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考虑创新能力累积效应和FDI时滞性的基础上,利用1993—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FDI对中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都市圈和东北地区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FDI对珠三角都市圈和京津冀都市圈的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但对长三角都市圈和东北地区的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不是很显著;FDI对中国不同都市圈的不同程度的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取2003~2007年的行业面板数据,采用基于GMM估计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方法,对FDI与我国15个工业部门生产技术水平间的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溢出带来的技术效率的提高与我国工业部门自身前期技术水平积累具有密切相关性,FDI的行业内溢出效应不太明显,而行业间垂直溢出效应显著,是重要的技术溢出途径。为此,应该鼓励本地企业融入外资产业链,以提升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3.
宋京 《生产力研究》2008,(14):17-18
文章采用面板数据及其模型方法,对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制造业行业内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FDI对中国制造业行业内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按行业资本密集度的分组检验显示,行业资本密集度是影响FDI溢出效应的重要因素,而外资参与度并不是决定外资溢出效应强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金融发展在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着什么作用?此问题一直为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所关注。以中国各省1985-2007年数据为样本,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并且由于中国各地区经济与金融发展的不平衡,这一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5.
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以R&D经费、R&D人员投入等要素作为变量构建知识生产函数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并以1986-2007年有关数据对我国R&D活动中的知识生产与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R&D活动中的R&D人员知识生产效率较低,知识生产活动中存在正的溢出效应。提出加大R&D人力资本投资力度、调整R&D人员结构、提高R&D经费投入强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利用空间统计的Moran指数和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28个省域的金融发展差异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在1992—2008年间,中国金融发展在省域间存在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从区域内部来看,在同一时期,中国东部和中部的金融发展在区域内部亦存在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而西部内部省域间却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效应。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国的制造业各行业1995—2009年间的面板数据建立相应的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入世以来的FDI技术溢出效应做实证分析,结果表明,FDI对我国的制造业确实存在技术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8.
王海军 《当代经济》2009,(18):52-54
本文借助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分析工具,通过建立FDI与三产就业结构和产值结构的实证模型,动态的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有利的推动我国就业的"非农化",推动了产业升级,但是对第三产业影响力不足.本文最后针对上述结论提出了相应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多种方式促进东道国旅游服务的出口。旅游服务条件的改善、FDI直接或间接导致的入境游客对旅游信息的传播等都有利促进旅游服务的出口。运用中国1987~2008年区域面板数据分析发现,东部旅游服务出口具有显著的创造效应,而中西部旅游服务出口的创造效应在统计上不显著。检验结果也证实,我国FDI空间分布的差异与旅游服务出口的区域差异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9,(2)
文章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对相关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运用面板门槛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辽宁省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结果可知在门槛变量的最优规制区间下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效果更为显著,其余变量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均为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FDI对我国区域技术进步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DI对我国东部地区的技术进步促进作用不明显,而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却存在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主要的原因在于东、中、西三地区技术水平、国内企业的负向竞争效应以及FDI的投资方式存在差异.我国各地区都应提高引资技术含量、加大教育力度,减少FDI对各区域技术进步的负向效应.  相似文献   

13.
FDI对上海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涛  巫强  康艳红 《经济地理》2008,28(4):627-630,635
经济全球化、加入、WTO以及国家经济中心的地位使得上海成为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高地".基于1981-2006年上海市时间序列数据,运用ADF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多元回归模型,对FDI与上海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FDI是上海市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同时从资金本身、资金附着物以及资金运行的角度来看,FDI的外溢效应亦相当明显,从而对上海市的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中国39个工业行业2000-2009年的相关数据,考查FDI水平、前向、后向技术溢出效应、环境规制强度对各工业技术进步的影响以及环境规制强度对FDI溢出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FDI水平技术溢出效应没有促进各工业行业的技术进步;FDI前向技术溢出效应对促进各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的作用不稳定;FDI后向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了各工业行业的技术进步;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各工业行业的技术进步。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加强环境规制会促进FDI垂直技术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5.
刘晓红  李国平 《经济地理》2006,26(2):203-206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文章以西安市为例,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固定资产投资和储蓄对GDP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投资对GDP的乘数效应显著。这为西安市和西部解决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了两条主要路径:①积极引进外资,增加投资供给;②引入国外金融机构,增加区域金融产业竞争程度,提高储蓄—投资转化率。  相似文献   

16.
我国FDI区域分布的区位条件及其地理溢出程度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依据企业选址理论,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29个省FDI的区域分布的区位条件进行了经验研究。一方面证明了各地区的经济总量、劳动成本、市场化水平、累积的FDI和开放程度等区位条件是决定FDI区域分布的主要因素,而基础设施和沿海地区哑变量的作用却不显著。另一方面证实了中国FDI区域分布的空间依存性的存在,并对我国FDI省际区域地理溢出的程度进行了估计;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有关各地区,特别是广大中西部地区吸引更多FDI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区域聚集非均衡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原因。本文采用DEA方法将中国32个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增长,分别就出口和进口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作了实证分析。我们发现,在1998—2003年期间,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各行业的技术进步增长,而不是技术效率的提高;贸易开放度高的行业并不比贸易开放度低的行业具有更高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出口和生产率增长的关系不显著;但进口显著地促进了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的增长。所以,调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模式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湖南省FDI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借鉴JIE HE的分析方法,对湖南省FDI的环境效应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不是外商直接投资变化的格兰杰(Granger)原因,但外商直接投资在一定水平上影响了湖南省的环境质量且FDI存量诱致的经济规模扩张和经济结构变化带来的环境效应均为负面的,而其诱致的技术转移带来的环境效应为正面的,FDI存量的总体环境效果是消极的.  相似文献   

19.
虽然我国已经成为全球FDI最具吸引力的发展中国家,但FDI在我国东中西部的分布极不均衡。根据经济地理理论,运用EBA(极值边界分析)模型,系统分析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条件因素,揭示FDI区域间的发展规律及其差异性,为政府制定利用外资战略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20.
FDI对湖南省的经济增长效应及其地域梯度差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盛垒  杜德斌  钟辉华 《经济地理》2006,26(4):568-572
通过回归分析法,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湖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采用Q型聚类层次法进一步探讨FDI对湖南各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不平衡性。结果表明:FDI对湖南省经济促进效应显著,且主要是靠短期需求拉动经济增长,FDI的滞后期为3年,滞后的FDI对经济的贡献小于当年对GDP的贡献。FDI对省内各地区经济的贡献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性,且这种差距呈扩大态势,值得引起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