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科技产业》2006,(4):17-19
第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了未来五年(2006-201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对“十一五”时期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改革开放等方面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绘就了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各级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为便于大家深入学习贯彻《纲要》精神,本刊编辑部将《纲要》中的有关名词解释予以刊登,供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刚刚闭幕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贯穿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相,突出了“五个统筹”,突出了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突出了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注意处理好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明确了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对“十一五”时期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改革开放等方面,作出了全面部署;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为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绘就了战略蓝图,为实现新的宏伟目标和完成伟大任务发出了进军令。  相似文献   

3.
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描绘了未来五年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组织实施好《纲要》,对今后五年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就在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实施规划纲要的行动开始起步之际,全省实施“十一五”规划研讨班不久前在杭召开。这是一次全面推动“十一五”规划实施的重要会议,会议对“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实施进行了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4.
张国庆 《中国经贸》2011,(15):46-49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其核心内容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闰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经颁布。这是中国未来五年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也是国家和人民在一起共同谋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的行动纲领。这部高票(得票率达到96.6%)获得通过的纲领性文件,它的核心价值是什么?透过对其6篇62章总计6万余言的研究,就会看到,整个纲领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贯穿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6.
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会上公布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十三五纲要”)。这份共计二十篇八十章的纲要详细阐明了国家战略意图,明确了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宏伟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决策。作为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这份被誉为中国经济风向标的纲要提出了多个对产权市场未来路径影响深远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中原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是中原崛起的重要一极。建设中原经济区,不仅关系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对中部地区发展甚至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原经济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被列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明确了十大支撑体系,其中“构筑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支撑体系”居于首位,充分说明了产业发展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经济规模明显增大,人民生活显著改善,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2.29万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2293.37亿元,均居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8.
上个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央《建议》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战略性、全局性的高度,制定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二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和指导性文件。  相似文献   

9.
10月8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在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筹划部署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研究审议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这也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相似文献   

10.
一年一度春风劲,神州大地万象新。刚刚胜利闭幕的全国两会,一项重大成果,是确定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这个规划纲要,描绘了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为全国各族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1.
李小鸥 《走向世界》2011,(16):95-95
杰克·伦敦是20世纪初在世界文坛上颇具影响的一位美国作家。他自幼生活在社会底层,以出卖体力为生,后来逐渐成为现实主义作家。  相似文献   

12.
“假日经济”何以变成空中楼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红漫 《新财经》2007,(5):59-59
始自1999年“黄金周”制度,至今已经八年了。长达八年时间,让人们习惯了的只是假期带来的欢愉与舒畅,但也足以让人们淡忘这一制度诞生的初衷。当初设立“黄金周”主要目的,并非始  相似文献   

13.
14.
不能以“民本经济”和“民有经济”代替“民营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东 《特区经济》2003,(12):6-6
某记者采访我时问道:"浙江民本经济的动力在哪里?"我向他解释说:我们不提"民本经济",只提"民营经济".还有人提出:"为何不用'民有经济'代替'民营经济'?"那么,究竟能否以"民本经济"或"民有经济"来代替"民营经济"呢?我想对此谈一点拙见.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核心,是‘转型'."日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在"2010中国经济学前沿论坛"上的演讲中指出,所谓转型,首先是增长方式的转型.转型的核心问题是从原来的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方式、投资拉动的增长方式,转为以内需拉动增长、以消费支撑的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16.
袁冰岩 《理论观察》2004,(1):104-105
经济学中的科斯定律强调了社会整体经济价值的问题,而把科斯定律运用教育领域,便与目前在全社会提倡“以人为本”的崭新教育理念相一致。作为政治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应自觉更新教育观念,体现教育的“人性化”,改变传统的学生管理措施,切实履行教师的职责,从而创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最大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7.
5月6日,一列满载汽车零配件的货运列车从果园港出发.7天后,这批汽车零配件经由广西钦州港换乘货轮抵达了越南海防港. 在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中心,这批货物的行动轨迹清晰地呈现在李玮面前的显示屏上.李玮是陆海新通道运营公司市场部部长,他告诉今日重庆记者,"与以往不同,这趟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正是基于'一单制'创新,享受了'一箱到底'的运输服务."  相似文献   

18.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目前东南亚、中东、欧美地区大多数国家都在积极采取疫情防控措施,印度、波兰、加拿大等至少20多国已宣布关闭国境,塞尔维亚等国甚至开始执行全国宵禁政策,全球商贸也因此按下"暂停键"。被称为"世界超市"的浙江义乌,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一直以来高度依赖国际贸易,在本轮全球疫情下,义乌正遭遇着怎样的冲击和挑战?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员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20.
在“两课”教学过程中实践“以学生为本”是非常必要的,而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一是要实施主体性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二要与时俱进,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上求实求新求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