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任碧云 《现代财经》2002,22(2):11-15
近来,关于如何加强我国金融监管问题的探讨较多。笔者认为以下四个问题非常值得思考,即: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兼容性与分离,专门机构集中监管与分设机构分业监管,保护债权人权益与维护金融稳定,非现场监没与现场检查。对此,笔者的观点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应该分离,应该设立中国金融监管委员会实施集中统一监管;尽快建立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强化非现场监测的监管。  相似文献   

2.
建立中国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的构想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实行金融对外开放的深入,现行分散的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缺陷将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分业监管的协调性差;监管重叠与监管缺位并存;监管机构膨胀加剧;金融业各部门发展失衡;金融风险隐患严重,因此,有必要改革现行的金融监管制度。为提高我国金融临效率,增强金融业竞争实力,我国宜建立统一的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具体可选方案有两种:一是建立中央金融监管委员会,负责制定银行,信托,证关,险监管的有关政策;二是建立中国金融监管委员会,在国务院领导下,全面负责对银行业,信托业,证券业,保险业的审慎监管。  相似文献   

3.
本全面介绍了英国金融体系概况,即以财政部和英格兰银行为核心,以零售性很好、商人银行、海外银行、贴现行、房屋互助协会、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单位信托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为主体,以英镑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欧洲货币市场及伦敦外汇市场等为依托的多层次、多功能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并存在多元化综合体系,其中重点介绍了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等。在此基础上,作重点介绍了近年来英国金融监理的发展和改革,主要是英国“金融监管局”(FSA)的功能性监管理念和“RATE体系”的具体内容。最后,作结合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英国金融监管对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借鉴建议,包括进行混业经营下的金融监管前瞻性研究、金融监管应合规性监管和风险性监管并重,并加强对金融机构内控管理的要求、全面加强社会信用系统建设,完善金融监管的基础工作,等等。  相似文献   

4.
石家庄金融监管办事处努力加强金融监管工程建设,积极构筑防范金融风险的坚固防线,取得了明显成效:人民银行监管质量明显提高,辖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占比持续下降,结构趋向合理,经营状况明显好转。完善基础档案和现场检查操作程序,建设金融监管“基础工程”。监管办始终将监管台账的建立和完善作为经常性、连续性的基础工作来抓。目前,各处均建立了辖内重点金融机构监管台账,对每一被监管机构的不良贷款情况、盈亏真实性情况、行长经营业绩和行为情况等进行记载。另外,每个处都至少明确2名监管员负责监管台账的建立、登记…  相似文献   

5.
后危机时代对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次金融危机给全球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各国均努力改革本国的金融监管制度.本文结合此次危机出现的新变化,详细分析了我国现行监管体制中存在的诸方面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改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金融监管模式现状与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甄玉 《经济论坛》2005,(14):77-77,82
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模式是分业监管模式。银监会主要负责银行业的监管,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和十大股份制银行,以及规模不一的各地近百家地方金融机构;保监会负责保险业的监管;证监会负责证券业的监管;而人民银行负责货币政策职能。  相似文献   

7.
赵丰 《时代经贸》2007,(8Z):191-192
我国房地产金融监管主客体存在不同的收益和成本,由此导致了双方的利益取向存在一定偏差,这是我国房地产金融监管效果较差的原因。本文立足于经济学角度,借鉴前人对传统金融监管的论述,通过对房地产金融监管双方的成本与收益的分析,对我国房地产金融的监管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刘晓峰  寿林平 《经济论坛》2003,(12):46-46,61
一、我国金融监管法制的现状根据现阶段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特点,我国建立了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共同行使金融监管职能的多元化金融监管体系,初步建立了与现阶段国内金融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近年来,国家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金融法律法规和规章,如《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金融机构管理规定》等。为便于监管部门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测监管对象的经营活动情况,监管当局还制定了一系列监管指标。金融监管实现了三大转变:监管思想由单纯重视合规性监管向合规性与风险性监管并重转变;…  相似文献   

9.
金融风险对金融监管有制度性需求,加强和改进我国金融监管,健全监管协调机制,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对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国家安全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成往敬 《经济师》1998,(3):88-88
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的几点思考●成往敬我国中央银行作为金融监管的主体,其监管的内容是丰富的,角度是全方位的,范围是广泛的。但是,毋庸讳言,我国金融监管也面临着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形成以中央银行监管为主体,社会监督和自律管理相互...  相似文献   

11.
我国金融监管的目标是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保证金融机构审慎经营和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利益,以此为导向,结合我国国情,在现有监管体系基础上积极构建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并逐步建立和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及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2.
由于我国实行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分业经营,目前的监管机构“一行三会”也主要建立在分业经营基础上,金融风暴的出现以及国内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机制,混业经营以及金融业不断发展的国际趋势使我们不得不反思我国现行金融监管机制的缺陷及未来可能产生的风险,并进一步思考对现行金融监管机制进行改革和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美国金融监管改革为镜,分析其缘起和对市场和政府关系之理念变化,由此启发我们认识到,当前中国监管机制的政府主导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否认和忽视的。以政府为主导的金融监管是中国特定阶段金融发展的监管需求使然,冒然仓促的追求金融监管市场化显然是不现实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对金融监管体制的反思.为更好规范金融业,避免危机重演,世界各国相继推出新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本文从明确监管目标、完善监管方式、加强监管立法和创新监管模式四个方面,基于我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总结其改革的发展方向,与我国金融监管现状进行比,对改革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提出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5.
郑向阳 《经济师》1998,(1):45-45
关于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创新问题●郑向阳目前,基层中央银行监管工作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可以用“散”、“浅”、“少”、“弱”四字来概括。即监管体制上的“散”:各管一线,各自为战;部门不少,质量难保。监管内容上的“浅”:布置什么,检查什么,主动性差;重检查...  相似文献   

16.
余熳宁 《经济管理》2001,(15):76-79
日本的金融监管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通过金融监管维持金融机构资产的稳健性;为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而由中央银行充任最后贷款人职能;设立存款保险制度以保护款人的利益,以下将对日本负责金融业监管的各个部门分别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7.
林品 《当代经济》2009,(24):88-89
在金融危机下,监管机构在提高金融中介的综合业务水平以及提高金融系统稳定性的过程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希望通过对我国转轨时期金融监管适度性问题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反思金融监管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我国的实情,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为金融监管理论的完善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8.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扩展和我国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金融监管的重要性日益增强,金融监管的复杂性和难度也进一步加大。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以及我国金融业本身的局限性,导致目前我国金融监管的有效性不太理想。本文主要从监管目标、监管手段、监管环境、协调机制及市场约束机制等多方面进行分析评议,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以便能够促进我国金融监管有效性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主要是由“一行三会”(即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中国银监会)为基本格局的金融监管体系.在本轮金融危机中,我国金融体系充分发挥各自的监管职能,确保了我国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然而,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在开放条件下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关键在于现行监管体系滞后于国际发展和实践需要.因此,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针对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暴露出的不足之处,对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金融监管的外部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平座  陈学彬 《财经研究》2002,28(10):15-22
本文从监管的基本程序开始,研究金融监管的外部控制系统。首先,对金融监管外部控制的理论进行定性研究,分析金融监管外部控制的基本过程;其次,从金融监管的三大目标出发,运用管制学中的价格控制模型的方法和思路,经济控制论中的结构控制方法和风险管理中的VAR模型中的相关技术,提出了金融监管外部控制的效率目标模型,结构目标模型和安全目标模型。这一研究对于金融监管的理论和实践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