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80后员工成为现代职场的主力军,对他们的管理成为现代企业面临的挑战之一。本文主要阐述80后成长环境,探究其不同于父辈的工作态度的原因。描述80后员工在企业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从80后群体与企业文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梁晨 《中外企业家》2013,(10):186-187
随着“80后”渐渐成为职场的中坚力量,“90后”也开始步入职场。“90后”员工由于在职场中表现出与其它代际明显不同的职场特征,给企业带来了很多新的管理问题或困惑。如何引导“90后”新生代员工,使其成为既保持“90后”优点,又符合企业需求的优秀员工,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90后”新生代员工的职场特征及管理困境,基于皮格马利翁效应,从信任、期待和赞美激励三方面入手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吴挺才  肖璐 《民营科技》2011,(10):187-187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80后、90后的新生代员工在企业中的比例日趋增长,他们已经或正在成为很多企业中的中坚力量。不管新生代员工存在多少问题,他们开始成为职场基层员工的生力军却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更好的引进和培养新生代员工,取长补短,降低流失率,使其在组织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一个主要课题。这里在阐述新生代员工的特点的基础上,深刻剖析新生代员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实际,针对性地探讨了新生代员工培训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21世纪第一个10年过去,“80后”里的第一批人正式步入“而立之年”,当“80后时代”的员工大量走入企业并逐渐成为职场主力军的时候,很多企业管理者面对80后表现得有些手足无措。因此,如何管理“80后”员工,成为企事业单位管理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葛元月 《价值工程》2014,(24):194-195
新生代员工泛指80-90后员工群体。智联招聘的职场调查数据显示,近三成80后出生的职场人已经担任主管以上管理岗位,新生代员工渐成企业发展的生力军,稳定了这个群体,就是稳定了企业的发展。本文在系统分析新生代员工职场特质的基础上,深刻剖析新生代员工目前幸福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就如何加强新生代员工幸福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员工是企业生产要素中决定性的因素,员工的心理状态决定企业工作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决定着企业的生产效率,如何做好员工心理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面临的新课题。众所周知,“80后”埙工的心理特点与“60后”“70后”不一样,只有结合员工的具体状况分析他们的心理特点对工作的影响,并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才能做好“80后”员工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张静 《企业导报》2012,(21):180-181
随着时代的发展,"80后"员工正在逐步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作为"80后"员工中的成员,职场女性也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由于女性心理和生理等方面的特点,职场女性同时也承受着来自社会、家庭、事业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员工援助计划从西方引入中国,若要在职场女性的压力管理中发挥作用,还需要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及我国职场女性的真正压力来源,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中国企业员工交替,"80、90后"新生代员工近年来已经逐步进入职场,正在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力军。与此同时,新生代员工管理问题也随之越来越凸显,引起企业管理者和研究者的高度关注。本文在阐述新生代员工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新生代员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从管理方式、员工职业规划、培训制度、薪酬体系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我们的思维还停留在几年前对80后究竟是“垮掉的一代”还是“充满希望的一代”探讨中,当我们的记忆中还回响着对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小皇帝”称呼时,80后们已经悄无声息的在今天的职场上成为了生力军。尽管他们身上背负着太多的“大人们”的担忧,但谁也无法阻挡历史车轮的前进,在很多企业,已有40%甚至更高比例的80后员工,他们甚至进入到了社会的精英队伍,比如说姚明、刘翔等。  相似文献   

10.
80/90后员工已逐步成为企业员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思想活跃、自信心强、善于表现,为职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活力,但他们也存在抗压能力差、团队意识弱、个性张扬等特征,企业管理者应用心去了解这批职场新兵的思想动态,进行针对性的沟通管理,以扬长避短,真正将他们培养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1.
随着企业新入职员工的不断加入,“90后”员工陆续进入职场,并逐渐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然而,“90后”的年轻人在很多企业管理者眼中是自私、个性、特立独行、自我的代名词,他们的自我心理极强,个性独特张扬,有的缺乏独立性却又不愿受约束.文章从“江南Style”得到启发,从管理体制、培训、沟通方面阐述对“90后”的员工管理.  相似文献   

12.
<正>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绩效考核则是衡量员工工作表现和激发员工动力的重要手段。随着95后、00后新生代员工步入职场,职场上呈现60后、70后、80后与新生代员工齐聚的职场生态,因此,规范化、系统化的绩效考核体系之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企业落实人力资源管理,并制定实施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绩效考核方式,对于企业实现长期发展、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激励员工提升工作效率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前,新生代员工已经步入职场,并逐步成为企业发展的生力军,新生代员工对工作的认识也具有时代性的特殊理解和看法,加强对新生代员工管理的研究,推进新生代员工快速成长,推动企业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生代员工普遍特质为切入点,将新生代员工在职场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深刻剖析,结合实际管理,深入讨论如何有效管理好这支职场生力军,在人才争夺赛中脱颖而出,实现企业发展和人才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4.
80、90后员工真的难以管理吗?也许只是因为企业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盛大网络的游戏式管理,或许能给我们一点启示. “难管的”80、90后新生代员工 伴随着改革开放、计划生育政策、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等时代特征成长起来的“80后”如今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的主力军,连作为“80后”延续的“90后”也全面进入职场.这些新生代员工的工作价值观、行为风格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常令管理者难以理解、难以驾驭.管理者抱怨最多的是80、90后员工稳定性低,动则离职,更不用说努力工作.“来了没几天就走了,原因是洗手间没放厕纸”,“办了入职手续后就没露面了,电话也不接”,“去年招了100多名应届毕业生,现在留下来的只有几个”,“问他理想的工作状态是怎样,他说随便怎样,开心就好”……新生代员工不断为职场增添着令人啼笑皆非的戏码.纪律约束、物质激励、前景规划,这些常用的人力资源管理招数在新生代员工面前往往无功而返.凡此种种,让管理者得出一个结论:80后难管,90后更难管.  相似文献   

15.
进入到21世纪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的发展速度是十分迅猛的,与此同时我国的各行各业也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我国的现代企业中,80后员工也已经成为了企业员工中的中坚力量,他们所引起的种种管理问题也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所以,企业要想真正的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就必须做好80后员工的管理工作,在充分分析80后员工管理工作独特特点的基础上,清楚的认识到80员工管理工作中的若干问题,大胆的创新员工管理的方式方法,从而做好企业80后员工的管理工作。本文便对企业80后员工管理面对的问题、深刻的认识企业80后员工管理工作以及用80后的方式管理80后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从而详细的论述了我国企业80后员工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初入职场,各种从未经历过的人和事扑面而来,面对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身份转换,“00后”交出了一份不同于前辈们的“答卷”。拒绝加班、上怼领导、下撕同事、一言不合劳动仲裁……看得是打工人们拍手称快,却让部分企业管理者心中生畏,甚至把对“00后”员工的管理搞得草木皆兵,而这样的管理方法往往最后适得其反,弄得剑拔弩张、撕破脸皮的结局收场。那么,该怎么与这批初入职场的“00后”们相处呢,这是很多企业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许多管理者叫苦连天,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并没有花心思去了解“00后”这一群体的特点,往往只是在生搬硬套老派的管理方法。本文将抛开偏见与网络风评,从不同角度分析这一群体的特点,帮助企业管理者们通过“知彼”成为“00后”员工们的“知己”。  相似文献   

17.
<正>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特点,面对初出茅庐的“00后”员工,如何既得体又有效地管理好他们是如今不少企业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将以相关数据作为支撑,结合国内优秀雇主企业案例,通过转变视角、重塑传统管理思维,帮助企业实现有效管理“00后”。改变模式先做好“雇主”管理面对“00后”这批新颖独特、幽默风趣的年轻人,企业管理者不妨先站在他们的视角重新审视企业自身。管理哲学之父查尔斯·汉迪曾说过:“今后,我们将不再‘寻找工作’,而是要‘寻找雇主’。”人才和企业平等对话的权利正在放大,因此,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反向背调”,在入职前通过面试或者实习的契机充分考察公司,或是通过网络职场社区了解公司的职场环境评价。  相似文献   

18.
所谓“准员工”,就是已经与用人单位签约,但尚未到用人单位报到的在校应届毕业生。今天的“准员工”大多是富有朝气与梦想的“80后”,企业该采取何种措施对他们进行有效管理,以规避各项风险?这是值得企业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黎明 《人力资源》2010,(1):19-19
职场“天花板”的概念最早是从企业中提出的。所谓“天花板”现象,主要指女性和少数民族员工在向高层职位晋升时可能遇到的无形障碍。也就是说,对他们来讲,这些高层管理职位是可以看得见的,但却是很难达到的。最近,关于职场“天花板”的讨论不绝于耳,那么企业的“天花板”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相似文献   

20.
所谓“准员工”,就是已经与用人单位签约,但尚未到用人单位报到的在校应届毕业生。今天的“准员工”大多是富有朝气与梦想的“80后”,企业该采取何种措施对他们进行有效管理,以规避各项风险?这是值得企业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