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银行S分行在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市场定位模糊,中小企业信贷产品品种单一,风险定价不合理,营销渠道简单,促销战略缺乏前瞻性等。问题的成因在于市场研究水平不足,产品设计缺乏创新,渠道建设不够完善,营销人才缺失等方面。中国银行S分行应创新产品类型,可根据该企业现在的实际情况推荐联保贷、接力贷等产品解决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改善价格策略,应该发挥产品定价的主动权,实行差别定价、浮动利率,吸纳优质的中小企业,限制风险较大的中小企业;加强营销渠道建设,丰富促销手段,从而满足中小企业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和银行盈利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南京中小企业联贷联保融资的现状,提出了南京中小企业联贷联保融资创新的思路:一是政府牵头组织,降低门槛;二是产业集群联贷联保或按开发园区联保联贷;三是建立联贷联保分会及政府贷款应急支付基金托底增强银行信心;四是银行分片包干;五建立南京中小企业联贷联保征信系统。  相似文献   

3.
《浙商》2010,(10):93-93
小企业以往办贷款多少有点麻烦,从申请到审批再到最后的提款,往往至少要一个星期。不过,自从浙商银行推出“浙商一日贷”后,小企业贷款就可以变得像存款一样方便了。“浙商一日贷”产品的担保方式涵盖了自有住宅、大中型市场的摊(商)位经营权、担保公司担保、村民保证,基本可以满足各种类型小企业以及小企业主的不同需要。  相似文献   

4.
我国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信息不对称、抵押物的短缺等各种原因,使融资难问题成为当下影响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联保贷款模式在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方面是一种积极的尝试。这种模式能够在中小企业缺少抵押物来为自身担保的情况下有效解决融资难问题,它能同时降低银行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信贷风险,恰好符合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然而联保模式在广大中小企业中推广时频遇阻力。近年来企业主携款潜逃致使其他企业和相关银行受损的案例屡见不鲜。但这并不能说明此模式走到了尽头,鉴于其在企业融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寻找改进此种模式的方法才是必由之路。本文通过探讨我国联保模式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来探究如何优化联保贷款模式这个最终研究目标,最后提出发展我国中小企业联保模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其潜在的风险也在积聚,贷后管理作为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最后防线,在预防不良贷款方面具有比贷前调查更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风险特征,确定了贷后管理中的关键风险指标并明确了阈值。  相似文献   

6.
郎赢旻  楼方芳 《浙商》2010,(18):40-41
在《浙商》杂志举办的“2010民企投融资大会”上,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荣获“浙商最信赖品牌银行”、“浙商最信赖创新服务银行”、“浙商最信赖社会公益银行”等三项大奖。这些奖项的投票者,大多部足中小企业。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何以获得他们如此的肯定?《浙商》记者采访了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行长徐新桥。  相似文献   

7.
郭广昌 《浙商》2007,(12):63-63
说起浙商,我的一些银行界朋友说最高兴的事是什么,就是他们最喜欢贷钱给浙商。因为浙江的整个民营企业的坏账率是最低的。我相信,这一点是浙商有责任感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8.
吕峥 《创业家》2014,(9):20-20
正"真格贷"力图把最透明的贷款产品信息和最真实的贷款客户资质展现给供需双方质展现给供需双方"真格贷"本身不提供贷款,而是解决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平台,为信贷员提供快速获取客户的途径,帮个人、中小企业筛选金融市场上的正规贷款渠道,包括银行、小贷公司以及其他第三方机构。具体而言,用户只要在网上或APP里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企业集群内中小企业社会资本集聚路径,集群内企业间信任作用机制,进而从单期和重复博弈两方面对集群中小企业联保贷款进行了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提出银行将企业声誉成本稳定在定值将有效避免集群内联保贷款企业的违约行为。  相似文献   

10.
俞技峰 《浙商》2009,(5):71-72
从去年底开始,一系列拯救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紧锣密鼓出台,让苦苦挣扎的中小企业似乎看到一线曙光。但是从《浙商》记者的调查结果来看,受益于宽松的货币政策的中小企业并不多。而即便是贷到款的中小企业,也对获得贷款的隐性成本畸高颇有怨言。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很多中小企业借助互保、联保方式从银行获取贷款。这种行为一方面能为企业提供一定的资金,但另一方面也产生了新的风险。通过借助信用风险传导网络演化模型,分析了对应风险的产生途径和传播渠道,中小企业互保、联保情况下,其贷款的授予与实际担保物的价值往往存在脱节现象,监管方应该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征信制度,减少借贷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限制中小企业的过度互保、联保,降低信用风险传播的可能性;根据新的形势,制定新的风险识别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12.
卞毓宁  马莉 《现代商业》2012,(14):50-51
本文提出了南京市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创新的构想,具体包括:中小企业融资体制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机构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创新、中小企业融资产品创新。并提出南京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创新的突破口,首先在于体制法规创新,打破垄断,超常规发展村镇银行,引入竞争机制,扩大可贷资源;其次在于融资产品中的信贷产品创新,简化贷款审批流程,使得资金得以顺利进入南京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核心因素在于银企博弈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问题是由银企双方共同造成的:一方面,中小企业管理制度不规范、信用不理想、短期行为严重,主观上造成银行恐贷、惜贷;另一方面,银企关系不稳定、银行系统内的"内部人控制"和"信息孤岛"现象客观上造成了企业信息难以掌控。于是,"道德风险"、"逆向选择"问题频出,累及许多优质的中小企业无法及时得到贷款。本文据此提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现实对策。  相似文献   

14.
《商》2015,(13)
本论文探讨了以中国南方有名的P2P网贷平台:"团贷网"为研究对象的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影响和对策,并且将两者进行优劣势对比分析得出:在流动性、起点金额、透明度方面,团贷网的产品强于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在收益方面,团贷网的产品以较高收益率优于目前银行大部分个人理财产品,在风险性银行则较大优势。由此可得出: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短期理财产品有一定威胁,但对于长期理财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所谓“抱团贷款”,就是数家贷款有难度的中小企业联合起来,共同组成联保人,他们在缴存5%—10%贷款联保保证金后就可以获得贷款。银行或信用社分别向这些加入联保的企业授信,如联保企业中一户需要贷款,  相似文献   

16.
链式联保作为一种创新型联保贷款模式,与网式联保相比具有内部监督有力、可有效降低每个借款人的违约风险、可增强自动筛选机制等优点,但同时也具有联保链形成难度大、协商成本高、银行无法获得足额偿付的可能性增大等缺点,因此,银行应根据链式联保的特点,科学制定相关产品项目,以满足贷款人多样化选择需求。  相似文献   

17.
2012年始,我国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联保贷款违约的传染被人称为一场“金融瘟疫”.但联保贷款的融资方式亦曾被中小企业视为“救命稻草”,这种转变缘何而来?今后的中小企业联保贷款又何去何从?本文基于对上海钢铁贸易行业的联保贷款案例分析,得出从“救命稻草”转变至“金融瘟疫”的关键因素——贷款额度、内部惩罚和外部冲击.其后,将这些因素纳入到演化博弈的分析框架中,得到联保贷款的“还款跷跷板”:还款的人和不还款的人分坐在跷跷板的两端.最后,基于“还款跷跷板”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跷跷板支点控制——增加内部惩罚和控制适度信贷规模,可以提高联保贷款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改跷跷板为平衡木——为避免巨大外部冲击带来的违约传染,可解除连带责任改为信用贷款;长大了就别来玩跷跷板——联保贷款不适合长大的商户.  相似文献   

18.
银行的主要职能之一,是把从社会筹集的资金以贷款的方式借给企业使用,通过收回贷款本息获得利润,但近年来对中小企业客户而言,在申请贷款时却常常遇到银行的拒贷、惜贷,使本来就资金紧张的中小企业,更是雪上加霜,这种现象严重地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下面我们通过从社会信用和信息分布的角度对银行拒贷、惜贷现象的分析,提出如何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家对银行发展创新的逐步重视,各个银行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创新推出许多金融产品.因此本文以众邦银行产品——众链贷为例,采用案例分析法从产品设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对该产品进行分析,并结合众链贷产品发展现状及取得的成绩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其他商业银行发展创新出新的金融产品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20.
俞云芳 《中国市场》2013,(21):34-35
"平时救急、危时要命",相比于民间高利贷危机,民企间存在的联保互保风险更大,很可能会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具有集群性、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而化解联保互保风险的治本之道,还是在于解决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1]。本文从我国浙江中小企业深陷互保联保困局的问题入手,一步步展开论述,以寻求破解浙江中小企业的互保联保困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