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楼市》2014,(Z5)
正Q:绿地进入杭州不同于其他大鳄,又是市中心拿地,快速区划,在杭州"住商倒挂"的现象下,这可以说是一个大的颠覆,为什么绿地可以做到?A:这也是本土和外来大鳄的不同:1.外来大鳄具有全球眼光和经验,所以在产品打造上优于本土企业;2.外来大鳄的品牌影响力是不仅仅拘于本土,所以客户对其的认知度是很高的,对于本土开发商而言缺少这种全  相似文献   

2.
沈理文 《楼市》2013,(Z3):56-57
在外来"强敌"夹击下,杭州本土开发商的市场份额和土地储备量明显单薄。一面是行业的哀鸿遍野,一面是大鳄的高歌猛进,在本土开发商拿地疲软之际,外来大腕为何却频频出手阔绰?他们又有着怎样的底气?  相似文献   

3.
《楼市》2013,(Z3):34-35
2012年,大鳄的拿地额及比重双双排在2008年以来的首位,其中,比重大大超过往年,达到68%。2013年将是各大外来房企在杭"竞相开放"的盛世年。这些外来大鳄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喝风格?他们给杭州带来什么?在杭州这样一个为本土翘楚绿城的审美调教,对房子有着挑剔情结的城市,这些外来大鳄是否能融入?强势攻伐在土地市场率先显现,今年这些地块将陆续面市,接下来的杭州楼市会否成为外来大鳄的天下?  相似文献   

4.
杨建伟 《楼市》2013,(Z3):90-91
Q&A您认为现今在杭州表现较为突出的大鳄是哪个呢?德信,因为这个企业是来杭州之后逐渐成长起来的。七年时间里,德信地产在杭州已经开发了十余个楼盘,这个数量仅有万科一家可以匹敌。另外德信刚来杭州时,完全不存在大鳄们所自恃的优越感,因此也就没有那么严重的"水土不服症",他们给自己定位为"外来的本土开发商",这个理念是独一无二的,成了德信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章惠芳 《楼市》2013,(Z3):96-97
Q&A外来大鳄进驻前后,杭州的市场面产生了什么变化?在本土企业"主宰"市场期间,各大房企大多和平共处,相安无事,争抢客户的情况非常少见,但对外来大鳄来说,他们意图布局全国的血性,他们占据杭州市场、深耕杭州市场的雄心,决定了他们在销售策略上更挖空心思,更具侵略性,样板房样板区主动营销、一二手市场联动、人海战术、中介代理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杭  相似文献   

6.
外来地产大鳄纷至沓来,产生新产品格局2007,房地产进入大开发时代,外来开发商不断进入本地市场。目前已有嘉里、凯德、万科、中海、世茂、复地等外来品牌公司进驻杭州。  相似文献   

7.
《楼市》2014,(Z5)
对于外来开发商,杭州本土房企抱着复杂的心态。一方面,部分习惯深耕细作的本土开发商,对于外来房企"以快打慢"的"江湖新规矩"其实是带有情绪的;另一方面,他们也渴求发展方式的转型,却又一时难舍旧有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8.
《楼市》2014,(18)
正Q:从2004年到2014年,杭州楼市十年,和十年前相比,您认为杭州楼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A:杭州经历了飞速成长的十年,无论是城市面貌、板块变迁,还是建筑品质,都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开发商层面,从过去的本土为主打,变成了现在众多外来大鳄进入;城市建设上,从过去的单一城市中心变为现在的多中心开花,众多新兴板块崛起,主城区范围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9.
《楼市》2014,(15)
正十年房地产起起落落,到最近这两年就像宋卫平说的,‘这是个扭曲的市场’。外来大鳄带来的新的理念比本土开发商更贴近市场。原来以绿城为代表的本土开发商走的是产品精耕细作这条路,现在有了像万科、龙湖、融创这种大鳄,在市场营销上开始升级换代。Q:这十年,市场在不断成熟,开发商也在不断成长,对于新世界而言,最大的成长体现在哪些方面?A:新世界早期是做酒店式公寓这种类住宅产品,后来随着开发项目一个一个增多,直到完成了新世界财  相似文献   

10.
《楼市》2014,(Z2)
2013年,外来大鳄不断入杭,有商业地产开发经验的外来大鳄进杭必然会给杭州的商业格局带来变化。对于2014年,业界也常揣测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将会有更多城市加入到调控大军中来",那么,不断升级的调控"紧箍咒"能否为楼市降温,2014年的商业格局又将如何演变?  相似文献   

11.
《楼市》2014,(15)
正这十年,置业者经历了从没有房子到炒房投资,再到理性购房的过程。这十年,改善性需求和刚性需求都得到了释放。Q:十年,杭州城市的发展变化,可谓天翻地覆。从第一个外来大鳄入侵杭州开始,整个杭州房地产市场不断向外延扩展,直至今日多中心、多元化的城市格局。您如何看待外来大鳄入侵带来的城市发展?A:杭州城市区域较小,外来大鳄进来后将土地市场炒热了,同时让市场的竞争更加充分、产品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2.
《楼市》2014,(Z5)
正Q:从2004年到2014年,杭州楼市十年,几次轮回,几次跌宕起伏,在外来房企的入侵下,在市场的不断洗牌的过程中,和十年前相比,您认为杭州楼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A:外来大鳄逐渐成为杭州的主导,国内的品牌房企相继在杭州落户,他们的初衷是对杭州市场充满信心,但真正能扎根下来的并不多。有些外来大鳄对杭州  相似文献   

13.
《楼市》2014,(Z5)
正Q:远洋2007年进入杭州,应该说对杭州市场比较熟悉,您认为杭州是一个怎样的市场?A:作为一个外来开发商,我们对这个市场还是充满了敬畏。很多外来开发商进入杭州,是受到浙江整体购买力的吸引。当然,在这里还有很多我们尊敬的开发企业,他们对于产品品质的追求值得我们学习,远洋也是在此过程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  相似文献   

14.
万科来了!     
陈鑫龙 《楼市》2013,(Z6):10-11
万科来了?不是早在7年前就来了嘛!的确,过去7年里,万科演绎了一个外来房企进驻杭州市场、融入杭州市场的艰苦卓绝。从最初的水土不服,到追随绿城走产品精细化路线,万科成功被本土市场所接纳,但代价却是某种程度上失去万科特色。而今,万科提出"好房子、好服务、好邻居"的"三好"价值观,如一记响雷撼动杭州业界,在杭州树立万  相似文献   

15.
张曦 《楼市》2006,(14)
自从去年底华润、嘉里进驻杭城以来,今年年初杭州市政府携3000多亩土地到香港进行招商推介。此后,凯德置地、万科等地产大鳄纷至杭州攻城掠地。这对一直是本土开发企业上演“诸侯争霸战”的杭州房地产市场意味着什么?本土企业是继续“与虎谋皮”,还是放弃杭州退而求其次?  相似文献   

16.
杨怀东 《楼市》2013,(Z3):98-99
Q&A外来大鳄争夺杭州购房群体的秘密武器是什么,您能举例说明吗?例如此前杭州的开发商在产品风格上过于单一,建筑风格上以绿城的新古典主义为主要典范,但龙湖的进驻,其艳丽、丰富、精致的园林景观却完全是另一条路线,令购房者眼前一亮,深受许多女性购房者的喜爱。再以中海为例,其魔方般的赠送面积做法,一时间让整个杭州为之惊艳,因此当时的钱塘山水项目很快就掳获了购房者"芳心"。之后,金地、保利大鳄等继续演绎产品创新传奇,都给杭州市场带来了不少惊喜。  相似文献   

17.
《楼市》2014,(Z5)
如果我们对杭州楼市的发展进行仔细梳理的话,基本可以将之分为三个阶段,最终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从萌芽至壮大,杭州楼市的开发主角由起初的本土大佬占绝对主导到大鳄新面孔不断加盟,直至目前的本地佬和外来大鳄同台竞技,并逐渐显露颓势。  相似文献   

18.
“外来开发商注重创新和品牌延续,强调专业操作;本土开发商注重产品的稳重实用,注重与本土文化融合,且善于吸纳和包容外来企业的创新元素。只有相互学习,才能取得市场共赢。”5月8日,佛山经纬房产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司徒佩琪就佛山文化与产品创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开发商如此,代理行业也应如此,唯有掌握这城市的市场与文化特性,才能掌握商机。  相似文献   

19.
俞琳 《楼市》2013,(Z3):74-75
送去了跌宕起伏的龙年,杭城蛇年的楼市双双迎来"开门红",在杭州市场辛勤耕耘8年的世茂在"蛇年首拍"中,再次成为外来大鳄拿地主角。世茂高调地以26亿连夺"两城",自此,沉寂数年之后,世茂终于拉开了新一年的布局。"滨江模式"试水杭城初入杭城,世茂一直秉承"缔造生活品位"的理念,深入杭州文化,掌握了在杭州楼市风向的话语权。在楼市风靡的鼎盛时代进入杭州,世茂首次试水便将经典的"滨江模式"复制到杭州,在选择自然生态、人居环境与人  相似文献   

20.
《楼市》2008,(Z3)
当楼市陷入萧条期,新政"24条"作为重大利好重磅问世,成为街头巷尾议论的焦点。其中,购房入户政策借着救市的大背景再次"露脸",且被业内评为"24条中对楼市刺激作用最大的一项"。在刚刚落幕的房交会上,中介公司和部分开发商憋着最后一股子劲开始吆喝,"80万入户"、"购房入户学区房"等标语赫然醒目。而曾被视为杭州房价飙升"罪魁祸首"的外来购房者,此次也被视为"托"热杭州楼市的"宠儿",再次登台亮相。购房入户政策下,您是否也蠢蠢欲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