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农民工住房保障的路径选择与体系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农民工的经济收入相对于城市人的工资来说比较低、再加上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工不能与城市公民一样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因此,农民工在居住状况上呈现出边缘性的特征.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现有的六种农民工住房保障模式存在问题分析,试构建一个公平、合理的城市住房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
由于农民工的经济收入相对于城市人的工资来说比较低、再加上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工不能与城市公民一样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因此,农民工在居住状况上呈现出边缘性的特征。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现有的六种农民工住房保障模式存在问题分析,试构建一个公平、合理的城市住房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3.
住房问题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最大障碍.人力资本积累与居住环境互动关联,异质群体的融合居住通过社会互动产生诱发性人力资本投资.破解农民工住房难题应在住房保障政策下实现人力资本价值与住房价值的交换.城市公共政策应着力于以融合居住与城市产业转型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价值创造力,构建城市产业政策、住房政策与人力资本投资政策协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以长沙市为例,对长沙市农民工的聚居区、居住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农民工对长沙市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的满意度并不高,回答很满意、比较满意的占总调查人数的32.6%。产生农民工居住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政府公共管理不到位和政策性障碍。应通过制定农民工居住标准、建设农民工公寓低价出租给农民工、改造农民工聚居区和货币化住房补贴等措施来改善农民工在城市打工期间的居住条件。  相似文献   

5.
居住问题是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社会后,能够在城市长期稳定下来并融入城市社会,最终完成向市民转化的关键问题。目前,由于我国现行住房制度的束缚,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获得稳定的居住场所还面临许多制度性障碍。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武汉市农民工居住现状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显示:住房面积小,房租太高以及环境治安差是武汉市农民工对住房现状不满意的主要因素,而就业形势难与住房问题一起成为农民工提前返乡的反推力。如何降低农民进城务工的成本、逐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当前大家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农民工城市居住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4年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迁移流动与城市化学术研讨会上公布.中国约1亿农村劳动力在大中城市务工.加上他们的部分子女.约1亿4千万没有城市“户籍”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张维庆.新华社11月1日消息).超过总人口的十分之一。流动人口(或农民工)已经逐渐成为城市生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群体,“农民工进城在很多问题上存在歧视是个老问题。  相似文献   

8.
当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给我国的城市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民工在城市的居住形态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他们基本以聚居为主,集中在城乡结合部以及"城中村"之中,使得这些地区的社会问题相当严重。为研究城市农民工聚居区相关社会  相似文献   

9.
"穷人经济学"在中国从移植到根植的成功实践,受制于包括弱势群体的居住权等权利改善的诸多约束条件。基于"居住权同样是穷人的基本人权"的命题,必须解决好穷人的居住权的基本民生问题,但供应的冲击与瞄准偏差的互动效应表明,要真正将穷人的居住权从纸上落实到地上,仍然是一个重大难题。  相似文献   

10.
在农民工离城返乡的同时,二十一世纪初期的中国,那些祖祖辈辈生长于城市的原住市民,正在沦落为真正的城市贫民或者城市难民。这绝非是危言耸听!如果我们敢于面对目前城市居民已经越来越多的丧失居住权这一残酷现实,我们就无法至少从道义上去解释这样一个现象:为什么我们绝大多数的市民,必须要用长达二十年甚至一生的时间,因为一个立锥之地而以各种方式替开发商打工?他们甚至不如城郊农民还可以从政策上保证拥有一片宅基地,也没有廉租公寓暂时安  相似文献   

11.
在新生代农民工的“迁移-就业-定居-生活”城市化过程中,其城市就业特征及其相应的经济、社会状态直接影响其在城市的生活状态和行为特征。对以陕西省为重点的西部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就业情况的调查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选择趋于多样化,服务业的就业吸纳潜力巨大;就业城市规模选择偏好于所在省份的大中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在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方面存在显著的需求;城市就业收入成为多数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多数家庭年收入处于城市中低收入范围;女性新生代农民工劳动保障受到极大忽视。从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深度城市化的目标来看,需要从发展战略与规划方面做出的城市政策响应包括:提升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就业的吸纳能力;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城市居住为核心促进农民工公平公正地城市化进程;加强对女性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保障和城市化需求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的城市融合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它并非仅指农民工单方面融入城市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之间的相互接纳和认同的过程。农民工城市融合度的测量应该从城市层面和个体层面两个层次进行。其中,城市层面的城市融合包括政策融合和总体融合两个方面:政策融合是从城市与农民工相关的政策角度去测量农民工的城市融合状况,总体融合是从整个城市农民工总体来评价农民工的城市融合状况;而个体层面,既要考察农民工主观融合感受和评价,又要观察农民工客观融合状态。因此,"农民工城市融合度"评价指标体系应该从"农民工城市融合政策指数"、"农民工城市融合总体指数"和"农民工城市融合个体指数"三个方面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类特殊群体.由于我国现有国情的限制,涉及农民工权益的相关体制、机制仍不完善.实践中,农民工的平等就业权、劳动收入保障权、劳动安全权、健康居住权受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甚为激烈.农民工权益相关保障制度的完善.不仅可以提升农民工群体的人权保障水平,还有利于解决农民工信访问题,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市农民工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本文采取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形式,对南昌市897位样本农民工,从收入水平、工作安全、居住状况、就医看病、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进行实证调查。调查分析说明,当前的农民工生存状况十分令人担忧,社会和政府必须切实采取措施,改善农民工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15.
在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过程中,社会资本与社会排斥共同构成了其"驻"与"返"判断的两个重要因素。不同的社会资本类型可以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拓宽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途径,为他们之间以及他们与相关组织系统之间建立信任关系,从而提高他们的活动效率。但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社会面临的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等方面的"社会排斥"却制约了这种资本的效力,从而阻碍了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程。因此,新生代农民工要想留在城市完成继续社会化的过程,必须明确以下路径:从滞留(共栖),到城市适应,再到城市融入(竞争、合作、内化与认同等),最后实现融合(共生)。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留城对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7省市的实地调研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个人特征,住房类型、有无农地、社会保险状况等经济因素,子女读书地和配偶工作地等家庭及社会因素,对农民工留城意愿有显著影响;而农民工工作地、在城市居住时间和就业状况等因素对农民工留城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农民工融入城市可以推动中国城镇化进程,促进社会和谐、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但农民工城市融入却存在一系列障碍,要通过将农民工城市融入视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计,立足体制变革来推进顶层制度设计,加快制度改革,多方分担社会成本、减少城市融入的阻力,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等措施,促进农民工尽快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8.
采取与多人合租的方式进行群租是困难群体的无奈选择。政府部门不能仅仅以群租现象具有一定危害性就采取简单的方式进行整治或者以规章的形式加以禁止,而是应当履行服务行政或给付行政职能,积极为这些特殊的困难群体提供合格的公共服务。借鉴国外和我国香港地区的经验,以发展公共租赁房的形式解决城市群租者的居住问题,并通过立法建立相关的法律制度,以保证现代服务政府理念下政府保障公民居住权职责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根据对重庆市的抽样调查,较低的收入和消费、较少的社会资源、相对封闭的人际交往,是目前大多数进城农民工的生存状况;“贫富差距大、社会存在诸多不公平”是农民工较为一致的对社会公平的评价;提高经济收入、希望家庭和睦是农民工最迫切的需求;“明天会比今天更好”是绝大多数农民工对未来的预期。农民工因职业分化而形成不同的利益群体,利益分化进一步导致社会意识多样化;大多数农民工尚未真正融入城市主流社会。应加快“稳定就业和稳定居住基础上的人口城镇化”进程,推动农民工融入城市;通过制度创新保障社会阶层边界的开放性,加快各阶层流动,进而缓解阶层冲突。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大发展、城市化大推进,我国由于户籍制度、城市国有土地制度和城市外部环境及农民工自身素质的原因,出现了一些群众居住面积狭小,环境差,设施简陋,政府对居住管理不力,住房保障制度缺乏等无房住或住房难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