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市场上重要的参与主体,其经营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宏观经济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在整体经济不振的大环境下,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以及互联网金融新兴业态的快速成长,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 降低信用风险、 调整资产负债结构、 加快业务转型,就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所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作为新常态背景下我国战略转型的重要举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失为一条破解银行困局的路径选择.本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为背景,深入剖析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并分析供给侧改革为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最终为优化商业银行发展路径,促进商业银行和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企业技术开发》2017,(11):103-105
2017年中央1号文出台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养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以河南为例,通过对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现状和问题进行调研,提出金融更好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金融发展通过技能溢价和技能投资,促进人力资本结构升级。这一机制内嵌于技术进步的动态过程中。运用省级面板数据,深入探讨了金融发展影响人力资本结构机制及传导渠道。实证结果显示:在考虑个体异质性和内生性问题后,金融发展促进了人力资本结构升级,并且通过劳动者技能溢价和技能投资促进人力资本结构升级的渠道是显著存在的。本文的政策含义是:供给侧改革和创新驱动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本结构的持续升级,需要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金融供给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要以提升我国人力资本结构为导向。  相似文献   

4.
优化金融结构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以正在推进的"互联网+"行动计划为现实背景,采用2002~2017年我国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互联网+"对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金融结构演化存在显著的路径依赖性和空间相关性特征,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有助于提高非金融企业的直接融资比例,从而促进整体金融结构的优化、助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金融抑制为研究主线,并作为经济新常态、金融新常态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合点,解读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解除金融抑制的进程并寻找金融新常态的现实依据,论述金融新常态与经济新常态的协同关系。结论如下: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良好,金融抑制的解除取得显著成效;我国金融发展步入新常态,且中国金融体系和金融发展具有内在稳定性;金融新常态与经济新常态相伴而生,金融新常态既是经济新常态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新常态的客观表现。根据经济发展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史经验,适应经济新常态、稳步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为:在深化金融改革的同时,突出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协同作用;从内外两个角度实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央和地方在解除金融抑制和深化金融改革时,应充分把控速度和质量,逐步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6.
论城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规划改革的“加减乘除”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的重大创新和必要举措。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是化解经济下行压力与推进深层次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契合点。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城市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时期,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城市工作结合起来,具有重要意义。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公共产品,也存在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主要从需求侧发力,出现中高品质城市供给不足的问题,应该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四个轮子"发力,推进城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城市规划是引领城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环节,既能直接作用于城市的土地因子,又能间接影响城市的劳动力、技术和资本因子。而目前的城市规划存在编制理念滞后、编制类型不够丰富、编制技术有待提升等种种问题,需要运用"加减乘除"的思路推进城市规划编制理念、类型、内容、技术、管理等方面改革,使规划成为促进城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推手。  相似文献   

7.
作为金融系统的重要评价指标,"财务坏账率"虽在金融系统改革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存在许多风险隐患。考虑到全球经济环境持续不明朗,国际资本流通不断加速,加上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进行中的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对财务坏账率加以重视和控制。文章选取了近五年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的变化情况作为数据来源,通过定性和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详细研究,提出构建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被解释变量,其他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并进一步给出相关解决财务坏账率问题的可行性建议与方案,以有效促进我国金融业在经济新常态下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8.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江苏省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需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尤其是要发挥金融市场的力量,借助金融工具盘活金融资源,让资金从产能过剩领域流向供给不足领域。稳健运行的资本市场能够提供最直接的投资机会,及时分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果,实现企业和家庭的财富创造。因此,拥有强大的资本市场、创造活跃的金融市场有助于江苏省经济转型的成功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我国经济新常态在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都将会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方向,改革是从解决结构性问题出发,以达到供需平衡的状态。这一举措也对我国企业在会计制度和审计风格上提出了新的要求,重视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审计,发挥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促进、跟踪、检验及评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当前我国供给侧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绝对的供给不足,而是较为普遍的供给过剩与结构性供给不足并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重点化解产能过剩,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以达到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的持续增长能力的目的。2016年是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如何借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东风,化解产能过剩,实施创新驱动,精准发力,用新供给来创造新需求,以有效供给来倒逼转型升级,推动实现"双高"发展,即经济中高速增长和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供给效率,从而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实力,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尤其离不开专家学者见微知著和高屋建瓴式的群策群力,基于此,本笔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产业优化升级"为题目,邀请部分专家发表高见,以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当前我国供给侧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绝对的供给不足,而是较为普遍的供给过剩与结构性供给不足并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重点化解产能过剩,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以达到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的持续增长能力的目的。2016年是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如何借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东风,化解产能过剩,实施创新驱动,精准发力,用新供给来创造新需求,以有效供给来倒逼转型升级,推动实现"双高"发展,即经济中高速增长和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供给效率,从而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实力,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尤其离不开专家学者见微知著和高屋建瓴式的群策群力,基于此,本笔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产业优化升级"为题目,邀请部分专家发表高见,以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当前我国供给侧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绝对的供给不足,而是较为普遍的供给过剩与结构性供给不足并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重点化解产能过剩,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以达到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的持续增长能力的目的。2016年是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如何借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东风,化解产能过剩,实施创新驱动,精准发力,用新供给来创造新需求,以有效供给来倒逼转型升级,推动实现"双高"发展,即经济中高速增长和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供给效率,从而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实力,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尤其离不开专家学者见微知著和高屋建瓴式的群策群力,基于此,本笔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产业优化升级"为题目,邀请部分专家发表高见,以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当前我国供给侧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绝对的供给不足,而是较为普遍的供给过剩与结构性供给不足并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重点化解产能过剩,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以达到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的持续增长能力的目的。2016年是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如何借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东风,化解产能过剩,实施创新驱动,精准发力,用新供给来创造新需求,以有效供给来倒逼转型升级,推动实现"双高"发展,即经济中高速增长和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供给效率,从而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实力,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尤其离不开专家学者见微知著和高屋建瓴式的群策群力,基于此,本笔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产业优化升级"为题目,邀请部分专家发表高见,以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当前我国供给侧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绝对的供给不足,而是较为普遍的供给过剩与结构性供给不足并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重点化解产能过剩,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以达到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的持续增长能力的目的。2016年是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如何借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东风,化解产能过剩,实施创新驱动,精准发力,用新供给来创造新需求,以有效供给来倒逼转型升级,推动实现"双高"发展,即经济中高速增长和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供给效率,从而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实力,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尤其离不开专家学者见微知著和高屋建瓴式的群策群力,基于此,本笔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产业优化升级"为题目,邀请部分专家发表高见,以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当前我国供给侧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绝对的供给不足,而是较为普遍的供给过剩与结构性供给不足并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重点化解产能过剩,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以达到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的持续增长能力的目的。2016年是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如何借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东风,化解产能过剩,实施创新驱动,精准发力,用新供给来创造新需求,以有效供给来倒逼转型升级,推动实现"双高"发展,即经济中高速增长和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供给效率,从而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实力,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尤其离不开专家学者见微知著和高屋建瓴式的群策群力,基于此,本笔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产业优化升级"为题目,邀请部分专家发表高见,以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新常态下,着力推进供给侧改革,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尤其是在交通运输行业之中,加强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促进交通事业的发展。当前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必须认清新常态下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形式和具体要求,按照总体思路来完成相应的任务。文章对新常态下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所在.文章基于2013年"放松贷款利率下限"政策实施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了放松利率管制对企业升级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放松利率管制政策实施显著提升了以全要素生产率为表征的企业升级,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放松利率管制在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能显著促进企业升级.此外,放松利率管制显著地促使非国有企业升级;市场化水平越高,放松利率管制更能显著促使非国有企业升级.该研究不仅对丰富企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研究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点:首先,需要打造出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经营理念,逐步完善商业银行的考核与评价机制,从企业的角度入手来丰富服务模式.其次,应当尽快落实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创造出良好的货币环境.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新常态之前,我国的经济能够取得较高的增速,主要依赖于出口、投资和消费"三驾马车"的拉动。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全球化经济在不断深入,中国在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质量上,都急需改进和提升,更需要激发市场潜能、增强竞争活力,采取有效的产业机制调整策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本文将主要介绍我国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内容,并着重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20.
葛俊杰 《经济界》2016,(4):72-77
当前,全球经济放缓,我国经济正面临全球经济深度调整、持续低迷的影响。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找准在世界需求侧市场上的定位,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和瓶颈,引领市场发展,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企业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基于光明食品集团近年来的创新转型与发展实践,就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与实践谈几点思考。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2015年以来,全球经济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