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鲤城,位于祖国南方丝绸之路起点、东南沿海改革开放的前沿古城——泉州,于1997年拆为鲤城、丰泽、洛江三个区.拆区前总面积为550多平方公里,财政总收入4.3亿元.区划调整后的鲤城区,面积仅为原鲤城区的十分之一,财政总……  相似文献   

2.
鲤城,位于祖国南方丝绸之路起点、东南沿海改革开放的前沿古城——泉州,于1997年拆为鲤城、丰泽、洛江三个区。拆区前总面积为550多平方公里,财政总收入4.3亿元。区划调整后的鲤城区,面积仅为原鲤城区的十分之一,财政总收入为原鲤城区的一半。2002年鲤城区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40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38亿元,财政总  相似文献   

3.
2007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年,也是推动鲤城区发展跃上新平台的提升之年.鲤城区要更加主动融入全省、全市发展大局,按照泉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泉州走前列、鲤城要挑重担"和"鲤城要发挥龙头作用带动中心城市发展,为全市发展多做贡献"的要求,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气魄谋划发展、致力发展,持续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持续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新的跃升,持续建设现代科工贸旅游文化名区,努力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建设中拓展新作为、多作新贡献.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泉州市提出加快发展中心城市的重大举措,给鲤城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作为泉州市的中心城区,鲤城要主动融入省、市的发展格局,找准位置,发挥优势,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晋江母亲河为中轴,以古城新区为两翼,以提升中心城区综合竞争力为目标,全方位寻求古城与新区的对接融合,加  相似文献   

5.
羊年,鲤城区着力做好做大古城名城文章。根据大泉州发展需要,举区上下,南扩区移,统筹资金,固定资产投资13亿,确保重点工程实施。至年底已完成28平方公里新城区控规调整,为大泉州拓展奉献尽力。去年,鲤城区在非典、干旱、南移的异常困难情况下,由于该区党政领导心系人民,两个文明建设取得长足进展。是否可以评价:班子坚强有力,领导尽心尽责,上下一心一意,干群献计献策;方略韬略战略,法规制度举措,不负党的重托,无愧人民公仆。因此,这一年,鲤城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仍保持蓬勃健康发展态势。全区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8亿,财政总收入6.61亿元,分别比增12.7%和24.69%。江南、浮桥、鲤中三街道,实现财政超亿元。一年中,鲤城区除喜获国家级桂冠5个,省级荣誉3个外,江南高新园区被省政府批准为“福建省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南区”;同时,还建成五大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及全国环保容器南方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6.
鲤城,是祖国东南沿海闽南“金三角”泉州市的中心区,古代中国丝绸之路的起点. 1997年这个区一分为三,拆为鲤城、丰泽、洛江三区.其后的五年间,该区万众一心,负重拼搏,全面推进“跨江发……  相似文献   

7.
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与合作发展中,鲤城区将继续围绕福建省委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市委建设泉州湾滨海城市的战略要求,发挥新优势,实施新举措,构筑新平台,再创新辉煌,努力把鲤城打造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科工贸旅游文化现代名城。  相似文献   

8.
鲤城区,原福建省泉州市的前身,中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著名的侨乡和港、澳、台三胞的重要祖籍地,福建省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1986年撤市建区,1997年一分为三,析出鲤城、丰泽、洛江三个区。行政区划调整后的鲤城区,为泉州市老市区所在地,仍为泉州市的中心城区,人口为27万多,下辖开元、鲤中、海滨、临江四个街道办事处和江南、浮桥两个镇,国土面积52平方公里。四年来,鲤城区行政区划调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创卫工作为突破口,以城市工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9.
王白瑜 《发展研究》2008,(3):107-108
近年来,泉州市鲤城区审计局贯彻落实省委"四个重在"要求及省审计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审计工作的精神,找准站位,主动融入鲤城经济发展大局,把握关键,紧抓"三个强化"(即强化机制创新、强化质量管理、强化作风建设),提升投资审计工作水平,展示审计机关良好的工作形象和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
鲤城,是祖国东南沿海闽南“金三角”泉州市的中心区,古代中国丝绸之路的起点。1997年这个区一分为三,拆为鲤城、丰泽、洛江三区。其后的五年间,该区万众一心,负重拼搏,全面推进“跨江发展”、“大商贸”和“科教兴区”三大战略,加速新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1.
鲤城区紧扣“展示多元文化,彰显名城风采”这个主题,围绕弘扬大泉州文化、推进大泉州旅游产业发展这个要求,以承办第六届泉州旅游节为抓手,竭力建设大泉州旅游、商贸中心,做足做好经贸文章,充分展示鲤城创业形象,努力把旅游节办成“创品牌、创影响、树形象、创新高”的高品位、有实效的旅游节。  相似文献   

12.
《发展研究》2007,(1):125-127
2006年是鲤城区万紫千红,鱼翔浅底,百花盛开,鲤跃龙门的创基年,这一年,鲤城人在各级党政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崭新的思略、方略、韬略、战略、举措,实践于真抓实干,开拓创新,运筹帷幄,开局有为.提出"古城新区比翼齐飞,传承创新廉容并蓄,二产三产联袂互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构想,突出抓好城市建设、产业升级、现代商贸、人居环境、教育强区等5件事,实现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13.
王秀兰 《当代经济》2007,(13):94-95
小城镇战略曾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过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日益突显.所以,我国城市化要逐步打破小城镇战略的路径依赖,从而形成以城市为主导,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4.
饭店的成长是一个规模扩展和结构转换的互动过程,由于饭店如同有生命的机体一样要经历诞生、成长、成熟和衰亡等阶段,饭店持续成长也就意味着这几个阶段的顺利延续与递进。以鲤城大酒店为例,它是远太集团与鲤城区政府合作经营的三星级旅游涉外酒店,于1998年12月6日正式开业,经营八年来,累计上缴各项税利四千多万元,年年纳税超过百万元,创造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王秀兰 《当代经济》2007,(7S):94-95
小城镇战略曾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过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日益突显。所以,我国城市化要逐步打破小城镇战略的路径依赖,从而形成以城市为主导,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深入分析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脉络和特点,把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动向,对于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以海峡西岸经济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泉州市中心城区的鲤城区为切入点.指出了鲤城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基础和不足,总结了鲤城区近几年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取得的成效.对鲤城区今后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深入思考,提出了鲤城区未来文化创意产业的三个发展阶段、四大重点领域和五项发展举措.  相似文献   

17.
腾飞的鲤城     
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一朵跳动的浪花。然而,对古老而又年轻的鲤城来说,却别有一番特殊的意义。说她古老,因为她是全国首批公布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说她年轻,毕竟她才走过十个春秋,却浓缩了一个厚实而精彩的故事。 人们不会忘记,1985年底,泉州市升格为地级市,原泉州市更名鲤城区,随之而来的变革给鲤城区提出新的课题。原采的国有、二轻企业划归市里管理,工业基础薄弱。自然而然的,人们把希望的视线落在脆弱的乡镇、街道企业。 起步是艰辛的。区委、区政府对面临的困难和机遇进行了客观的分析,适时提出了“打基础,增实力,多贡献,旱腾飞”的经济发展方针。对乡镇、街道企业给予大力扶持,鼓励集体、个体、私营企业几种经济一起上,乡办、街办、村办、居办、联办、户办几个轮子同时转。与此同时,在体制的改革上开始有益  相似文献   

18.
《发展研究》2007,(1):130-132
洛江,原是鲤城区一分为三后的偏僻边远山区.四载演绎,惊人业绩,2002年开局2006年创绩.这一年,洛江区可谓开局有为,全面崛起"十一五"起步,奠定基础.举区上下,如沐春风,齐心协力,众志城城.紧紧围绕"富民强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结构调整、社会事业发展,全区经济实力显强,各项事业并进,民生水平提高,社会安定稳定,朝着宽裕型小康区目标,圆满完成"十一五"开好局、起好步.  相似文献   

19.
洛江在嬗变     
陈铭勋 《发展研究》2003,(12):69-70
洛江区是1997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原鲤城区一分为三设立的新区,位于泉州市区东北部洛阳江畔,辖虹山乡、罗溪镇、马甲镇、河市镇、双阳镇、万安街道等6个乡镇(街道),辖区总面积382平方公里,人口16.88万人。由于洛江区原属鲤城区远郊山区,是典型的农业区,建  相似文献   

20.
2004年12月17日至12月20日,由泉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旅游局主办,鲤城区人民政府、泉州市旅游局承办,泉州晚报社、泉州电视台协办的,以"展示多元文化,彰显名城风采"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泉州旅游节在鲤城区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