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马克思揭示剥削的秘密的逻辑出发,挖掘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中的劳动力商品具有资本的属性;从探讨怎样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消灭剥削的角度,提出劳动者的劳动力资本和其他的物质资本一样,要能够按资本的总比例分享利润,来增加劳动者的收入,这样同时也能够使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方针的贯彻落实有了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2.
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财产性收入的界定出发,从产生途径和收入来源等角度分析财产性收入的内容和涵义,比较了财产性收入在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以及在我国城乡间的现状,指出了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现实意义,最后提出了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考察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发现,虽然居民受教育程度、劳动素质和技能整体提高,但居民收入占比长期偏低。这说明增加居民收入具有可能性。考察“合法”居民收入结构发现,居民收入初始差距源自劳动差异形成的劳动收入,决定性差距源自劳动积累节余资本化形成的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这说明增加居民收入只有不断提高居民的劳动素质和技能以及理财能力才具有可持续性。从主观能动性角度思考增加收入,居民应该努力就业,积极创业,获取劳动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务实消费,主动理财,增加财产性收入;开展劳动和资本的联合,建设新型产权制度,可持续地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4.
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居民理财意识的逐步增强,城镇居民的收入来源趋于多元化,尤其是财产性收入,在推动收入增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获得财产性收入"则无疑是对财产性收入未来发展方向的最好诠释。文章以四川省广安市为代表城市,研究该地区的城镇居民收入结构、现状、财产性收入的构成等方面,提出广安市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所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付敏杰 《中国物价》2009,(12):41-44
建国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财产性收入逐步增加。自从党的17大报告提出“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以来,关于财产性收入的研究成为当前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分析了财产性收入在不同体制下内涵和外延的演变,明确了计划经济时期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来源并对其进行了测度,对改革开放以来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因素和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演进的基本规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姚爱科 《消费导刊》2012,(4):32-33,37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一个国家越富裕,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就越多,居民个人的金融资产等非劳动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例就越大。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多少,甚至可以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富强的重要标志。而河南省的省情以及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现状则是中国的典型代表,因此,分析河南省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现状,探寻提高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路径,并提出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保障措施,将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已经有一部分城镇居民获得了财产性收入,但仍存在着获得财产性收入的人数较少、获得的财产性收入比例较低、获得财产性收入的途径还比较狭窄等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政府从制度上支持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金融业在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中的作用;从居民自身角度增加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8.
城乡居民收入来源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这四项,它们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不同。从2000年以来的情况看,工资性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形成和扩大影响最大,其余依次为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从影响性质来看,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差距和财产性收入差距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经营性收入差距则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  相似文献   

9.
以黑龙江省居民收入为研究对象,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将工资性收入与居民财产性收入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两者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较低的工资水平是制约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因素之一。黑龙江省应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以改革工资制度为切入点,加快完善工资指导线制度、健全工资分配制度、建立正常的增资机制以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来源渠道,努力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相似文献   

10.
韦晓乐 《商》2014,(32):179-180
近年来,居民的收入来源中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其重要的一项,逐渐加深地影响着居民总收入以及投资行为,也已成为国民富裕程度中的重要指标。然而因城乡金融发展不平衡的伴随,日益扩大的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成为影响收入矛盾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对国内外财产性收入的有关文献进行梳理,在汲取以前学者精华的基础上,探究影响居民财产性收入更为广泛的因素,为以后的此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继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后,党的十八大又进一步提出"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再到如今党的十九大强调"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这着力凸显出了财产性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文章将围绕这个热点问题,利用相关数据,对中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现状进行分析,以便大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什么是财产性收入,以及为什么有必要增加居民获得财产性收入的渠道。这对于有效保护和改善人民生活以及中等收入群体的持续扩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我国数据对贸易开放度和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度的增加缩小了居民收入差距.这是因为制成品的贸易使劳动和资本的相对价格(工资/资本收益)上升,从而缩小了财产性收入导致的收入差距;加工贸易增加了非技术工人的相对工资,缩小了人力资本差异导致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居民资本参与分配程度低,导致财产性收入较低,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分配比重过低的情况,本文提出划拨一定比例的国有股权,补充社保基金,探讨我国国民资本参与分配的途径,让更多群众增加财产性收入的政策设想。该政策设想将弥补我国养老保险资金缺口与提高国民资本参与分配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切实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完善收入分配体制,推动养老保险体制改革,以及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同时对具体操作中涉及到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按政策设想运作可能取得的效果作出了粗略的估算。  相似文献   

14.
本文借助相关统计数据,对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的现状和特点进行描述,从收入初次分配和收入再分配两个视角分析政策制度因素对我国财产性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现阶段我国国民初次收入分配格局不利于劳动收入的增长,进而影响到主要依靠劳动收入的大部分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提高,而住房制度改革和税收制度则对财产性收入起了反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浅析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十年代至今我国居民获得的财产性收入比例低,途径也狭窄,获得财产性收入的人数少,分配不均,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真正实现藏富于民,面临着许多实际困难。本文从探析财产性收入的含义入手,对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历年变化情况及原因进行分析,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陈彬 《中国物价》2020,(11):3-5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宏观收入分配也逐渐向居民部门倾斜,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持续快于城镇居民,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成为收入增长的重要支撑,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相对较快。然而,受疫情冲击,2020年以来居民增收面临工资性收入增长放缓、经营性收入下降、财产性收入增长受到制约、转移性收入增长后劲不足等难题。应从持续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积极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着力完善资本市场、强化兜底保障、激发重点群体活力等几方面着力,促进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财产收入与财产性收入进行区分,并使用国民核算口径和经济学口径分别定义;选取国民核算口径,对同时期和经济发展相近阶段我国与发达国家居民财产性收入比重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同时期还是经济发展相近阶段,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一方面是我国居民高储蓄率和低投资回报率使得总财产性收入占比低于发达国家,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财产要素在部门间分配过程中,我国住户部门在不同时期被不同部门挤占:1997-2007年主要被非金融部门利润挤占,2007-2015年被政府部门收入挤占。实现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比重的提升,需要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调整财产要素在部门间的分配结构。  相似文献   

18.
关于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民财产性收入是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虽然居民财产性收入大幅增加,但其差距呈扩大之势,主要表现为城乡居民之间、不同阶层居民之间以及不同区域居民之间财产性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导致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主要是居民拥有财产的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市场体系及机制不健全、市场经济制度不完善以及居民个人禀赋差异等。要缩小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必须理顺分配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完善市场体系、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居民素质。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资本的三个属性分别是:自然属性--永存的自然关系;社会属性--社会生产关系;阶级属性--奴役劳动的工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资本体现了自然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的表现,那么它是否有阶级属性?如果有,它是不是阶级奴役的工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资本是否有剥削性?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一、收入概念的界定及收入差距的度量“个人收入”是指居民个人通过劳动、拥有生产要素(资本、技术等)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拥有财产以及通过其他行为和方式获得的全部收入。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是指居民因各方面收入量不同而形成的收入差距。这种量的差距当中,就自然的包括劳动收入形成的差距、非劳动收入形成的差距、合理收入形成的差距、不合理收入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