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002年是天津信息化工作的“应用年”,主要任务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政府决策和依法行政、城市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普及和应用,深入开展政务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信息产业发展和科技产业化,推进企业信息化;实施一批便民利民的信息化应用项目,促进社会信息化;继续建设覆盖全市的高速宽带光纤骨干网络,加快城市信息化;加强政策法规建设、网络安全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在全社会开展信息化普及教育,促进信息化发展环境的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社会各界日益旺盛的信息化需求,新疆电信积极按照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从传统基础网络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的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加快了面向用户、面向市场、面向未来的企业战略转型步伐,不断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新疆电信抓住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机遇,主动挖掘社会信息化的需求及潜在的商机,在促进地区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天山脚下铺就了一条现代化的信息之路。[编按]  相似文献   

3.
吴越  沈超 《中国电信业》2014,(11):52-53
在南京,随着4G建设的不断推进,包括电子政务、行业和企业信息化应用等各种4G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整体提升,推动了各个领域低成本高效运营,移动互联网催生的丰富个人应用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精彩:在采血车里,献血者各项生理数据可与献血中心数据库连接,避免了各种用血风险;在驾考车辆里,监控中心可实时监控考试车辆内情景,真正实现了“公平、公正、公开”;在燃气公司,抄表师傅使用信息化仪器可以“足不入户”轻松抄表;在农业生产方面,信息化管理使人们可以轻松耕种现实版“开心农场”……随着中国移动江苏公司南京分公司(以下简称“南京移动”)不断推出丰富成熟的信息化应用产品,一大批基于4G技术的信息化应用已开出智慧之花。  相似文献   

4.
郝为民 《当代通信》2005,(16):62-62
今天.我们讨论移动技术和移动信息化进展.让社会各个层面都能感受到移动政务(政务信息化))和移动商务(企业信息化)的积极发展和应用,同时也为利用移动信息化技术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方案和示范.达到助力中国信息化建设、构建和谐信息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电信业》2006,(6):9-9
中办、国办日前印发《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普及,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取得明显成效,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初步确立,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高,为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开启,包括物联网、云计算在内的信息通信技术迅猛发展,正在改变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改变着我们的工作生活,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从目前来看,我国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信息通信技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商务部信息化工作按照“务实、应用、服务”的工作方针,突出重点,开拓创新,在各个方面都取得重要进展,使信息化工作成为商务工作的一个亮点和特色。  相似文献   

8.
广州是我国目前经济最活跃、增长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经济增长速度、城市信息化水平等指标均居全国前列。有效运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加快行政管理信息化、现代化步伐,是增创广州新优势的迫切要求。广州联通通过积极参与政府信息化应用项目建设,加强了与政府的关系,扩大了企业的社会影响力,摸索并积累了推进公司转型业务发展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信业》2007,(10):4-5
中国网通一直以致力于宽带发展、服务信息社会为己任,取得了长足发展。伴随着创新、融合、转型等电信业发展的主旋律,中国网通以“宽带战略、奥运战略、国际战略”三大战略为发展主线,充分利用自身的带宽资源,着力打造宽带品牌的新形象,不断丰富内涵,信托宽带拓展应用,推进全社会的信息化建设,为我国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贡献了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0.
以3G发展带动网络建设、业务发展,加强技术业务应用和行业指导,继续抓好共建共享工作及“三优”评选工作。加快3G特别是TD的建设发展,协调解决企业在3G网络建设、业务应用、网络融合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开拓贵州省新型通信消费领域,促进行业转型。继续扩大全省电信网络规模建设,完善采用多种技术实现的宽带接入网,持续增强综合通信能力。按照国家政策,实施电信和广电业务双向进入,推进三网融合取得实质进展。转变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重点以“信息下乡”为主,促进农村信息化的推广和运用。做好“十一五”规划总结工作,统筹兼顾部、省规划衔接,编制好全省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1.
量收系统建设拉开邮政经营管理信息化的序幕 邮政独立运营以来,综合网各业务应用系统陆续上线运行,实现了部分业务的生产作业自动化和业务处理的电子化,邮政信息化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各业务应用系统相互独立,自成体系,没有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2.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农村信息化的整体水平比较低,农业信息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农业科技传播方式落后,因此,农村信息化需求日益迫切。 作为推动农村信息化的龙头,运营商需要以各级政府为主体,整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资源,构毫全方位的农村信息体系平台。运营商一直把缩小数字鸿沟,创建公平信息社会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关注农村通信发展,承担普遍服务义务,不断加大在农村地区、边境地区、边远山区及沿海区域的通信建设和信息服务力度,从政策、资金.人才等多个方面向农村地区倾斜。  相似文献   

13.
目前,“信息化”已成为全球最热的话题之一,世界各国的电信运营商都在不遗余力地推动当地信息化的发展。势头迅猛的中国电信运营商自然也是建设信息化中国的主力军,造声势,定战略,推措施,成效初现。不过,这里的“成效”更多指的是社会信息化方面,而对于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电信业自身,信息化发展到了什么地步?信息化建设遇到了哪些问题?未来是什么走势?煤体涉及的却不多。本期的封面文章将笔触反转,从社会信息化转向电信业内部,细细地为读者详述目前电信业信息化的进展情况,剖析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信息化发展的趋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邮政首先在邮政储蓄领域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了信息化建设,随之建设了相关生产作业信息系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对于改变传统邮政的生产作业流程、优化邮政全网资源利用、提高邮政系统的生产效率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邮政系统的复杂性、各种业务的独立性造成了邮政各个管理信息子系统的重复建设,而又难以实现各个管理信息子系统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5.
“九五”期间,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有针对性地突破了些瓶颈,上海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信息化发展环境不断完善,为上海在21世纪初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概括地说,表现为四个“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6.
蒋文贤 《中国邮政》2005,(11):45-45
经过大规模的信息化建设,全国邮政的信息化工作日益深入,邮政信息网的处理能力显著增强,相关应用系统的开发已由过去各自为战状态向集中开发、集中维护、统一版本的方向转变,提高了信息共享能力,有效解决了信息孤岛等问题。然而笔者在日常的运行维护、软件开发和工程建设中也发现,邮政信息网上相关设备,其类型系列和标准接口多种多样,特别是在邮储、电子汇兑、电子化支局、速递系统等前台硬件设备,配备种类繁杂,很有必要进行硬件“统版”。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信业》2006,(7):20-21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信息化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党的十六大进一步作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日前印发的我国第一个信息化建设的系统纲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我国向信息社会迈进的宏伟目标。进入21世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重要性日益突出,正在重塑着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电信业》2012,(2):82-82
中国电信和交通运输部将在交通信息化规划、行业信息技术研发、基础信息资源、网络系统建设、交通行业信息化应用等方面开展全面深入的合作,共同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交通运输部副部长高宏峰、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总经理杨杰出席签约仪式。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7.7%。提升落后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水平,提高农村人口生活质量,是吉林移动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更是吉林移动作为企业公民的光荣职责。正是出于对中国移动吉林公司(以下简称吉林移动)的信任,吉林省农委与吉林移动签署了吉林省农业农村信息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以及物联网应用等方面开展了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的合作,吉林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也由此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在吉林省农委的支持与配合下,吉林移动打造了集通信、传媒、网络于一体的多项目信息化服务平台,进~步提升了农村信息化服务水平,促进了农村繁荣。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吉林移动人却深知,在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探索与追求没有终点。  相似文献   

20.
农村信息化对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发挥着积极作用,是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信息化工作,将信息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经过各级政府多年的投入与发展,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从整体来看,农村信息化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解目前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服务现状,以及农村、农民、农业对于信息的需求,本研究特以重庆市为例,对重庆市部分区县的农村地区进行了实地调研,试图了解农村地区电信服务水平的整体现状和农村用户的服务感知与诉求,分析农村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