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问题的提出总产值(指社会总产值)通常被认为是社会总产品的唯一的价值形式,但是,这无法解释总产值量的变动趋势同马克思所揭示的商品价值量变化规律之间的矛盾。按照马克思的分析,商品价值的实体不过是疑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其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属于具体劳动的生产力的变化无关。生产力的提高尽管可以使同一劳动时间内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增多,但并不能够使之提供的价值量增加。由于总产值的变动趋势包含了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的重复计算,其量不仅取决于社会所花费的劳动量的大小,而且,还取决于因社会分工所造成的这种重复计算次数的多少。社会分  相似文献   

2.
人才资源具有收益递增的特点,在技术系数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中的某一要素投入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收益递减的趋势。而作为人力资本的人才资源是一种能动性很强的资本,其使用过程是泮随着知识增长和更新、经验积累、能力开发和个性完善等发展过程,因此,人才资源的积累,对于国家进步、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  相似文献   

3.
一个领导者能够获得成功,有着多个因素。积累,是诸多成功因素中的一个最基础的因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早在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荀子就在《劝学》中言明了积累是通往成功的桥梁。那么,什么是领导者的积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该如何积累呢?笔者试作如下论述。一、积累是领导者走向成功的“桥”和“船”领导者的积累是什么?简言之,就是一个领导艺术和方法的结合。作为一个方面,一个部门的领导者,“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诀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  相似文献   

4.
论总均衡     
  相似文献   

5.
6.
论非总均衡     
闻潜 《经济经纬》1999,(6):7-10
总均衡是由非总均衡转化而来的。本文的使命是探讨非总均衡的产生,以揭示非总均衡向总均衡转化的规律,这是实行宏观调控的又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7.
产品附加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产品附加值的概念、性质、分类的研究基础上 ,探讨了创造产品附加值的各种可能途径 ,并指出了企业决策提高产品附加值途径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9.
论人力资本积累机制及其政策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强  黄蓓 《经济问题》1998,(3):11-14
  相似文献   

10.
董丽 《经济师》2006,(12):293-293
文章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对如何监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13.
论国家产品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介绍了涉外侵权行为之债准据法的确定原则,并主要就涉外产品质量责任准据法的确定原则展开论述,简要介绍了传统国际私法对此问题的主要原则及20世纪特别是70年代以后准据法确定原则的新发展,然后重点论述了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5.
吕艳玲 《经济师》2000,(11):60-61
核心产品的观念源于现代市场营销理论的整体产品概念 ,这种概念把产品理解为由三个层次所组成的一个整体 ,依次为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核心产品是指向购买者提供的基本效用或利益 ;形式产品是指核心产品借以实现的形式 ;延伸产品是指顾客购买形式产品时所能得到的附加服务和利益。其中 ,核心产品位于产品整体的中心 ,是整体产品概念中最深层、最难以捉摸的部分。它与产品的第二、三层次不同 ,是埋藏在产品之内、隐藏在消费行为背后的东西。认识和把握核心产品观念 ,对于企业正确理解市场营销的内涵 ,创新营销策略 ,在竞争中求得生…  相似文献   

16.
在国民经济调整过程中,综合平衡问题受到了全国上下普遍的重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明确了,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不是指单项或局部(部门、地区)的平衡,而是指宏观经济的平衡,即从社会再生产总体上考察资源与需要的平衡,考察社会总生产及其构成与社会总需求及其构成之间的平衡。它不仅要进行实物平衡,而且必须进行价值平衡以及实物与价值之间的平衡。这样,在计划工作上就要解决如何从社会再生产总体出发进行综合平衡的问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餐饮业的现状、问题以及餐饮产品要素的分析,阐明餐饮企业实施质量标准化管理的根本动因,从餐饮产品的四个要素方面探讨了餐饮产品标准化的构建及标准化管理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8.
论公共产品的本质--兼论公共产品理论的局限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秦颖 《经济学家》2006,(3):77-82
萨缪尔森提出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只是对公共产品特征的技术性阐释;公共产品本质上是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产物,其决定性因素是基于一定价值判断之后的社会共同需要;在此基础上,对体现社会共同需要的制度设计、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决策监督机制的建立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初步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论环境保护与产品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如晓 《经济纵横》2001,(11):43-47
环境保护是否对产品的竞争力产生影响 ,取决于一国经济的发展程度和企业自身的规模和创新能力。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由于环保资金、技术、环境意识、产品结构等方面的巨大差异 ,环境保护对其产品竞争力影响不同。但从长期看 ,适应环保的产品将更具国际竞争力。对我国来说 ,如何摆正环保与竞争力的关系 ,在环境保护的大趋势下增强企业竞争力是新世纪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产品都须通过与其它商品或货币进行等价交换,才能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第三产业的产品也是如此。那么,第三产业产品(本文将在不同地方使用涵义相同的第三产业产品、服务产品、劳务产品的概念。)的交换是怎样进行的呢?它与一般物质产品的交换相比较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在第三产业的产品大量涌入流通领域之后,对社会总产品的交换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怎样才能保证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顺利实现?这些问题的确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