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谦  张淑萍 《商场现代化》2008,(11):216-217
区域旅游合作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在分析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基础上,又对旅游合作的理论框架、机制、模型、模式等理论方面进行了综述,随后对区域旅游合作的实践研究进行了归纳,包括对具体区域的个案研究和合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2.
区域旅游合作是当今推动地区旅游的一种有效方式。本文对区域旅游合作的主体、类型及机制等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区域旅游合作的三大主体是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并阐述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区域旅游合作的类型为水平、垂直、交叉合作;最后对发展区域旅游合作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区域旅游合作共赢性博弈机制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李爽 《商场现代化》2006,(24):189-190
近年来,我国区域旅游合作蓬勃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合作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合而不作”等问题。本文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和进一步推动区域旅游合作健康发展的关键是要设计出一套区域旅游合作机制。为此本文在分析建立合作机制必要性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经济学有关理论观点,设计出区域旅游合作的规则性或制度性的合作机制框架,确保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共赢”和“规则性合作”。  相似文献   

4.
杨雷  马帅  戴卫东 《中国市场》2012,(19):94-96
区域旅游合作的绩效评价,是目前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研究中的前沿研究问题。针对沈阳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的现状,初步提出了一套评价区域旅游合作绩效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评价法相结合的组合评价方法,对沈阳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对评价区域旅游合作绩效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定量认识。  相似文献   

5.
通过借鉴区域旅游合作基本发展模式,分析哈萨克斯坦与中国区域旅游合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的比较分析,确定了中哈文化旅游合作的基本战略,并努力实现区域无障碍旅游模式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6.
李禹山  王辉 《北方经贸》2013,(7):171+174
以锦州及周边城市为落脚点,通过分析锦州与周边城市在旅游合作中存在的区域旅游竞争力不平衡,缺乏合作基础、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程度较低、旅游景区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较弱、缺乏整体合作,统一规划等问题,提出加强政府间协调合作,平衡区域竞争优势;促进旅游企业合作,培养旅游人才;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努力提升景区影响力和竞争力,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实现区域资源整合,联合打造区域旅游形象等旅游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7.
区域旅游合作是近年来国内旅游界的热点话题,本文从区域旅游合作概念界定、理论解释、合作原因、合作基础以及合作模式等方面分析了国内区域旅游合作。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积极开展了一系列跨行政区域的旅游合作,成效比较突出。但还存在着省内区域内旅游合作较少,缺乏统一的旅游形象,旅游环境有待提高,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和旅游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应从加强区域内旅游合作,塑造区域旅游整体形象,改善旅游环境,提升旅游产业链条和加大旅游宣传力度的思路入手拓展山西省区域旅游合作。  相似文献   

9.
随着区域旅游合作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种趋势,中珠江区域旅游合作在中珠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但同时也存在着旅游协调机制不健全;畸形竞争,竞合观念模糊;区域旅游总体规划缺失,联动开发尚未涉及等问题.根据政府、企业和旅游行业协会三个合作主体,文章提出了建立制度化区域协调机构、逐步完善合作制度体系;联合打造旗舰集团企...  相似文献   

10.
浅析区域旅游合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旅游合作是近年来国内旅游界的热点话题,本文从区域旅游合作概念界定、理论解释、合作原因、合作基础以及合作模式等方面分析了国内区域旅游合作.  相似文献   

11.
熊继红  张新 《商场现代化》2007,(11):209-210
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在说明区域旅游合作必然性的基础上,重点对中部五省区域旅游合作的现实基础如社会经济条件、旅游业发展水平、旅游资源条件、旅游市场条件等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该区域实现旅游合作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东北区域旅游合作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整体协调机制欠缺,区域合作不够;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存在弊病,制约了东北区域旅游合作;产品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力不强;旅游人才缺乏以及存在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等方面。应建立跨区域协调机构,提高区域间旅游合作组织的自我协调能力;加强合作,整体营销;共同编制旅游合作规划;提高旅游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创造优良的旅游软环境;加强区域合作,逐步实现无障碍旅游。  相似文献   

13.
区域旅游合作是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旅游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本文通过对区域旅游合作必然趋势的研究,分析和探讨了区域旅游合作的一些基本框架及其对旅游经济的作用,确定了旅游经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吴国琴 《商业时代》2007,(20):102-103
区域旅游合作是近年来旅游业发展重要趋势之一,中部六省区域旅游合作是中部崛起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中部六省旅游合作的宏观、微观动机和合作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部六省区域旅游合作的垂直合作模式和网络化合作模式,阐明了其合作开发战略措施,以期为中部崛起中的区域旅游合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东北区域旅游合作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区域旅游合作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整体协调机制欠缺,区域合作不够;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存在弊病,制约了东北区域旅游合作;产品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力不强;旅游人才缺乏以及存在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等方面。应建立跨区域协调机构,提高区域间旅游合作组织的自我协调能力;加强合作,整体营销;共同编制旅游合作规划;提高旅游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创造优良的旅游软环境;加强区域合作,逐步实现无障碍旅游。  相似文献   

16.
进一步完善我国区域旅游合作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曹扬 《商业时代》2006,(1):77-78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完善我国国内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必要性;分析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基本框架;同时提出了改进和完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政策建议。本文认为,改进完善国内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实现旅游经济活动真正向区域旅游功能的转变,是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打破地区垄断,促进区域旅游合作向纵深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利益主体理论的分析视角,分析了区域旅游合作模式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的根本在于不同利益主体不同的利益诉求.文章分析了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冲突,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指导区域旅游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区域旅游合作日益快速的发展,对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和运行模式研究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本文力图从剖析区域旅游合作的概念演绎入手,阐述归纳了区域旅游的规划开发、建设旅游经济带、旅游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及资源垄断性区域旅游产业竞争优势等四种基础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总结归纳出区域旅游合作的四种模式。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西部区域旅游合作也在不断加强。本文在对西部区域旅游合作基础和现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区域旅游合作对策:统一规划,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拓展合作的内容,提升合作层次;创新旅游合作机制;合作培养旅游人才;联合打造"西部旅游"新形象。  相似文献   

20.
区域旅游合作从20世纪80年代出的提出至今已经有了20多年的发展,笔者基于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等多种学术数据剧的检索结果,对20世纪8O年代以来我国区域旅游合作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与评述,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指出,未来中国区域旅游合作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一是改变政府的双重身份问题,二是如何进一步协调好政府、企业以及市场这三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