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二五”时期完善公共服务扩大居民消费的思路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服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是决定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公共服务可以促进居民收入增长,改善居民收入分配,调节家庭消费储蓄决策,削弱储蓄动机,进而扩大居民消费。"十二五"时期,我国应进一步扩大政府公共服务支出规模,大力调整收入分配结构,重点完善住房、医疗保障,着力发展基本金融服务,统筹协调公共服务发展与社会转型、经济增长,为居民消费扩大和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程英 《中国物价》2007,(11):51-53
近年来,“低消费、高投资”是我国内部经济失衡的突出表现,通过对储蓄结构的分析可知,我国的高储蓄是形成居民收入分配不均的原因之一,同时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致使中国的消费长期在低水平徘徊,使我国经济陷入一个“高储蓄、高投资”恶性循环。由此,采取有效措施把政府和国有经济部门的储蓄率降下来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王文杰 《价格月刊》2016,(10):11-14
自1998年我国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改革以来,房地产投资比重持续增长,房价始终处于上涨态势,导致房价收入比过高.与此同时,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呈现边际消费倾向持续下滑、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落后于可支配收入增长水平、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高的现状.一方面过高的房价通过“实现的财富效应、未实现的财富效应、流动约束效应、信心效应”等渠道刺激着城镇居民消费,另一方面过高的房价又通过替代效应、预防性储蓄效应、财富再分配效应、消费信心效应等渠道抑制着城镇居民消费.总体而言,房价上涨过快、过高对城镇居民消费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应通过进一步完善住房市场、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引导民众树立合理消费理念、科学推进城镇化等措施,减少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郭振宗 《商业研究》2004,(1):106-108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主要表现在居民消费率偏低、居民储蓄增长率快于消费增长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持续下降以及居民消费品价格下降等方面。根据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消费需求取决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现实中造成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很多,但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低、增长慢和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偏低。促进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的主要对策,一方面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促进居民收入增加;另一方面通过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和模式、增加消费品有效供给、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等途径,提高居民边际消费倾向。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转换和消费需求扩张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方的主要动力。但是,我国居民消费领域存在一些隐患影响着国民经济全局。最为突出的隐患之一是居民消费率偏低,较低的消费率与较高的储蓄率将阻碍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因此,及时把握居民消费需求变动趋势,有针对性地制定符合实际的促进国民消费的政策,对于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都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不仅是化解我国生产性过剩、避免我国经济增长走低的需要,也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必须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这是因为,收入差距过大既会导致消费断层,又会导致平均消费倾向降低.尤其在大额刚性支出存在的情况下,收入差距过大更是直接制约着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为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应努力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加快建立并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调节过高收入,努力解决垄断行业的高收入问题.  相似文献   

7.
实证分析我国高储蓄率的宏观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真雅 《市场论坛》2005,(11):112-113
我国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本文试着从宏观经济学角度出发,采用国际宏观经济学模型来分析我国出现高储蓄率的原因:一是生命周期理论储蓄和产出增长关系;二是迭代模型储蓄和人口增长关系,然而无法得到预期的结论。在此基础上,笔者实证分析了居民收入分配结构(基尼系数)和货币化程度(M2/GNP)时我国储蓄的影响,从而找出我国高储蓄率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居民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以陕西省居民消费水平为研究对象,选取了陕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支出、农村居民人均支出、城镇居民人均支出为被解释变量,并选取了各个变量的潜在影响因素,包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储蓄率、产业增加值等。先通过相关性分析,判断潜在的影响因素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对于相关性高的变量则进一步进行回归模型的建立。由回归模型的结果可知,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储蓄、产业增加值都对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具有显著的影响。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从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提升居民消费意愿两大方面出发,提出建议以促进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储蓄率的上升,主要是企业和政府增加储蓄的结果。居民消费相对不足,并不是因为居民储蓄得更多了,而是其收入相对下降了。我国住户的储蓄倾向增加,但住户储蓄率的变化不大。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偏向企业和政府,住户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逐年降低。  相似文献   

10.
在“十二五”规划中,消费被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由投资拉动型向着消费拉动型转变.本文将依托相关数据,揭示我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主张我国应该从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居民收入、营造合理的消费环境、优化消费结构等方面努力,促进和扩大居民消费促进经济的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要求长效化扩大居民消费,以优化经济增长的驱动结构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政策取向上,经济增长过程中不仅要调整收入分配,提升居民消费的能力和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也应推进公共支出转型,提升居民消费的意愿,进而使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确保经济增长成果的“共享性”和推动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扩大内需的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外需萎缩的情况下,扩大内需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现实选择.居民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最主要动力,然而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状况并不理想.造成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变化的因素,既有收入与分配、收入来源的不稳定,又有流动性约束.因此,只有增加居民收入并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面临的不确定性、加快消费信贷步伐、减轻流动性约束的限制,才能促进居民消费,从而扩大我国国内需求.  相似文献   

13.
梁烨 《中国经贸导刊》2009,(24):57-57,56
一、我国的储蓄规模和结构分析(一)我国储蓄的规模分析储蓄率是一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中,当年国内生产总值中为消费部分所占的比例。西方经济学中曾提出足有储蓄率问题,认为如果储蓄率过高,就会导致动态无效率。但对最优储蓄率进行测算是非常困难的工作,因为这涉及对资本产出弹性、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期间扩大消费需求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提高我国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对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就显得非常必要。从制度变迁的视角进行分析,提出居民收入减少或不确定、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消费支出预期降低、居民储蓄倾向的提高四个因素影响着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国微观数据,本文建立了家庭收入方程、消费方程和储蓄方程的半参数模型,用于分析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年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户主受教育年限的提高,家庭收入和家庭消费均明显上升,导致家庭储蓄率呈轻微上升趋势;随着户主年龄的上升,家庭收入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变动趋势,家庭消费呈向右上倾斜的S型分布,导致家庭储蓄率随着户主年龄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变动趋势。因此,政府发展教育事业,鼓励消费信贷,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将有助于拉动城镇居民消费,降低城镇居民储蓄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和居民家庭福利提升。  相似文献   

16.
我国居民预防性储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雯 《江苏商论》2006,(1):144-146
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预防性储蓄动机,造成我国居民储蓄率较高,而抑制了即期消费。本文从预防性储蓄理论出发,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我国居民的预防性储蓄行为,然后分析预防性储蓄动机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收入分配机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大居民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最终落脚点。当前我国的居民收入分配过程中,存在着诸如居民收入水平偏低、收入结构不够合理、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以及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等多种问题,影响了居民消费率的提高,不利于扩大内需。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居民消费和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收入增长和分配的长效机制,发挥财政政策的调节功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从而促进居民消费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消费不足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存在的问题,农村居民消费是我国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论分析显示,外出务工可以提高农村家庭收入,从而提高家庭储蓄。 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2014 和 2016 年两年的微观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农村居民外出务工对农村家庭储蓄率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外出务工能显著地影响家庭储蓄率。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莹  陈坤权 《中国市场》2011,(23):136-137
本文选取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建立计量经济模型,通过分析得知:居民收入水平和货币流通是影响居民消费的最主要因素;健康的消费增长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稳定增加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信心,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深化税制改革无疑不是促使居民消费健康增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各行各业都遭受到了巨大冲击,经济税源和税收增长面临着较大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政府部门出台多项“稳增长,促消费”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逐步回暖。 同时,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的稳步提升,汽车消费进入千家万户,已成为反映居民消费的重要指标。 由于车辆购置税(以下简称“车购税”)一直执行固定比例税率,因此,汽车消费水平与车购税收入变化情况直接相关。 探究车购税收入情况,是进一步完善征收管理,夯实税收基础的有效途径,对于扩大内需,释放消费潜力,促进居民消费有着积极意义。 以下以 2020 年上半年温州市区车购税收入情况为例分析影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