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7年间第六次,“数字经济”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7年,“数字经济”首次出现在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之后的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共计出现5次。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虽然没有提及“数字经济”,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委书记胡和平同志多次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在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实现追赶超越”.2018年1月,发展“三个经济”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重点工作.“三个经济”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对新时代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已成为陕西追赶超越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  相似文献   

3.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展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百姓的关心期盼都有了回应.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领略到中国经济从颜值高气质佳到独领风骚,也明确了2018中国发展的新台阶、总基调和着力点.  相似文献   

4.
“执行力”一词2006年首次被写进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2007年,“增强执行力”再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这说明,中央的政策到地方执行被打了折扣[编按]  相似文献   

5.
董彦  徐豪  王寅  王哲 《中国报道》2014,(4):32-35
3月,全国“两会”如期召开,这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政府交付履职成绩单、全面部署新一年工作,代表委员建言献策、共商国是。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的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也是本届政府的第一个报告。报告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在全国“两会”上,本刊记者采访多位代表委员,请他们对政府报告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评析解读。  相似文献   

6.
2015年重庆“两会”上,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其中一个关键环节是:推动五大功能区域协调发展,夯实全市一体化发展基础. 新常态下,重庆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战略,全市“一盘棋”如何走?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市政协委员、重庆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勇. 《今日重庆》:“新常态”已经深入人心,这是一个大的方向.具体落实到重庆,结合政府工作报告,你觉得应该怎样去诠释“新常态”?  相似文献   

7.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这么一句话:“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话虽不长,但掷地有声,大有深意存焉.  相似文献   

8.
2015年3月5日开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全景式勾勒了2015年中国改革发展蓝图,并将2015年定位为“稳增长调结构的紧要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 在长达17 000多字、1小时40分钟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双引擎”这一概念尤为凸显.李克强总理提出:我们要把握好总体要求,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打造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相似文献   

9.
<正>科技创新事关国运。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科技创新”出现多次。这也是自2015年起,这一概念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被连续提及的第九年。翻看本届代表委员的名单,不难发现,来自航空航天、深海探测、新材料、量子计算和先进制造等领域的专家面孔愈来愈多。这也被解读为“中国正在越来越重视本土硬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发展》2015,(5)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突出改革和法治两手抓,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分析问题客观实在,部署工作具体有力,是一个解放思想、求真务实、锐意改革、催人奋进的好报告. 一、去年政府工作成绩和今年主要预期目标 (一)“三稳四进”:去年成绩来之不易,得分很高 去年国际国内环境复杂严峻、艰难曲折,但我国GDP首破60万亿元,再成全球经济支柱.过去一年,政府工作成绩得分很高、举世瞩目.  相似文献   

11.
2006年的两会,规划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的发展蓝图。在1.6万多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共有29次提到“三农”问题。大约共有2000多字,篇幅之大,比重之高是以往政府工作报告中少有的。而温家宝总理的一句“明年将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原定5年取消农业税的目标,3年就可以实现”的话,更是引起了人大代表们长时间的掌声。 报告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出了新一届政府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也说明了“三农”问题依然是困扰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怎样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请看专家评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正>“三农”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也一直是每年政府工作报告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时指出,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在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孙东伟看来,政府工作报告对“三农”工作的部署让他感触最为深刻。他表示,只有聚焦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企业才能探寻产业发展路径,不断助力我国食用油行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14年是推进“十二五”规划纲要实施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起始之年.1月7日,宁波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本届新当选市长卢子跃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去年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热词一]三个“最严”保“舌尖上的安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代表委员和诸多网民都认为,这三个“最严”,体现了中国政府治理食品安全的决心. [热词二]向污染宣战 “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政府工作报告对于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予以坚定的承诺.代表委员认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要共同发力,区域联防联治,强化监督,让治理雾霾的硬措施得以真落实,打赢大气污染防治的“攻坚战”.  相似文献   

15.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关注焦点锁定为“发展现代农业”。这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4年锁定“三农”问题。2007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再次以重点篇幅关注新农村建设,注重发展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6.
“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是今年两会的高频词。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在论及“加强基本民生保障”时提出,“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这一专业名词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针对“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带来了建议,内容聚焦“加速推动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规范发展”“对相关养老金融产品加大税收优惠力度”“丰富养老产品供给与服务”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房地产的内容也是历年来着墨最多的,其亮点多多。纵观全文,报告中共3次提及“房地产”,10次提及“住房”,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三个字:去库存。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因城施策化解房地产库存”,这是继去年年底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将去库存定位为五大结构性改革任务之一后,再次重申有效化解房地产库存。与此同时,《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化解房地产库存的多种方法及其途径。  相似文献   

18.
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积极扩大消费需求。这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需要走好的“两步棋”。  相似文献   

19.
自2018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打造浙东唐诗之路和钱塘江唐诗之路"以来,全省各地便积极响应,掀起了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热潮,政府将这条文化之路建设列入计划、配上预算,这是前所未有的大事.台州位于浙东唐诗之路的腰部,台州府城临海是台州的政治中心和地理中心,现在府治东迁海门(椒江),但地理中心未变,在浙东...  相似文献   

20.
《北方经济》2016,(3):15-15
2016年3月1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他强调,“扶贫脱贫是硬任务,各级政府已经立下军令状,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这是中国政府对十三亿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