成便利、公平的外贸出口运营环境。  相似文献   

7.
中国自1978年以来,为适应扩大对外开放和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地位的需要,对外贸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经过15年的改革,中国外贸体制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正在继续向前推进。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深化外贸体制改革,以适应我国四化建设的发展需要,建立并完善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外贸体制,这是不少同志都在关心的一个问题。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些初步探讨。一从1979年开始,外贸体制围绕着简政放权、调动企业积极性和增加出口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地方和一些部  相似文献   

9.
我国外贸发展与改革是一个整体的两个相互制约的有机组成部分。外贸发展要求外贸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而外贸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不断促进外贸事业的顺利发展。一、90年代我国外贸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设想  相似文献   

10.
从50年代以来,苏联东欧国家先后对其国家垄断制的外贸体制进行了不同范围和不同程度地改革,初步形成了以苏、南、匈、波为代表的四种类型的外贸体制模式。  相似文献   

11.
于立新 《财贸经济》1994,(12):43-46
今年是我国在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后.推出以外汇体制改革为核心的新一轮外贸体制改革措施,加快建立与世界经济相接轨的更加开放经济体系的重要一年.从对外经济贸易的运行情况看,外汇新体制平稳过渡,新一轮的外贸体制有力地促进了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根据海关统计,1994年前三季全国进出口总值达157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1%;其中,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方面对外贸体制改革的进展情况均十分关注。迄今为止,我国外贸体制已经进行了几次改革的尝试,取得了初步进展。但总的来说,还未能触动原有外贸体制中的主要弊端,也未能摆脱“一放就乱,一统就死”的局面。对此,许多方面是不甚满意的。几年来外贸体制改节的经验教训表明,改革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主要原因,除了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之外,更重要的是外贸体制改革与国内经济体制改革未  相似文献   

13.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伴随着我国对外贸体制的变迁 ,是我国外贸体制逐步自由化的过程。然而 ,现行外贸体制仍与WTO规则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我国加入WTO后 ,外贸能否高速增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归于今后外贸体制变迁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正>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为了更好地扩大对外贸易,必须按照有利于促进外贸企业自负盈亏、放开经营、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的方向,坚决地有步骤地改革外贸体制”。当前外贸企业经营改革的方向是逐步改为代理制,在出口方面,自觉地从以收购制为主逐步向以代理制为主的中心转移,出口经营体  相似文献   

15.
一外贸经营全面实行自负盈亏的重大措施在三年承包经营责任制取得经验的基础上终于出台.这次改革,是对现行外贸体制的重大突破,也是外贸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方向.1988年起,为针对"吃大锅饭"积弊在全国全面推行了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同时制定了"自负盈亏、放开经营、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的方针.显然,这种新体制的核心是自负盈亏和放开经营,其中自负盈亏是基础.当时,在轻工、工艺、服装三个行业还试行自负盈亏经营.  相似文献   

16.
<正> 二、区域外贸运行合理化的目标与外贸体制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外贸区域运行机制之所以存在着上述问题,既有外贸体制和政策方面的原因,也有经济运行机制方面的原因,还有存量结构不合理的原因,它们又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外贸区域运行机制。但归根结底,是由于我  相似文献   

17.
施红  刘晓星  何文炯 《商业研究》2001,(12):135-137
针对浙江省外贸体制的变化和当前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寻求了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险的发展与外贸体制变化不相适应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险发展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8.
对外贸易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研究改革国民经济管理体制的过程中,外贸体制已成为各方面共同关心的问题,引起了热烈的讨论。笔者不揣浅陋,仅就几个主要问题,略抒管见,愿共商榷。现行外贸体制的缺陷我国在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后,未能及时进行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遵循游戏规则——世贸组织与中国进口体制改革王子先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多边贸易体系的需要,我国对原有的外贸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特别是1986年进行复关谈判以来,为建立适应关贸总协定要求的外贸体制而进行了不懈努力。其中,进口体制改革是缔...  相似文献   

20.
王斌 《国际贸易问题》1992,(1):51-54,64
<正> 地市县外贸是整个外贸系统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扶持发展出口商品生产、组织外贸货源的收购、加工、整理、储运等方面,地市县外贸的广大职工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为出口创汇作出了贡献。近年来,随着外贸经营环境的偏紧,许多地市县外贸企业开始出现亏损,有的企业甚至面临着破产和倒闭的危险,地市县外贸体制原先所固有的弊病也表现得日益明显,因此有必要对地市县外贸体制的现状与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