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在国际经济的影响下,我国服装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国外服装行业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服装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ZARA、优衣库、H&M、C&A等国际快时尚服装品牌自进入到我国服装市场以来,便得到市场的广泛好评。因此,为了促进我国服装业的发展,在文章中,以ZARA品牌为例,分析ZARA品牌运营模式,并且研究其对中国服装行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声音     
《成功营销》2013,(5):16-16
服装业面临洗牌,女性用户和移动端成重点。由于经济环境持续低迷和严重库存问题,中国服装行业深陷困境。诸多品牌正试图通过各种渠道逃离库存陷阱。凡客CEO陈年指出,最近两年中国服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内外服装业的竞争焦点更多地表现在品服装的品牌营销竞争上,服装业品牌营销势在必行。本文浅析我国服装业品牌营销发展的制约因素,继而阐述服装品牌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4.
左冬梅 《中国市场》2013,(29):95-96
"中国制造"遍布全球,中国被称为世界加工厂,这一点在服装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中国服装企业大都以加工贸易为主,一直处于产业链低端竞争之中,没有形成自己的服装风格,在服装业中竞争力和时尚影响力甚微。本文主要通过中国和法国服装业发展中市场份额、产业定位、服装风格、拥有品牌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讨论中国服装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所在,并试图从文化内涵、品牌创意、运营模式等方面探索中国服装业升级之路。  相似文献   

5.
视点(国内)     
《品牌》2013,(8):24-24
《新华日报》2013.07.10波司登:缔造世界知名品牌波司登的成长,见证了中国服装业发展的辉煌历程,也见证了中国品牌的强势崛起。三十多年来,波司登持续树立品牌形象,丰富品牌内涵,塑造品牌文化,创造了民营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培育名牌产品的奇迹:拥有1个中国世界名牌产品(波司登羽绒服),2个国家出  相似文献   

6.
从经济的全球化角度看,服装业是一个典型的全球化行业,特别是中国,在服装业的世界产业链条中处于加工的环节,获利水平较低,更多的利润被纺织服装业品牌所在国、设  相似文献   

7.
相对于电子以及制造业而言,中国服装的产业结构长时期徘徊于初级水平。一般来说。服装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工业化阶段、自然品牌阶段、品牌阶段和多元化阶段。我国服装业还处于服装发展的第二阶段——“自然品牌阶段”,这个阶段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品牌之间可以替换。虽然中国经济已步入市场的轨道。但相比其他行业.中国服装业还存留有相当浓厚的计划经济时代的产业思维特点.很多企业对服装的认识还停留在遮体御寒的基本功能上,造型简单、品牌之间的特性无区别,国外专业人士曾多次说中国的服装“换了商标可以说成任何品牌。”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面临利润微薄、产品低端和自主品牌少等诸多尴尬。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是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战略,但目前“中国创造”凸显三大软肋:缺乏核心技术、缺乏全球知名本土品牌和缺乏品牌建设的观念和体制。中国的品牌建设之路势在必行。以企业为主体,品牌建设的路径依赖与品牌建设者对品牌个性的独到理解、品牌策略的灵活运用和品牌战略的长远规划分不开。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深度调整期的到来,市场发展越发难以捉摸,服装企业现金流紧张、利润下滑等问题已经极为普遍,服装企业的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洗牌的痛苦和生存的艰难。但是从另一方面讲,危局也意味着机遇,这样的时期也正是企业创建品牌,塑造品牌价值的战略新阶段。今年年初,在中国服装业寒风瑟瑟之  相似文献   

10.
杨丽 《商场现代化》2003,(11):11-12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及国外商业资本在中国市场的迅猛扩张,中国的服装厂商必将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考验。中国服装市场面临突出的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把企业迅速做大,二是加快服装品牌化经营的步伐。特许经营恰好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如何通过特许经营实现提升企业的品牌和形象、降低交易成本、构建优势资源及核心竞争力,从而争夺顾客手中的“选票”,增强企业竞争力,已成为服装业发展战略中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从服饰业发展趋势看,我国必须重点关注并发展设计师品牌,原创设计师品牌是我国服装业及服饰品牌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是设计师创造自己的品牌、展露才华的低成本平台,如何引导和促进我国网络原创设计师服饰品牌的良性发展,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如今,作为创造社会财富主体之一的民族品牌,正在中国经济60年发展建设奠造的基础上,立足国内、放眼世界、甚至在海外书写着中国产品、中国企业、中国品牌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服装品牌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我国服装业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落后状态,至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知名品牌。中国的服装产业已经全面进入了以品牌竞争为核心的新时代,如何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怎样开创自己的品牌来提高中国服装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这些都是服装企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郭桐 《江苏商论》2023,(6):99-103
中国服装业发展多年,经历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开始探索商业模式创新,探求品牌效应,拓展海外市场。商业模式涉及企业正常运转的各个环节,是企业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和获取价值的表现,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文章选取跨境电商服装企业SHEIN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商业模式画布理论分析商业模式九要素,通过分析发现其拥有品牌定位清晰、柔性供应链、数字化营销和独立站模式特点,可以成为中国服装企业发展的典型。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服装业的竞争优势正在丧失.国内外学者纷纷提出,通过树立独具特色的服装品牌,最终建立多层次、分梯度的服装产业结构,是保持中国服装业持久竞争力的最优路径.本文基于服装厂商的视角,对服装产业品牌拉力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广告大观》2011,(6):84-85
作为全球经济引擎的中国,当下正经历着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转方式、调结构和推动新兴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已经成为新的时代主题。与此同时,消费主导市场、品牌推动需求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理念。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服装的振兴之路——从贴牌到创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锋 《商场现代化》2007,(11):250-251
目前,中国已是世界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纺织服装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出口方式以贴牌为主,自有品牌只占10%左右,出口商品以中低档为主,基本上没有在国际上叫得响的品牌,贸易收益相当有限,附加值不高。可以说,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纺织服装业已经具备了较高的加工制造水平,我国服装业已进入大力发展自主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时代,走品牌之路,推进中国名牌战略这是中国服装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服装业的兴盛与发展,服装行业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越演越激烈。对服装的要求也提升到商业性和艺术性之上,并侧重于艺术设计方式的体现,这必将成为发展我国时装业的正确指导方针。艺术不管在什么时候对服装设计的影响都是无可厚非的,而商业的发展在服装业内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艺术的革新,商业和艺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艺术使得服装在品牌上达到另一个高度,从而提升服装在商业活动中的竞争力,在设计中将艺术与商业恰到好处的结合起来是我们现在所面临并且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服装行业出口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目前,中国服装业出口面临成本相对优势逐渐缩小,贸易壁垒增加,技术落后,产品雷同,缺乏自有品牌支撑等问题。提出政府应出台鼓励扶持政策,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平台,加大研发投入,努力打造国际知名品牌,拓宽销售渠道,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等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服装产业可谓是最为浩瀚最为复杂的一个行业,中国十几个亿的人口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同时不同消费层次的人群又给不同档次的服装提供了发展空间;服装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科技含量不高,准入门槛比较低,资金介入也比较容易,所以大到上市公司、服装集团企业,小到几台机车的家庭作坊,都能在市场上分得到自己的一杯羹。服装业的竞争又是异常激烈的,但同质化严重的行业特点又注定了服装业的竞争只能停留在较低层面。很多服装企业表面风光,卖场整齐漂亮,形象鲜明,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利润也看上去颇为可观,但是,在中国服装企业的背后,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家家都有难言的痛,普遍面临着共同的阻力和尴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