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彦密 《商》2012,(22):117-118
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是公共权力机关基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立场上确立的价值目标方向,体现了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关乎政策能否得到有效执行,是政策成败的关键。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应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因此在社会转型期确立符合和谐社会建设要求的政策价值取向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良好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与公共政策的重新定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政策具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公共政策的出发点,以市场为基础;二是公共政策的制定,以法律为准绳;三是公共政策的目标,以实现效率、公平和发展要求为重点。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模式转变,以及由这种转变所引起的一系列制度和社会变革,将对政府的公共政策基础或政策环境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致使公共政策需在资源配置方式、政府角色、宏观经济调控模式,以及所有制结构转变中加以重新定位。最后,就中国转轨经济的实际情况来看,公共政策转型需重点解决好几个突出问题,即公共政策范围和目标的非市场化问题;公共政策的灵活性与稳定性问题;公共政策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公开化问题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的和谐问题和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公平和效率构成了公共政策的双重价值取向,效率取向追求的是公共政策对其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公平取向关注的是公共政策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的和谐问题和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公平和效率构成了公共政策的双重价值取向,效率取向追求的是公共政策对其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公平取向关注的是公共政策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是由个人偏好发展到社会偏好,再进一步上升为政策偏好的演进,是政府根据自身的利益出发点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分配的过程。个人偏好,或者说是公民的意愿和要求,即为民意,是公民对统治群体的行为要求。政府的意志是统治集团以政府的名义对提出的公共政策的诉求,即为政意。本文试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分析,二者如何最终统一,以实现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制度性、规范性。  相似文献   

6.
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政治参与既是公民权利的体现和保障,也是提升公共决策合法性基础,防止公共政策偏离、保证公共利益实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尹燕 《中国电子商务》2014,(10):281-281,283
公共决策部门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是为了解决某种特定的社会公共问题,找出并确认该公共政策问题是制定公共政策的第一步,是制定公共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准确地判断和确认问题有利于推动问题的解决和产生更加科学高效的解决方案。本文从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概念及其内涵出发,在相关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论公共政策问题的确认过程及其确认条件,以期对公共部门在面对公共问题时可以做出更准确的判断,确保公共政策对症下药,制定出基于现实基础上的优良政策做出一些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8.
《商》2014,(18)
公共政策是政府为了满足公共需求和实现公共利益分配而制定的政策,但目前,对于公共政策的内涵以及目标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对于"公共"是怎样的一个群体也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因此关于公共政策制定的价值基础也是众说纷纭。本文笔者在功利主和正义论的基础上,对基于这两种不同价值偏向的公共政策制定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
董茂林  梁丽莉 《商》2014,(18):31-31
公共政策是政府为了满足公共需求和实现公共利益分配而制定的政策,但目前,对于公共政策的内涵以及目标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对于"公共"是怎样的一个群体也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因此关于公共政策制定的价值基础也是众说纷纭。本文笔者在功利主和正义论的基础上,对基于这两种不同价值偏向的公共政策制定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0.
对公共政策有效制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是政府的一种政治输出,任何政党、政府的管理理念、执政方略都是以各种公共政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人们通过对这些公共政策的优劣判断来评估政府的绩效和能力,从而影响到政府管理的正当性和有效性.本文对公共政策的制定主体及其合法性进行分析,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效率缺损与非均衡现象、公平与效率、政治权力与科学分析的关系进行探讨,并提出推进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提高公共政策制定质量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1.
公共政策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富裕。公共政策的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对公共政策实施过程进行评估和监控是必不可少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使政策评估工作的重要性日渐突显,作为一个完整政策过程的一部分,政策评估对检验政策质量,决策政策前途,提高政策水平,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政策研究,提高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起到了其它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大政策评估工作的力度成为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张博 《科技转让集锦》2008,(14):101-101
基于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是政府直接干预城市的手段之一,在当前城市规划尚未完全成为城市政策统领和框架的背景下,政府和规划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规划管理体系的完善,引导城市规划向公共政策的方向转化,提升城市规划在城市决策体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胡夕婵 《商》2014,(24):180-180
近年来,微博的兴起成为了公民通过互联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新方式,这为公共政策的制定、决策和执行带来了显著的积极影响,弥补了传统方式的不足;但是同时微博的弊端也会让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应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让公民利用微博更科学有效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  相似文献   

14.
刘畅 《商》2014,(36):70-71
公共政策作为公共部门进行资源分配和利益调整的价值取向,其代表的公共性、公益性体现了公共部门最核心的伦理价值。但在现实中,政府内在侵蚀性的增加以及工具理性逐渐扩张和价值理性慢慢缩小的趋势,使公共伦理的权威性、公正性受到了挑战,这必将导致我国公共政策的失衡,并会产生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公共伦理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并发现在制定公共政策中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公共伦理的价值观,建立起符合大众利益的公共政策,从而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商》2016,(14)
本文对中外公共政策学科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横向的对比研究,分别从学科的理论构建、学科的价值研究和价值取向三个方面比较了中外公共政策学科存在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公共政策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我国公共政策学科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美国公共政策学的教材建设有其特色与优势:一是教材作者的资深化和高水平化,二是教材内容的本土化和案例化,三是教材的学术价值高,四是教材语言生动、简洁明了、图文并茂,版式编排人性化。对比美国公共政策教材,不难发现我国公共政策学教材建设的差距和不足,从中也可以得到一些启示与借鉴:一是应当重视专家学者在公共政策学教材建设中的作用,二是应当高度重视公共政策学教材内容的本土化和案例库建设,三是应当提高公共政策学教材的学术含量,四是应当重视公共政策学教材的编写形式。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保障的经济本质是财富再分配,社会保障的内在价值是维护人的尊严,社会保障的根本宗旨是实现公共利益。财富分配的结果公正与否难以用客观标准衡量,需要通过决策程序的正当性得以保障。程序正义是通过政策过程的参与,避免个人消极被动地接受关于个人利益的决策,其内在价值也是维护人的尊严。公共利益本身难以界定,需要通过程序才可能在具体的公共政策中得以实现。可见,社会保障追求程序正义是其经济本质、内在价值与根本宗旨的客观要求。程序正义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任何人都不能成为自己案件的法官,当事人有陈述和被倾听的权利。这两个原则蕴含的价值精神是权力制约和公开听证。社会保障程序正义需要在立法和行政中实现权力制约和公开听证。  相似文献   

18.
范瑞华 《商》2013,(18):320-320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必然要求,也是公共政策体现和维护人民群众公共利益的重要途径。公民参与可以提高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目前,中国在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意识淡薄,参与能力较低,参与渠道不畅通等。这就需要不断完善政府的服务职能,培育公民文化,提高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能力,拓宽公民参与渠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治民主的迅速发展,公共政策已经成为政府调控现代市场经济和进行社会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公民参与对于公共政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过程还存在着一些困境和挑战。因此。必须不断提高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能力和水平,优化公共政策的过程和效能。  相似文献   

19.
一、政治市场中的公共政策供求原理 政治市场是指人们参与政治活动时与其他政治个体和组织发生关系的场所。在政治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选民、利益集团、政治家和官员。人们通过民主选票来选择能给他带来最大利益的公共物品、政治家、政策法案和法律制度。公共政策是公共选择或非市场决策的结果,是选民、利益集团、政治家、官僚等相关利益群体之间在民主制度框架下相互博弈的产物。类似于经济市场,政治市场上政策的公共选择同样有自己的需求与供给原理。选民某种公共利益需求通过利益集团或直接向公共部门反映,而后公共部门通过非市场决策过程向选民供给公共政策物品,以满足选民的公共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20.
论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我国公共政策制定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谭晓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7):162-163
公共政策作为规范公众行为的社会准则,对公众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公平有效的公共政策能够引导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正确走向,实现政策目标。然而我国的公共政策制定存在着制定程序不明确、公共决策监督机制不健全等缺陷。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了用该理论解决公共政策制定的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