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绳祖 《新金融》1991,(10):35-36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及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为了提高企业间相互结算的效率,加速商品的流通,中国人民银行在1988年12月19日颁发的《银行结算办法》中,把商业汇票列为主要的结算方式之一。该《办法》对于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以及商业汇票贴现均作了规定。然而,由于除上海市人民政府以地方法规形式于1988年8月1日发布施行的《上海市票据暂行规定》外,国家迄今尚未制定全国统一的票据法,而《银行结算办法》也确有不够完备之处,因此商业汇票通过银行承兑或贴现骗取国家巨额资金的事件虽屡屡发生。  相似文献   

2.
商业汇票是经济交往中常用的一种信用工具和结算工具,是现阶段我国经济中商业汇票的主体,银行承兑汇票作为商业汇票的重要形式之一,由于其通过银行承兑,由银行对汇票的信用提供了保证,所以受到了广大企业的欢迎。银行承兑汇票的发展,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国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票据市场中,银行承兑汇票一直是票据市场的主要工具,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相对滞后。为进一步提高企业支付结算效率,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更好地引导和推动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是我们当前需要关注的问题。本从我国目前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着眼,提出推广我国商业承兑汇票业务的对策。[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蓬勃发展,笔者在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工作近8年,根据从事支付结算类业务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利用中国人民银行支付体系发展报告和历年年度报告数据,对银行承兑汇票承兑业务和贴现业务进行财务分析,阐明我国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对商业银行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和重大意义,强调了我国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票据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经济活动中法人、公民以及其他经济组织进行资金清算的重要支付工具,<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使票据业务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作为票据之一的商业承兑汇票却一直发展缓慢,举步维艰,未能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试就目前商业承兑汇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就如何改善环境、创造条件加快商业承兑汇票的发展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薛莹  张鑫 《中国金融电脑》2004,(1):71-73,76
商业汇票是一种常见的支付结算工具。商业汇票通常是由企业签发出票,分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两种。银行承兑汇票是法人或其他组织(在银行开有账户)签发的,并由开户银行承兑付款的票据,付款人为企业开户银行;商业承兑汇票是由付款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签发并承兑付款,也可由收款人签发交由付款人承兑付款的票据,付款人为承兑人。商业汇票除具有支付结算功能外,还具有流通手段、进行质押融资、充当信用工具等功能。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商业汇票因其方便、高效、安全等特点,已广泛地应用于商品流通、劳务、技术服务等交易活动及…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票据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商业汇票(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这一结算工具也在银行、企业事业单位得到广泛的推广运用,与之相应的贴现、转贴现、再贴现业务在商业银行、中央银行逐年增长,并日趋活跃,逐渐成为企业、  相似文献   

8.
当前商业汇票结算方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朱丹商业汇票是指由收款人或付款人(或承兑申请人)签发,由承兑人承兑,并于到期日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支付款项的票据,按承兑人的不同,商业汇票分为商业承兑汇票与银行承兑汇票。作为一种重要的信用支付工具,它集支付、信用、...  相似文献   

9.
商业承兑汇票由于受社会信用状况、法律规定、支付习惯等因素的制约,其发展速度与潜在的市场空间具有很大差距。随着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商业承兑汇票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成为企业重要的结算与融资方式。因此有必要制定有力措施对其合理引导,稳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一)加大宣传力度,搞好专业知识培训,增强企业对商业承兑汇票的认识。一是采取多形式宣传手段加大对商业承兑汇票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银行营业机构网点对前来办理业务的企业客户发放宣传材料,推介商业承兑汇票的使用知识,并在适当时机与广播、报纸、电台合作,向各企业大力宣传商业承兑汇票在为企业提供结算便利和融资便利方面的意义和作用。二是举办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培训班。增强企业财务人员对商业承兑汇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商业承兑汇票是一项具备融资功能的支付结算工具,其制度初衷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是从商业承兑汇票市场的发展来看,由于占据优势地位的大企业签发商业承兑汇票拥有极大的自主权,规模超万亿的商业承兑汇票市场监管几乎空白,商业承兑汇票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滥用现象和功能异化,反而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大企业滥用商业承兑汇票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的四点建议:严格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保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建立与企业偿付能力相匹配的商业承兑汇票签发制度;健全商业承兑汇票市场的信用配套制度;加强对国有大型企业商业承兑汇票兑付情况、商业承兑汇票逾期风险监管的审计监督。  相似文献   

12.
<正>银行承兑汇票是商业汇票的一种。在交易中,银行应购货人请求,允许购货人以自己为付款人签发汇票,经银行在汇票上签章,办过承兑手续,承认到期付款的汇票。因承兑者为银行,故名银行承兑汇票。这一结算业务是在我国停办三十多年后又新恢复的一项传统业务,1985年率先在全国工商银行系统内试行。经过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银行承兑汇票这一业务的推广,对疏导商业信用,维护购销双方的正当权益,促进商品生产发展的流通和扩大,加强银行资金的管理,改善宏观控制,增强间接调控能力起着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各专业行为增加原有的结算种类,也相继开展了银行承兑汇票这一结算业务,但由于对这一结算业务的管理上没有跟上改革开放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配套管理办法及有关制度,以致出现了某些专业行严重违反结算纪律和银行结算制度,违章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现象,使国家银行的信用被套取,信誉受损害。这一现象,引起了各专业行的重视,金融部门的理论工作  相似文献   

13.
银行承兑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即银行)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它属于商业汇票的一种,其与商业承兑汇票的主要区别是承兑人(付款人)不同,银行承兑汇票由银行承兑,比商业承兑汇票具有更大的优势,其实质是用银行信用替代商业信用.对于采购方来说,采用银行承兑汇票结算方式,可享受低廉的服务费用和银行融资,解决了企业因购货款不足而影响生产的问题,使产品交易合同能得到切实的执行,而对销货方来说,通过接受银行承兑汇票既可以开拓市场、扩大销售,又可以保证在承兑到期日能够收回款项,解决了货款回笼的问题.同时,企业通过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不能缓解资金紧张,有利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银行承兑汇票是指银行承诺兑付的汇票,具体说是由购货单位或销货单位签发并由购货单位向开户银行申请,且开户银行同意承兑的汇票。由于具有短期自偿和风险较小的特点,银行承兑汇票结算已成为商家办理商业汇票结算的主要方式,对促进商品流通、加快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业务工作中,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年来,企业之间的相互拖欠日益严重,成了影响当前生产正常进行的突出问题。并且出现“前清后欠”的现象,应如何防止“前清后欠”泥?一、加强宣传,推广银行新的结算办法。企业单位之间,企业单位与个体经济户之间的商品交易,使用银行汇票结算可以做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有效地防止相互拖欠;同时积极推广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结算方式,使承兑人负有到期无条件支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武汉地区商业承兑汇票市场的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在总结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供应链核心企业"是主要签票主体、"信用捆绑"是主要增信方式以及"贴现决定签发"是主要增长模式等特点的基础上,对制约商业承兑汇票市场发展的原因深入分析,为我国商业承兑汇票市场的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曲萍 《西安金融》2007,(11):87-87
1988年商业承兑汇票被正式列入《银行结算办法》。但嘉峪关市至今没有办理一笔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其原因是信用基础薄弱、企业资质差、银行收益低、风险难防控、业务环节多、法规不明确,权利难主张等,说到底还是票据各方对安全保障和利益保障的顾虑。  相似文献   

18.
《南方金融》2005,(1):65
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12月28日决定对现行票据和结算凭证的种类和格式进行调整,调整后的票证于2005年1月1日起陆续启用。新版票证由现行的31种票证调整为15种,分别是:银行汇票、粘单、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本票、转账支票、现金支票、支票(普通支票)、进账单、信汇凭证、电汇凭证、支付结算通知查询查复书、银行承兑汇票查询(复)书、托收凭证、拒绝付款理由书。  相似文献   

19.
商业承兑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商业承兑汇票作为一种结算和信用工具,在企业之间被使用的越来越频繁。财务人员也逐渐开始发现这种票据的一些潜在功能:融资、提前扣税、优化企业报表。  相似文献   

20.
1.银行承兑汇票的现状 银行承兑汇票是一种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相结合的结算工具,自推广应用以来,已成为企业的重要融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