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目前,我国工程建设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时比较重视设备的初期购置费用而忽视其运行费用。变压器作为长期使用设备,其运行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相对较高,所以单纯考虑初期购置费用的选型方案不能满足科学选型的需要,变压器的选型应该从电网建设的经济性和计划性来考虑。就此,本文重点推介并谈谈变压器的全寿命周期和成本模型的构建。全寿命周期(LCC)法是指一种贯穿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包括工程项目前期、建设期、使用期以及改造与报废期等各阶段,使总造价最小的方法。全  相似文献   

2.
<正> 在对设备进行价值分析与评价时,确定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将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寿命周期费用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对设备进行分析与评价的结果,从而影响到对设备的选择。一、设备经济寿命期的确定对设备进行价值分析与评价时,设备的寿命周期就是分析评价期。它如何确定呢?当某设备作为一种投资方案被分析评价时,就要求此设备必须在分析评价期内满足两个  相似文献   

3.
设备选型是设备综合管理中的重要问题,选型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设备使用的技术经济效果,关系到设备的寿命周期成本。设备选型就是要从若干个选型方案中,优选出一个最佳方案。所谓最佳方案就是设备在能满足设备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技术经济效益最好的方案。评价技术经济效果,可采用年当量费用和单位产品年当量费用分析法。  相似文献   

4.
王飞 《价值工程》2010,29(35):1-2
首先对目前学术界存在的关于价值工程的"最低费用"、"最大价值"及功能—全寿命周期费用曲线的模糊概念和错误应用提出问题,总结和创新性地给出了价值工程的内涵,从微观和宏观层面上进行了科学分析和解释,指出:功能—全寿命周期费用曲线上的费用最低点并不是价值工程要找的点,价值工程要找的点是价值最大的点。辨析了价值工程的"最低费用"与功能—全寿命周期费用曲线上的最低点两者不同的涵义。文章论述了开展价值工程如何确定价值最大的点和合适的功能水平及对应的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证明了该点是价值最大的点。最后,基于上述观点,用系统论的思想论述了开展价值工程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一、功能评价是价值工程工作程序中的重要步骤 价值工程的目的是以对象的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功能,以获取最佳的综合效益。功能评价就是用某种方法找出实现某一功能所需要的最低费用或必要费用,做为功能的目标成本(称做功能评价  相似文献   

6.
在设备经济寿命计算和设备购置、更新、修理的方案比较分析中常用的模型有两类:第一类是收益模型,即计算设嵛寿命期内的净收益,以净收益最大为目标,求得设备的最佳使用期限及选择最优的设备投资方案;第二类是费用模型,即计算设备寿命期内的费用(通常称为“寿命周期费用”),以费用最低为目标,求得设备的经济寿命和选取最优方案。这两类模型各有其优缺点。就模型的一般性和完整性来说,第一类模型较为完善,可用于具有不同产出效果的设备比较;第二类模型在用于具有相同产出的情况时较为方便,当产出不同时则要视情况作一定的修正处理。就模型的实用性来说,由于费用参数与设备关系较为直接而易于获得,收益参数与设备的关系常常是间接的,不易直接由统计得到,为获取收益参数而将收益分摊到每台设备上往往困难很多,因此费用模型比收益模型更为简单、实用,在实际分析中得到更多的采用。  相似文献   

7.
寿命周期费用的计算不能忽视使用费用●王志江中国煤炭经济学院VE基本公式V=FC中,C的确切含义是产品的寿命周期费用,应为C=购置费用+使用费用±残值。其中:购置费用包括产品的生产成本、利润、税金及流通中附加的各种费用;使用费用包括用户在产品使用的...  相似文献   

8.
董俊 《科技与企业》2012,(21):13-14
电力企业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也在追求经济盈利,履行社会责任,而设备资产管理则是重要手段,其中寿命周期成本管理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输变电设备的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包括由输变电设备选型、设计、制造、试验、营销、运行、维护、能耗、保险、检修和报废等构成的设备制造成本和未来的建造运行成本。对于输变电设备检修而言,LCC的提出促使电力企业综合考虑检测费用和系统故障率后再确定最佳的检测方案,并相应地采用合理的维修方式。降低设备的检测和维修总费用,延长设备使用周期,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正>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设备周期费用委员会首届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11月上旬在武汉召开。设备管理推行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方法,对提高设备论证、制造、使用、维修、改造和更新的综合经济效益,有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寿命周期费用评价法是对系统的寿命周期费用进行评价以作出决策的方法。将寿命周期费用评价法应用于企业设备的开发与选择、使用、更新过程中,可开发有益于用户的设备,选择寿命周期费用低的设备购买,制定合理的设备维修使用费用计划等,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大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一、设备的经济寿命 设备的寿命从不同角度考察有几种:物理寿命、折旧寿命、技术寿命、经济寿命.其中物理寿命也叫自然寿命,是指设备从全新状态开始使用直到报废所延续的时间,是有形磨损决定的;折旧寿命也叫折旧年限,是指设备从全新状态开始使用直到设备的账面价值接近于零所延续的时间,由折旧费用体现;技术寿命是指设备从开始使用直到因技术落后而被淘汰所延续的时间,由无形磨损决定;经济寿命是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平均年度使用成本达到最低的年限,即设备的最低成本寿命.设备的年度使用成本即年度费用是由资金恢复费用和年度运行费用组成,它们的关系如下图.其中"U"型曲线的最低点就是该设备的经济寿命.一般记为Topt.  相似文献   

12.
谢素敏 《价值工程》2010,29(23):117-118
当前,基于能源战略的考虑,国内LNG项目的建设风生水起。本文首先介绍了项目全寿命周期费用管理的理论以及LNG行业的建设情况,着重介绍了项目全寿命周期费用管理理论在LNG项目建设不同阶段的应用,研究如何使用该理论,才能真正达到全寿命周期费用最低。  相似文献   

13.
毛斌 《价值工程》1998,(6):24-25
一、价值工程与标准化的目的价值工程的我国国家标准GB8223—87《价值工程基本术语和一般工作程序》中,对“价值工程”的定义为:“价值工程是通过各相关领域的协作,对所研究对象的功能与费用进行系统分析,不断创新,旨在提高所研究对象价值的思想方法和管理技术。”并指明:“价值工程的目的是以对象的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功能,以获取最佳的综合效益。”对产品来说,也就是既不能脱离成本讲产品的功能,也不能脱离功能讲成本,而是应追求产品功能与寿命周期成本的最佳组合,即提高产品的价值,使用户和企业都能获得最佳的…  相似文献   

14.
<正> 产品购置与使用的价值分析是在产品投入市场后所进行的价值分析。其目的是真正站在用户的立场上对产品的功能和成本进行综合评价。 一、费用分析 用户在购买产品时,按照产品的价格支付费用,即购置费用,一般说来是一次性投  相似文献   

15.
设备管理是整个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管理的主要特点是既要研究设备的实物形态,又要研究设备的价值形态。传统的设备管理强调设备的实物形态管理,而现代设备管理是以追求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和发挥设备综合效能最高为目标。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烟机技术寿命、经济寿命、设备磨损及确定最合理更新周期的方法进行研究,在烟机的改造补偿方式和设备更新的比较与补偿方面做出比较,在选择新设备时,用经济评价的方法来预测烟机寿命的周期费用,对于确定烟机设备更新的最佳周期,则用劣低化数值的方法,把总成本降到最低,对烟机设备的更新与改造技术的运用与选择上做更经济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 产品寿命周期费用是价值工程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一般认为,寿命周期费用(C)是指从产品的研究、形成到退出使用所需的全部费用。它基本上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产品的制造费用(C_1),是指从研制阶段到产品被输送出去为至的制造阶段中所花的费用;二是使用费用(C_2),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所要付出的费用,如能源费、维修费等。因此,寿命周期费用可表示为:C=C_1+C_2围绕着寿命周期费用这一概念,有两种观点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8.
成本归集单台设备是电网企业按全寿命管理理念,建立全寿命周期成本归集、统计、分析模型,力求整体费用最优的关键.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核心是将设备建设、运维、技改、报废各阶段发生的费用正确分配到单台设备上.文章针对如何借助ERP流程特性推进电网企业成本归集到单台设备进行探讨,为强化成本分析,建立科学有效的成本预控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 价值工程的基本公式是V=F/C。F是指能用来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有用性。这实质上就是政治经济学中说的使用价值。C是指产品的寿命周期费用,即用户为购买和使用产品,直到满足某种需要为止,在整个经济寿命周期内所花费的全部费用。但在价值工程广泛运用于生产和非生产领域的今天,C成为一个能够抽象地概括生产领域和非生产  相似文献   

20.
设备管理,是指对设备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管理,其目的就是以最少的设备投入,完成最大的工程任务,取得最佳的设备投资效益.随着铁路建筑企业施工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项目经理负责制的普遍推行,施工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施工机械设备投入量大大增加,对加强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顺应市场经济要求,加强设备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