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最为稳定的部分,是本民族引以为傲的精神内核,也是本民族继续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民族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传承,其优秀文化契合新时代高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需要,与当代大学生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和资源值得高职院校学生汲取。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中,红色文化占有重要位置,汇聚了无数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理想与革命精神,承载记录着诸多革命文化,其内涵较为丰富,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根源,红丝文化资源极具教育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3.
俞萍 《消费导刊》2009,(2):213-213
诚信作为一种资源,具有经济社会价值,诚信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立世之本。我国民族文化中有丰富的诚信文化传统,诚信我们应该从我国民族优秀文化中挖掘、整理、弘扬诚信观念的合理内核,从民族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使之应用到现实的诚信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也是一个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康定香巴拉文化乐园建设以其丰富的资源、优美的自然风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旺盛的旅游市场需求,成功地对康定地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了开发和利用。然而,在对当地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同时,也必须尊重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传承与保护,采取多种组团开发模式,从而达到政府与企业、保护与开发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5.
金蕾 《消费导刊》2009,(22):208-208
加强包装色彩设计民族性的追求是保持一个民族设计文化个性,提高设计水准的重要方面。对于我国丰富的民族色彩资源,可以分为几个大类去深入研究。学习民族色彩资源,不能停留在形式上的简单抄袭,而应通过它去了解它背后的内在文化精神,从而创作出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包装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6.
我国西部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建林 《商场现代化》2006,(18):191-192
我国在西部经济开发不断深入快速发展中,利用、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拓宽旅游服务领域,发展体育旅游事业就成了融为西部产业经济协调、快速发展,推进文化建设,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弘扬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拓展西部体育旅游事业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品牌文化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它凝聚着本民族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企业在创品牌时必须广泛吸收各种文化要素,注重学习氛围的培养,把生态文化与品牌文化有机结合,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精神,使企业价值观人格化。增强全体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实现“人企合一”,最终提升品牌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贵州具有丰富而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本文通过对贵州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总结出贵州民族文化资源特点,并对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模式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民族精神与我们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鉴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魅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于教育活动中,让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厚重精神资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永不枯竭的源泉。  相似文献   

10.
文化的形成和传播与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贵州民族地区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建筑文化旅游资源,本文以贵州为例,说明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的构成及其景观特征,探讨民族地区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认为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应以"民族文化"为总的文化导向,结合文化赋存的时间和空间,综合发掘民族建筑文化的内涵,促进当地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地方红色文化是国家精神血脉和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丰富的育人价值。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强化了大学生实践教育、革命文化教育、文化自信教育及理想信念教育,增强了新时代大学生做中国人的底气与骨气,是推动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举措和实践创新。同时,也进一步拓宽了传承与弘扬地方红色文化的渠道,让学生自觉成为地方红色文化的传承者,实现了地方红色文化传承与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目标的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12.
<正>农村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农村社会的精神资源。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有助于确立正确的道德体系,可以促使农村社会形成和谐的社会,从而形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符合的道德体系。农村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农  相似文献   

13.
李丽娜 《商》2013,(22):292-292
“经济与文化一体化”正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优质发展的目标,经济发展暂处落后状态下的少数民族,如何利用自己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来改变落后的经济状况?经济发展了的民族,又如何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绣球产业为例,通过分析该地区的民族风俗、文化、旅游给当地经济带来的影响,得出民族文化特色产业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4.
崔寅 《商场现代化》2010,(10):174-175
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优秀传统道德,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精神力量。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对商科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道德、特别是优秀传统商业道德教育,对于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帅民 《商》2013,(8Z):138-138
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青藏高原的西南部,西藏以其雄伟壮观、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闻名。她地域辽阔,地貌壮观、资源丰富。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就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西藏自治区是一个特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有神奇瑰丽的自然生态文化资源,神秘而古老的宗教文化资源及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6.
儒家慈善文化与志愿精神具有跨越时空的价值相通性和内在契合性,找准传统儒家慈善文化与志愿精神的内在契合,让志愿精神上升为个人的道德信念、人生信仰和普遍准则,既有助于培育和弘扬志愿精神,又利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传递传统文化底蕴。以儒家慈善文化涵养青年志愿精神,具体表现为:一是以“仁爱之思”推动关爱他人的内在追求;二是以“义以为上”塑造成仁践义的道德情操;三是以“天下为公”激发心怀社会的奉献精神;四是以“积善成德”促进博施济众的慈善实践。  相似文献   

17.
胡毅涛 《市场周刊》2004,(7):25-25,22
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任、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基石,大学生是祖国、民族的希望,只有在大学生中加强民族精神教育,我们的未来才有希望。  相似文献   

18.
自2005年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进入调整以来,中国古代绘画、大家精品、书法作品和信札手稿不跌反涨,该现象告诉我们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收藏的实质是收藏历史,收藏文化,收藏社会背景、人生轨迹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9.
《品牌》2014,(10)
绘本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对孩子来讲,绘本阅读是一种审美的教育、生命的教育、养成的教育。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灿烂的文化瑰宝,民族精神也在传统文化的积淀中得到传承和巩固,这是西方国家绘本中传递的文化所无法比拟的。中国本土绘本中渗透的人文情怀、童谣特色、名胜古迹、传统节日、传统艺术,让孩子阅读本土绘本时将民族文化深深扎根于心,让民族文化的精髓得到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文化作为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人类的社会文化系统可划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种不同的层面,它们相互关联、彼此作用,共同构成人类文明演进的精神形态。因此,文化能够为经济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推动力,为民族的复兴和壮大发展提供丰富的精神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