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粮食储备制度现阶段仍存在十大问题,亟需解决:(一)、粮食储备调节的局限性(二)粮食储备的吞吐机制不灵活,宏观调控效率低(三)粮食储备的基本目标不够明确或出现目标错位(四)粮食储备主体多元化,调节决策分散(五)粮食储备制度与收购制度存在政策性矛盾(六)粮食储备布局不尽合理,难以实现规模储存效益(七)轮换经营机制不健全,影响了储备粮的安全储存(八)粮食内外贸体制分离,制约了储备粮调控效率和经营效益(九)粮食储备吞吐时机不当,价格不合理(十)国家粮食储备规模过大随着中国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发展,粮食储备作为粮食流通最…  相似文献   

2.
吴硕和廖英敏合著的《建立中国新型粮食流通体制》一文(见2003年《粮食科技与经济》第3期)中阐述的建立中国新型粮食流通体制的思想体系,对加深认识中国当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有很大的启示。但是,凭笔者在粮食部门几10年的工作经验,觉得有些事情当真发生的时候,往往会出乎人们的想象。现将几点疑虑提出与吴老师商榷,谬误与浅薄之处,还请宽容与赐教。笔者非常赞同吴老师提出的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但在国家怎样调节市场这一点上,对“当市场粮食收购价格低于国家规定的保护价时,政府通过增加…  相似文献   

3.
建立中国新型粮食流通体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 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方向 根据国情,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因为中国推行的是调控型的市场经济,国家对粮食经济采取间接指导的方针,即实行宏观调控下的市场调节。一方面主要利用经济手段——国家储备粮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调节供求和价格),使市场价格接近国家制定的目标价格;另一方面让市场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形成价格,以指导粮食的生产者、加工者和经营者(包括贸易商和进出口商)的经营活动。当市场粮食  相似文献   

4.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粮食价格改革对促进我国粮食生产发展,保证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对粮食的需求起了重要作用。但也应看到粮食供给价格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不一致,加上粮食价格对供给与需求的调节在时间上存在差异,粮食市场供求不平衡,使粮食价格波动,这在一...  相似文献   

5.
高宋 《粮食经济》2001,(4):17-17
国家调节粮食供求余缺平衡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粮食储备调节。由政府进行控制,有效地调节粮食生产的季节性波动,年度间的丰欠和供应品种结构,是一种风险小、安全性高的调节手段。但政府要承担收储费用、仓储建设费用、管理费用和自然损耗等,运作成本比较高。二是国内粮食生产结构和布局的调整。这有利生粮食生产结构和布局的调整。有利于粮食生产结构的优化,有利于解决段质粮、专用粮的供应矛盾,对总量余缺进行部分调节。而且便于政府控制,风险也小。三是粮食进出口的调节。这适用于粮食季节性、偶发性、连续性的甚至较大的粮食余缺调节、品种结构调节及区域性供求矛盾的调节。这三条调节粮食供求平衡的途径都是行之有效的,但应根据粮食供求情况变化有所侧重。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要根据我国国内粮食供求状况和国际市场粮食供需量和粮价状况来决定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6.
论粮食自给率的构成与安全数量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粮食自给率的概念与基本构成(一)粮食自给率的概念粮食的自给率就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自己生产和储备的能够用来满足消费的粮食与粮食总需求之比。粮食自给率有狭义自给率和广义自给率,狭义自给率就是指即期的粮食产量、粮食储备与粮食需求之比。广义的自给率还应包括不纳入粮食范畴,但是可以作为粮食的替代物品。本文主要探讨广义的粮食自给率。(二)粮食自给率的基本构成1、粮食的生产总量。粮食当期的生产总量是构成自给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生产总量越大,粮食的自给率就越高。2、国内粮食储备总量。国内粮食储备也是粮食自给率的…  相似文献   

7.
新闻广角     
深入开展放心粮油工程▲一是粮食产量稳定增长机制。▲二是中央和省两级粮食储备调节制度。▲三是粮食风险基金制度。▲四是最低收购价格制度。▲五是价格干预措施。▲六是粮食市场监管措施。▲七是粮食进出口调剂。▲八是粮食市场预警机制。▲九是粮食应急机制。▲十是中长期粮食供求总量平衡机制。(《人民日报》2004年6月14日)国家粮食宏观调控十举措记者富子梅报道:针对目前我国粮油加工业存在的规模小、经营分散、技术落后的状况,以及产品合格率不高和滥用面粉增白剂的现象,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提出,要深入开展放心粮油工程,加快推进粮油食…  相似文献   

8.
1990年6月,全国粮食经济学会、中国粮食贸易公司和安徽省粮食经济研究会在安徽省黄山市联合召开了“全国粮食市场调节研讨会”。此次会议信息量颇大,给人以多方面的启迪。 一、粮食议购议销的历史回顾 我国粮食议购议销的过程是市场调节由合法到不合法,又由不合法到合法的过程。通过对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9.
《粮食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从大粮食、大流通、大产业、大市场的高度,立足于促进粮食生产、维护粮食流通秩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宗旨,涵盖了粮食生产、加工、流通、储备、消费等环节,对粮食所关联的各方面的法律关系给予了调节和规范。在"总则"里特别指出"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以国家意志形式将粮食区别于其他普通商品,为粮食管理立法和依法管理粮食,确立了依据。应当说一部新中国的粮食大法已具雏形,值得充分肯定。但以个人的拙见,意见稿确实还存在一定不足。  相似文献   

10.
粮食批发市场是政府对粮食流通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实现粮食市场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应以“为政府宏观调控服务,为广大企业生产经营服务”为宗旨,充分发挥流通产品、形成价格、集散信息、调节供求等功能,在粮食流通领域起重要作用。一、现状全省建立或正在建立粮食批发市场18个,初步形成了以四川省粮油批发市场为中心的粮食批发市场体系。标志着我省粮食批发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省级市场四川省粮油批发市场作为全国统一规划的区域性批发市场,是调剂省内外地区间粮食余缺,进行储备粮收购与抛售的专业市场,在粮食流通中发…  相似文献   

11.
压销·征实·取消定购──改革粮食购销政策的新思路德阳市粮食学会课题组我国人多地少,粮食生产水平低,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较长时期内,粮食供需状况偏紧,市场既不发达,行为又不规范,对调节粮食供求的作用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必需掌握必要的粮源,用以稳定市...  相似文献   

12.
粮食进出口贸易是维护一国粮食安全、调节国内粮食市场的重要手段。研究我国粮食进出口中存在的问题,对平衡我国粮食市场,维护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一、我国粮食进出口中存在的问题(一)我国粮食进出口波动性较大我国粮食进出口波动较大,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从19...  相似文献   

13.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正沿着社会主义市场化方向发展。在改革进程中,国家对粮食市场必须采取相应的适时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才能稳定粮价,保证生产者合W收益,促进我国粮食生产发展。一、目前我国粮食市场宏观调控中有在的主要问题(一)国家粮食储备调节机制不完善。粮食储备的吞吐调节仍然按计划分配行事.储备粮吞吐办法是层层分配指标,不通过市场.很难起到稳定粮价的调节作用.尚未形成独立的储备机制。国家储备粮的购、销、调、存等业务在较大程度上与地方储备以及其它的粮食经营管理业务混在一起.很难彻底分开.不易进行监…  相似文献   

14.
一、“四分开一完善”为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开篇说明现行粮食流通体制非改不可、不改不行、刻不容缓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时指出“不改革,国有粮食企业就难以扭转亏损,不能担当粮食流通主渠道的重任”,也就是要求国有粮食企业要通过改革,扭转亏损局面,  相似文献   

15.
在粮食购销实行“双轨制”的前提下,应该认真研究收交粮食定购任务的新方法。现提出两种办法供探讨。 一是售粮结算改户售户结制为户售队(组)结方法,充分发挥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户售户结制存在以下不足:(1)粮食部门不直接与农户签订定购合同。农户是否完成任务,粮食收购部门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江西省20个粮食主产县408份农户调查数据,在理清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生产"十三连丰"的内在逻辑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接着,引入农机作业服务和农业科技培训作为调节变量,考察劳动力老龄化背景下农机作业服务和农业科技培训是否对粮食生产具有正向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65岁以上老龄农业劳动力会给粮食生产带来显著的负向影响,农机作业服务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而农业科技培训暂时并未表现出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从农业科技培训意愿、认可度、应用水平和依赖程度等方面,分析当前劳动力老龄化背景下农业科技培训对粮食生产不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几个需要妥善处理好的重要关系(一)农业结构调整与保护粮食主产区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关系。目前的问题在于,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往往忽视了保护粮食主产区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卖粮难”很可能向“收粮难”转变,给国家粮食有效供给带来安全隐患。因此,粮食主产区需要国家给予保护性政策,也特别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给予具体指导。在这些问题没有明确前,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粮食收购保护价制度不应当轻易取消,以切实保护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民的利益。(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与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关系。原有粮食流通…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2005~2014年中国省际(地区)面板数据,通过运用Nerlove提出的适应性预期模型与似不相关回归方程组模型,重点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以及农业保险政策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1)气象变化影响了整个粮食生产系统的稳定性,其中降水增多、气温上升加快了我国粮食产业向东北地区、华北、西北地区转移,促进了北方地区粮食产业发展;降水减少、干旱天气增多对南方传统粮食产区如华东、华南地区粮食生产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2)农业保险缓解了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负面冲击,其中农业保险承保规模扩大对粮食单产增长具有正向作用,农业保险灾后赔付对粮食总产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粮食价格、农村劳动力外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都是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在当前气象灾害日益加剧背景下,我国应该在气象预报、农田设施与农业保险等方面加大投入,进一步提升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9.
我国粮食生产 ,究竟是受市场零售价格调节 ,还是受国家收购价格调节 ,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看法。本文试图对我国粮食生产在双轨制下的价格反应进行实证分析 ,并且提出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一、双轨制下我国粮食生产对价格反应的特征第一 ,粮食生产取决于收购价格和市场零售价格 ,并随其中任何一个的上升而增加 ,即粮食产量与国家收购价格和市场零售价格有着明显的正向反应。第二 ,在对粮食产量的调节上 ,计划收购价格与市场零售价格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市场零售价格的上升 ,将导致受市场零售价格调节的生产者人数增多 ,而受收购价格影响的生产者…  相似文献   

20.
正二、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义与面临的机遇、挑战(一)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重大意义1.是深入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粮食工作的主线。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实现粮食全产业链经营,有利于形成"为消费而加工""为加工而种植"的引导机制,解决粮食加工与收储、种植环节脱节和产业发展不协调等问题,促进粮食生产经营者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粮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