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出生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一个偏僻的乡村。从小酷爱农业机械,甚至痴迷到围着抽水机看,竞忘了割草回家的地步。1966年,农机站师傅偶然发现了我对农机的痴迷,收我当徒弟,我才如愿以偿,到农机站当了一名农机员,后来又当上了拖拉机手,从此,我便全身心地投入到摆弄农业机械的工作中。从开抽水机、拖拉机到修理农业机械,我逐渐练就了一身能操作、会修理的本领,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柴油机“专家”。  相似文献   

2.
军警同使命     
我是50年代生人,在那个年代,参军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1974年11月,18岁的我怀抱梦想,来到济南军分区第二通信总站,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军营给了我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从战士到班长、排长、连长再到最后成为一名正营级干部,一晃二十年过去了。1994年,为了响应国家关于大裁兵的号召,我主动要求转业到了地方。由于在部队里干的是通信,被分到了焦作市交巡警支队设施科,负责全市交通标线、信号灯、标志牌、隔离护栏的安装和维护工作。从人人羡慕的军官,到一名负责交通设施的民警,很多人对我的选择感到不解。面对如此巨大的…  相似文献   

3.
1983年,18岁的我参军到内蒙古自治区国防六十九军炮兵部队服役。参军后不久,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我便把自己的工作、生活同党的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各方面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了,大到思想觉悟,小到言行举止。我总是苦活累活主动扛,工作训练争上游。五年的军旅生涯铸就了我豁达干练的作风,培养了我对党的事业忠诚执著的信念。在部队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有了一个习惯性的小动作,是双手不时地要提一下领口,有时候领口那么一提,感觉精神一下子抖擞了,人内心也一下子变得有自信了。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动作,对我后来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恽绵 《中国储运》2014,(1):52-52
正1992~1994年,我被公派到日本做访问学者,有机会在佐川急便研修。这是我第一次见识到"物流服务",看到物流渗透到经济的每一个层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从此与物流结下不解之缘。当时在中国还没有"门到门"的概念,只知道仓储、运输,一年半的时间里,我在佐川急便的各个岗位上轮流工作,分过传票,也做过分拨中心的业务员、分检员、事故处理员,甚至骑着摩托车做过紧急的小件配送  相似文献   

5.
《道路交通管理》2006,(5):50-50
《道路交通管理》杂志社: 我是河南省滑县腾飞出租公司一名出租车司机,现将河南省浚县交通局乱扣证、乱罚款一事向你们反映 2006年1月6日,我驾驶公司的豫ET8007出租车到浚县送来客,行驶到浚县南环路时,被浚县交通局查车人员拦住查验证件,我将车上证件拿出后、他们没查出什么问题,便让我出示“从业资格证”,我说滑县的出租车归城建局管。  相似文献   

6.
正黄土路,土路黄我的故乡后寨村位于甘肃省陇南市成县小川镇,1999年的一个秋天,我顺着村口的土路到小川镇,又从小川镇沿着土路出发到县城。我坐的班车边走边停,绕着土路翻山过河,要用一整天时间才能到远不过一百多公里的成县学校。这条坑洼的土路,让我心里也颠簸起  相似文献   

7.
初识广西,是在小学课本里的《桂林山水》,那时的我只能用童年的好奇去想象那里的美。许多年后的今天,我幸运地走进广西,用我的脚步去印证童年时对它的美好想象。从青山秀水的南宁到碧海蓝天的北海,从钦州的三娘湾到防城港夕阳下的金滩,从东兴的零号界碑到中越友谊桥,再从甲天下的桂林到刘三姐的故乡柳州,从流连丽色的梧州到倘徉美玉的玉林……广西的任何一处都是天下最美的地方。即使用惊艳、绝色、万种风情即使这种极致的语言,  相似文献   

8.
说到西藏,很多人容易想起喜玛拉雅和拉萨,我也免不了。拉萨在我的生命里有两种情态:一,它是我的第一故乡也就是我的出生地。二,它是在旅游热潮中倍受世人所关注当然也是我想往之地。 到过西藏的人都说那里很美,没有到过西藏的人都说那里很神秘。究竟是喜玛拉雅山脉的雄峻,还是玛旁雍错的湛  相似文献   

9.
编读往来     
付保成河南省巩义市统计局今年4月份我到郑州出差,顺便到郑州古玩城逛,在杂志摊上一眼看到了《西藏旅游》第58、59期,便随手翻读越看越想看,深深被它的内容、图片及装帧打动,它太美了! 后来,《西藏旅游》成了我的案头书,一有空就看,常常一看就会触景生情,西藏那壮丽的山河、悠久的历史、奇特的民族风情、仙境般的自然景观等等一切就会出现在眼前。 我是一个集邮爱好者.我组编的《走进西藏》邮集还在郑州市获过奖。今后,我要用《西藏旅游》上的资料更好地充实我的邮集.更好地宣传西藏,让更多的人了解西藏.到西藏旅游,去实地看看那里的山水、风土人情。  相似文献   

10.
六十年,弹指一挥,从不谙世事到老骥伏枥,我喝彩,我为新中国奉献了青春。 六十年,白驹过隙,从一穷二白到小康文明,我歌唱,我为新中国奉献了智慧。  相似文献   

11.
王雷 《西藏旅游》2011,(12):150-152
秋雨,秋衣、旅人——我从拉萨来,第一次到昆明,朋友开车来接我到玛吉阿米,开玩笑说“你可以在玛吉阿米好好继续回味你的西藏,我就回家陪老婆孩子啦”!  相似文献   

12.
由于职业的习惯,每次出差到外地,我总忘不了到当地交通岗上转转看看,这次出差到威海也不例外。吃过晚饭,我步行来到旅馆附近一个不知名的小十字路口旁。 夜晚六七点钟的交通岗上已经没有交警同行指挥来往的车辆、行人,而我却惊奇地发现:尽管没有交警,通过路口的车辆、行人依然严格按信号通行,路面秩序井然。 在家乡我所管辖的那些路口,红绿灯是按照传统的指挥方式同时指挥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通行的,即"红灯停、绿灯行,行人走人行横道"。每当绿灯信号一亮,各种车辆一起涌向路口,常常出现自行车和汽车争道抢行的现象。由于自行车速…  相似文献   

13.
张瑞甫 家住济源西关的张瑞甫是我的老伙计,我到济钢汽车队时,领导叫他和我一起搞技术革新,我只知道他是从新疆乌鲁木齐转业回来的老兵,在部队汽修厂搪缸,手很巧。没想到他不光手巧还心细,在后来的几年里,他从开始跟我学制图,到后来苦学机械制图,到我离开济源时,他对形位公差的运用,比我还熟练。由于我们对技术问题都好琢磨,于是就成了好搭档。在车队搞成了好多革新项目,受到领导和车队职工好评,一个大学生和一个初中文化的老兵就这样成了莫逆之交。  相似文献   

14.
13岁以前,我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和小伙伴们一块玩的时候,每当提起家来我就感到无比骄傲。小伙伴们有的说:我有爸爸、妈妈,没有爷爷、奶奶。有的说:我有爷爷、奶奶,可没有姥姥、姥爷。唯有我总是自豪地说:“我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什么都有,还有一个可爱的小弟弟。”每到这时小伙伴们就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  相似文献   

15.
正说起应晓芳,我的记忆又回到了30年前的从军岁月。我于1981年10月参军入伍,在南京军区无锡部队服兵役。新兵训练结束后,我被分配到重机枪连,不久作为培养苗子被选送到师教导队参加正规化集训。半年时间,我取得了军事训练优秀成绩,并被评为学习标兵,教导队把我留了下来,担任打字班长。就这样,我与担任军事教员的应晓芳,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  相似文献   

16.
胡祖信  弹弓 《西藏旅游》2020,(4):102-107
“鬼湖”之名来源传说 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陟负冰。我见过西藏的所有时节,从立春到雨水、春分、夏至、秋分,再到惊蛰,周而复始;从万物复苏莺红柳绿,再到银装素裹冰天雪地。但独独西藏的春最为特别:玉砌冰雕的春天,万物还是一种极致的、苍凉的美,深邃而神秘,当我第一次在“世界中心”冈仁波齐的脚下撞见过它,便久久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7.
在我记忆里,有三个人对我说过同一句话——“不管到哪儿都要好好干!”一个是我的父亲,一个是我当新兵时的班长,一个就是我现在的公安局长。我17岁高中毕业那年,部队来学校选拔飞行员。经过严格考试测验,我有幸被选中,一家人为此高兴得不得了。这对于在太行山区农村长大的我将意味着什么?兴奋、忐忑,各种感觉交织,一时理不出头绪。我从没出过远门,想象不出外面的世界是个啥样子。对着地图,勾勒着那座远方的城市,既充满对前途的无限憧憬,又怀着即将离开家乡和爹娘的不安与离愁。当煤矿工人的父亲看出了我的心思,他把我叫到跟前,意味深长地说:…  相似文献   

18.
<正>"我只是一名普通的高速交警,甘愿做群众的平安灯塔,用车流里的那抹警察蓝为群众送上一份平安。"我是河北省公安厅高速交警总队石家庄支队的宣教民警,从警21年,从秩序中队到如今的宣传岗位,我以"传文明守法理念、保人民平安出行"为己任,从一点一滴中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从警荣誉感。小时候我对所有穿制服的人心生偏见,尤其遇到交警,会远远地喊一声"马路橛子"。谁知道人生如戏,1996年5月,我通过公务员考试成为河北高速交警队伍中的一名"马路橛子"。从"马路橛子"到立志成为一名好"马路橛子",人  相似文献   

19.
陶陶 《西藏旅游》2004,(4):86-87
我的生活有点晃晃悠悠,没想到这一晃就晃到西藏来了。因为沫沫说,你来西藏吧,我带你去个好地方。 以为是高山、寺院、湖泊、草原之类的景致,于是我说:人家不是说了吗,要和爱人一起去西藏,我还没找到呢!沫沫气愤地大叫,你个猪头,快点给我滚过来! 想想反正无聊,索性再晃一次吧。  相似文献   

20.
每个人都有过纯真的梦想.记得我十三岁时才对个人梦想清晰起来.那天晚饭后,左邻右舍都在院子里乘凉聊天,王老师到家里报喜,我以全市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重点初中,爸爸妈妈非常高兴,话题一下都转移到我身上.大家不停地说着"老宁家的闺女了不起"、"将来一定能和爷爷一样作有名的账房先生" ……爸妈听了更是笑得合不拢嘴.我在一旁看着、听着,"账房先生"这个梦想的种子在我的心里开始萌芽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