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书央 《经济师》2010,(3):200-201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做好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做好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文章在深入调查了解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环境建设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环境的制约因素,如非现金支付工具应用比重较低、乡镇金融机构汇路需进一步畅通、乡镇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和基层金融机构支付结算知识宣传欠缺等问题,提出了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建设的对策建议,如充分发挥现代化支付系统的跨行支付平台和金融高速公路作用、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大力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正确引导金融机构的农村金融服务供给、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支付结算业务长效宣传机制等。  相似文献   

2.
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是建立和完善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改善民生、服务"三农"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举措,本文首先介绍了农村支付结算环境的现状,分析支付结算手段落后的原因,提出加快改进农村支付结算服务环境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人民银行主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支付结算服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以为广大农村客户提供便利、高效的支付清算服务,支持"三农"加快发展为目标,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政策措施,通过政策引导、扩大宣传、加强监管等有效手段,着力加强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本文通过对农村银行卡市场调查和分析,提出发展农村银行卡市场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薄弱和供给不足,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制约农民增收。为此,要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出发,按照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加快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从而更好地支持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卫红 《时代经贸》2011,(4):226-227
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是建立和完善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改善民生、服务“三农”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举措,本文首先介绍了农村支付结算环境的现状,分析支付结算手段落后的原因,提出加快改进农村支付结算服务环境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村地区支付工具业务宣传滞后、非现金支付工具创新力度不够、农村地区非现金支付工具环境建设滞后、银行卡受理市场建设滞后、不合理的收费制度等,制约了支付结算工具的推广使用。加快发展农村地区非现金支付业务,对于建立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和农民生活需要的、科学合理的支付结算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促进农村地区消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离不开农村金融业的支持;而在我国现行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下,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发展滞后,农民贷款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已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必须通盘考虑,增加金融供给,建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制,满足新农村建设多层次、全方位融资需求。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特点是面对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政府要对农村金融改革给与政策扶持,加快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形成健康的农村金融体系,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命脉,同样农村金融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和命脉。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必需要有金融支持,但是我国的农村金融存在诸多问题,使其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不够,严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因此在开展新农村建设的今天,必需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制定合理有效地法律,有政府财政支持,建立一个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并存的完整的农村金融结构体系,以支持农村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国外农村金融支持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我国现行农村金融体制的种种缺陷已经成为阻碍农村进步的绊脚石.本文通过分析孟加拉国、泰国、美国、日本等国农村金融支持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我国农村金融支持农村建设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部分农村地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作为这些地区金融主体的农村金融提出了新的要求。广大农村的经济结构正在向产业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转型,中小企业比例日益增加,在民营经济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等外部环境建设和启动农村消费等方面迫切需要得到农村金融的有力支持。然而,农村金融机构在其支农服务体系、信贷投入能力、支付结算以及满足农村消费信贷等方面还不能很好地服务于转型地区经济发展。农村金融必须适应农村向城市化进程的要求在发展目标定位、金融体系组织构架、农村金融信用保障机制等方面,因地制宜,积极创新,实现自身与区域经济共进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及"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离不开农村金融体系的健全与完善.然而,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尚存在许多问题,农村金融体系还不健全、存在功能缺失,影响了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本文通过四大金融"支柱"既合作金融、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民间金融的构建,并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市场定位,实现既大体分工又互相协调,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同层次的资金需要形成网状覆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金融支持.然而,我国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尚不完善,还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其中,农村信用社的支付结算服务就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基于此,笔者就我国农村信用社支付结算服务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文章首先阐述了加强农村信用社支付结算的背景,继而分析了农村信用社支付结算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提高农村信用社支付结算服务的几点对策,以期能够对我国当前农村信用社支付结算服务的有效开展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4.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必须充分发挥金融对农村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而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在支持"三农"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责任.本文对湖南省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进行调查,以期探索农村信用社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吴钧 《经济导刊》2007,(11):202-20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进一步拓展了解决"三农"问题使"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成为一种现实的制度安排.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大扶持力度,其中尤其需要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然而,我国的农村金融却一直陷于总量不足与低效的困境中.  相似文献   

16.
从需求角度谈农村金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松 《经济论坛》2007,(12):121-122
目前农村经济体制已发生巨大的结构性变化,但农村金融发展滞后、供需失衡,制约了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200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并多次强调,金融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支付手段,具有方便、快捷、成本低的特点.但目前我国农村地区仍然以现金结算为主,在农村地区推广和应用非现金结算工具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以县域为重点,大力推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推广使用"是央行"推进支付体系建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探索改善农村支付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农村地区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推广使用,对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因此,分析和解决农村金融中存在的问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丹华 《时代经贸》2012,(16):213-213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特点是面对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政府要对农村金融改革给与政策扶持,加快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形成健康的农村金融体系,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处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未能有效地为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支持。解决农村金融融资效率问题是当前推动农村地区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首先对当前农村金融的主要背景进行简要梳理,然后对国内外关于农村金融的理论进行回顾总结,并对农村金融融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对提升农村金融融资效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