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鹏  由华 《中国金融》2012,(20):56-57
历次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银行倒闭风险大多是以流动性枯竭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尤其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中,银行流动性风险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直接促使巴塞尔委员会对流动性监管原则进行重大修订。笔者从梳理全球流动性风险管理发展变化入手,分析国际流动性风险监管变动历程,结合我国实际,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索。全球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发展演变资产流动性管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商业银行经营以存贷款等传统业务为主,银行资金主要来源于存款,其占比最高可以达到70%以上,银行资产规模较小,负债途径单一。  相似文献   

2.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资金支付模式的加速创新以及信用风险管控压力的持续增大,新常态下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控与监管形势日益严峻。本文创新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流动性风险监管视角,结合青岛辖区主要中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流动性风险管控的具体情况,将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流动性风险按诱发因素区分为资金头寸类、业务结构类、风险传染类等类型,总结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流动性风险管控经验,提出流动性风险管控的不足并分析其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流动性风险动态评估体系,就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流动性风险管控提出相关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加强新常态下我国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流动性风险监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着诸多内外部因素冲击,监管机构和银行内部加对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以流动性比例为度量指标对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6-2016年半年度财务数据和部分宏观经济数据从不同角度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内部影响整体上因素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要相对大于外部影响因素,广义货币供应量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呈显著正相关,央行货币政策对大型及中小型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净稳定资金比例具有精细化特征。经测算发现,净稳定资金比例较存贷比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解释力度更强,但其权重设定在我国有一定的不适用性,未对流动性风险的顺周期性进行缓释与调整。净稳定资金比例与资本充足率以及现存流动性监管指标联系紧密,该流动性监管指标的实施将对相关金融制度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采用净稳定资金比例监管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应从五个方面推进:一是审慎修订适合我国银行业的权重系数,二是引入流动性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理念,三是协调与现存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的关系,四是建立流动性与资本并重的统筹监管模式,五是完善金融制度和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央行支付系统应用的介绍,阐述央行支付系统的清算要求及高效运行对商业银行资金流动性以及对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提出建立存款保险金制度的设想,旨在提高银行的资金流动性管理,有效实施货币政策,防范支付清算风险,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客观现实 (一)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宏观氛围缺乏普遍的共识和足够的重视。在我国金融监管实践中,监管部门侧重于对金融机构合规性的监管。风险性的监管一直是薄弱环节,对于流动性风险深层次影响因素、应急应对举措等更是缺乏准确的判断和把握.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中虽列有流动性风险管理内容,但指标内容单薄,  相似文献   

7.
《银行家》2014,(7)
正流动性管理作为商业银行管理的重中之重,一直备受监管层高度关注。2013年6月的货币市场波动反映出我国部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存在缺陷,而外资银行却普遍在利率波动中体现出良好的流动性管理能力。外资银行在银行间市场利率大幅波动时,采取的措施主要有:预留较多的流动性缓冲资金以应对客户的临时提款需求;加紧贷款审批,减缓贷款放款节奏;通过吸收长期存款,并且投资于短期资产的方式来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减少期限错配风险等等。我们发现,外资银行在流动性管理中有一些共同点值得中资银行借鉴,如:具备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对流动性风险精细化分类、监测和管理,采用多种工具相结合统筹管理流动性风险,以及制定并落实有效的应急资金计划。  相似文献   

8.
随着央行近来连续降息降准以及《存款保险条例》的颁布实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对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进行研究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流动性风险的涵义、其形成机制及监管部门和理论界对于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认知变化进行细致把握的基础上,研究国内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及其管理现状,发现当前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需要得到足够重视;中小银行在流动性风险控制上存在意识薄弱、架构失当、技术落后等不足。定向降准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商业银行实施新的监管标准以及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的新形势,给中小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流动性风险作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类型之一,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密不可分,在一定条件下甚至会相互传递和转化,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经营持续性。而且,流动性风险具有在系统内迅速传导的特性,部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可能导致整个市场流动性不足,进而引发金融危机。因此,流动性风险一直备受国内外金融机构与监管机构关注。2009年11月1目,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下称《指引》)开始施行。“指引》并没有改变原有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而是着重明确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所遵循的原则、管理体系、管理方法和技术等要求。其目的主要是提高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的重视程度,确保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充足和安全稳健运行。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风险来源于两个方面负债方和资产方。由负债方引起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源于商业银行很难在不受损失的情况下变现资产或者被迫以较高成本融入资金来满足负债持有人即时提取现金的需求;资产方引起的流动性风险是指表外业务的贷款承诺。考虑到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本文主要分析由负债方引起的流动性风险,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原因以及股市变化对其影响。  相似文献   

11.
资金流动性国控对商业银行所造成的影响,是通过若干中介的传导作用形成的。即:对资金流通性过剩采取的国家控制,提高了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的提升,直接导致商业银行贷款资金存量的缩减;商业银行贷款资金存量的缩减伴以具体的贷款项目,则增大了商业银行资产类业务开展的风险。"针对影响商业银行业务管理工作的创新",须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视角,最大化的消除上述影响。  相似文献   

12.
2010年的银行监管新政主要有三个核心:第一,监管部门要坚守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底线,即对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和损失准备充足率的监管.第二,加大力度监管商业银行的六大风险,包括产能过剩等,其中流动性监管和政府平台贷款监管成为重中之重.第三,严格执行"三个办法一个指引",主要落实在贷款资金去向的监管上,这是中国银行业信贷业务管理中里程碑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经营环境、业务模式、资金来源的变化,部分商业银行出现资产流动性降低、资金来源稳定性下降、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加大等问题,流动性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因此,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出。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足够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偿付到期债务或其他支付义务的风险。流动性风险管理是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内生动力的一项新机制。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并不是限制承担流动性风险,而是控制不计成本和收益地承担流动性风险。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我国现实背景和《巴塞尔协议Ⅲ》,利用2008年至2017年间194家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对我国银行净稳定资金率进行了度量,并在此基础上,检验了货币政策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探究了其影响机理和传导渠道。研究表明:扩张型货币政策会提高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不同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存在差异但不具备异质性;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中,货币政策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不具有异质性;在货币政策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中,银行信贷行为是重要的传导渠道。因此,央行可基于货币政策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差异进行相机抉择;商业银行则要加强信贷规模和质量的管理,优化资产结构,通过弱化信贷渠道作用来降低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流动性是银行合理配置资产和应对债务到期的能力,是银行持续经营的关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将流动性风险分为资金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流动性风险。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CBRC)认为: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虽有清偿能力却无法获得或以合理成本取得充足资金应对资产增长或到期债务的风险。流动性压力测试是以定量分析为主的风险分析方法。通过某些假定小概率极端不利事件的存在测算商业银行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体系的脆弱性作出适当评价和建议。压力测试本质是预测极端风险信息的工具,流动性压力测试为流动性风险管理做好风险预警,使银行及时意识到自身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不足,做到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16.
流动性过剩条件下政府隐性和或有债务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所面临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不是流动性能力的过剩,是流动性资产的过剩,说明商业银行贷款过程受阻和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过程受阻.在流动性过剩条件下,银行业不良资产攀升、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扩张和央行冲销过剩流动性的成本上升以及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压力等将会加大政府隐性和或有债务风险.应建立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和监控体系、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监管、规范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险准备金.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和基础载体,发挥着引导资金流通与实现资金余缺调剂的重要职能.然而,融资困境一直是市场参与主体发展的瓶颈,“钱荒”问题日益凸显与蔓延,遏制了投融资活动的资金需求.同时,民间“钱慌”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基于此,商业银行表外事项迅猛发展,发挥了创造利润与缓解流动性压力的双重作用,但其膨胀的杠杆效应,重构了银行风险结构,加剧的风险更阻碍了商业银行的发展.因此,以表外事项为载体,以表外风险监管为目标,以表外负债风险监管为核心,构建商业银行业务收益——风险博弈模型,完善商业银行表外事项运作与信息披露机制,逐步提高风险监管效率,从而确保其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流动性管理是商业银行日常经营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较为重视人民币业务的流动性管理,对外汇流动性管理的认识较为薄弱,尤其是缺乏一套对外汇流动性状况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因为不少中资机构投资了与次贷相关的金融产品,国内外汇资产的安全和流动性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国家外汇管理局为了解金融机构境外投资风险状况,于2009年初下发了《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中资金融机构报送外汇资产负债统计报表的通知》,为我们进一步开展银行外汇流动性监测提供了基础数据。为此,本课题借鉴国内外商业银行的经验,并根据外汇监管的要求,在考虑宏观和微观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旨在反应商业银行外汇流动性状况的指标体系,以有效评估银行外汇资产流动性。  相似文献   

19.
西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是一种协调银行各种业务以达到其经营目标的全面管理方法。也就是从金融业务的整体出发,既要管理资产又要管理负债。从金融风险的角度看,资产负债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进行管理。近十多年来,由于可转让定期存单的出现和欧洲货币市场的发展,使得西方商业银行很容易在国内和国际金融市场上竞争性地获得资金。所以流动性风险的重要性在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0.
国库经收是国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国库资金的安全与完整。如何加强对商业银行国库经收业务的监管、有效防范资金风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江阴市商业银行国库经收业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强化基层央行对代理国库业务监管与考评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