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雪军 《湖南经济》2002,(11):23-24
古人云:“为政以德”。当官必须有一个好德行,要以权谋公,执政为民。 要慎用手中的权力 什么是权力?省委书记杨正午同志说,权力是一种政治,权力是一种信任,权力是一种责任,权力是一种奉献,权力是一种约束。我认为:权力还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政治力量,作为领导干部个人来讲,就是职权范围内支配力量。权力的授予者是党组织,权力的后盾是人民群众。权力有双重性,用好  相似文献   

2.
伍漓恋 《理论观察》2007,1(3):51-53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起源于社会,是社会劳动者的权力与利益的紧密结合。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政治脱离并远远高于社会,权力与社会劳动者发生分离。随着人类由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发展,人类开始了走向政治社会化的进程,即政治回归于社会,其实质是权力回归于人民的权力人民化过程,目前的中国正处于政治发展的这一时期。  相似文献   

3.
民主思想是波普政治思想的重要理念。波普认为,现代社会政治的中心议题的范式需要从统治权转换到拓展和加强民主,用民主的方法控制和制衡公共权力的运作和实施,以证伪的方式检讨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结构。  相似文献   

4.
音乐是一种流动性较强的社会文化产品,与国际政治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国际社会中,权力对音乐存在着两种形式的影响:首先,以国家和民族为代表的政治主体与音乐之间存在因果性的权力关系,这表现在音乐正统的确立、本国音乐的对外传播和对敌对音乐的禁止等诸方面,在这种权力关系中,既有强制性的"刚"的一面,又有选择性、诱导性的"柔"的一面。其次,社会权力又对音乐存在着建构性作用:音乐在跨国传播中表达和反映着社会权力结构、音乐塑造着跨国社会群体的认知及其间的权力关系、音乐体现了全球性资本的力量,也就是说,社会权力蕴涵于音乐之中,通过音乐的跨国流动而对全球社会产生影响。而音乐作为能动的主体,又可以在一定的限度之中疏远、偏离和反思权力,但这种主体性更多地体现在对因果性权力关系的反抗中,对于内蕴在自身之中的建构性权力,音乐本身是难以回避的。国际关系中的音乐与权力有着复杂的相遇模式,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增进我们更多元地理解国际关系的现实。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语: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开是对权力最好的监督。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权力,正确运用权力可以造福社会,滥用权力可能滋生腐败,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既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保证。我们要充分发挥方方面面的监督作用,以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保证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清正廉洁、勤政为民。  相似文献   

6.
周蔚 《理论观察》2008,(5):66-68
权力制约问题一直是民主政治的主题之一,迄今为止,权力制约主要有三种形式,即“权力制约权力”、“权利制约权力”和“社会制约权力”。“社会制约权力”是在国家和社会二元分离的基础上而形成的权力制约模式,其以市民社会为逻辑起点,在现代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之下,较之传统的“权力制约权力”和“权利制约权力”的模式,“社会制约权力”模式具有更强的现实操作性和更切实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赵铁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11):15-18,119
"寻租"从最初的经济学含义扩展到政治领域,与政治权力结合的"权力寻租"成为腐败的代名词.权力寻租在现实社会中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推进政治发展、加强制度创新、打造有限政府、扩大公众参与,是根治权力寻租的必然选择.〈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顺应了根治权力寻租、打造有限政府的要求,推进了我国的政治文明进程.  相似文献   

8.
权利与权力的关系对政治体系至关重要,由于传统的影响和经济社会的巨大进步,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权利与权力出现了不和谐的现象。从本文权利与权力和谐的角度出发,本文对转型社会的政治改革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现实建构主义:国际政治的权力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分析框架的建构主义原则上可以与现实主义、自由主义等实体理论相融合,建构主义试图在实证主义与后实证主义之间走一条"中间道路",因此它与现实主义在本体论与认识论上并非截然对立,这就为建构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对话提供了前提条件。建构主义与现实主义融合而成的现实建构主义有两个核心假设:一是国际政治是社会建构的产物;二是国际政治无法超越权力政治。因而,现实建构主义的核心问题是探讨权力的多种形式及其在建构国际政治中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赋权改变了社会权力在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分布,使政治评论和政治参与权力在社会各阶层之间迅速扩散,对现实政治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新媒体的匿名性、便捷性,使少数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演变成政治暴力、泛政治化或政治娱乐化行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成为一种集体行为和集群现象,规范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分析框架的建构主义原则上可以与现实主义、自由主义等实体理论相融合,建构主义试图在实证主义与后实证主义之间走一条"中间道路",因此它与现实主义在本体论与认识论上并非截然对立,这就为建构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对话提供了前提条件。建构主义与现实主义融合而成的现实建构主义有两个核心假设:一是国际政治是社会建构的产物;二是国际政治无法超越权力政治。因而,现实建构主义的核心问题是探讨权力的多种形式及其在建构国际政治中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人权是人作为人的权力。国家权力作为主权对内最高性的体现,是以强制力对社会进行控制和管理的公共权力。二者在政治、法律和价值层面都存在冲突,但不能因此就认为二者是完全对立的。人权与国家权力的和谐是一个政治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因此,有必要在对二者冲突关系清楚认识的基础上,尽可能地缓解二者的冲突,寻求二者的和谐,以更好地保护人权。  相似文献   

13.
政府权力、体系重构与社会资源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国钦  曾庆斌 《改革》2012,(2):133-137
政府权力空间配置制度作为政府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对于社会资源配置以及社会利益平衡具有突出的作用。现行政府权力空间配置制度在政治、政策、经济和区域层面的缺陷为地方政府行为变异提供了可能。在政府权力空间配置制度的空间构成基础、组织结构以及治理范式转换的宏观背景之下,有必要通过公共服务的地方分权,优化权力配置空间格局以及整体性治理理念的引入破解困局。  相似文献   

14.
王炜 《理论观察》2011,(5):86-87
反分裂法规作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法规,在实现社会稳定,合理配置社会政治权力,满足国家利益需要,防止和控制政治权力的无序使用等方面,都发挥着关键的调整作用,而这些也正是反分裂法规的价值属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15.
肖朗 《黑河学刊》2011,(12):62-64
执政党执政是在执政党—国家—社会的政治架构中展开的,形成了一个具有内在规律性的政治活动过程。因此执政党要长期执政就必须处理好自身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因此必然要求权力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维护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是这种关系决定了政治的合法性基础是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从而决定了执政党的权力的结构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目前,我国社会处在重要转型时期。主要表现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过去的"全能"政府向"有限能力"政府转变;过去的"单位办社会"向现代企业转变。从总体格局来看,我国城市社会正在由单位制向社区制转变。社区权力是社区管理的核心。目前城市社区管理主体之间权力相互冲突比较严重、权力结构不合理,这是城市社区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7.
体育政治,就是国家通过体育这种特殊的权力载体,运用指标化的竞争模式逐层控制内部机构的运转,以维持体育活动的正常运行。体育政治不单是一种权力技术,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政治关系和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不进行彻底的政治改革,中国其他生活领域的改革就可能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政治改革在中国可能只有一种重要意义:民主化,或者说是削弱中国共产党的令人生畏的权力。当然,改革的必然结果是使中国社会其他成员。  相似文献   

19.
<正> 宪法,人们称之为"母法"、"法上法",之所以是国家的根本法,主要因为它调整的是国家根本的社会关系,即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宪政,通常理解为"实施宪法的民主政治"它不仅仅代表一种制度,同时表示了一种文明的政治状态。在这种政治状态的运作过程中,关键是"合理确定权利与权力的界限并有效制约权力以实现权利"。"权力"一般指"国家权力",即"公共权力"或"政治权力",是维护统治秩序与社会公共秩序的强大武器。"权利"一般指"公民权利"或"人民权利"、"人权"。"权力"与"权  相似文献   

20.
我们全世界、全人类现在能享有的各种文明(物质、精神、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靠的什么啊?因素太多了,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改革创新。我们中国,不说远的,就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权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权力、新中国的权力,都是靠改革创新。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老一代革命家,他们把新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