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王亮 《现代商贸工业》2014,(13):137-138
民办高校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材为主。经济管理类学科是民办高校广泛涉足的领域,在学校的人材培养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经济管理类实验与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材的前沿阵地,构建好经济管理类实验的教学体系是基础性、保障性工作。结合工作环境,试图探讨民办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体系、运行机制等问题。希望对正在发展的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校里的实验室教学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从经济管理与实验教学的相关概念解析入手,对当前高校经济管理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并深入的分析了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重要性,最后关于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策略给出具有代表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管理学科的重点研讨对象就是如何建设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体系。尽管有些应用型本科高校已经成立了经济管理类实验室,但是这种基于一般现实环境建立起来的实验课程并不能充分体现出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实用型复合人才的特点。为此,着重介绍在当今的时代下,应用型本科高等院校应该如何应对实验教学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徐爱东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6):252-253
依据国家中长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要求,提出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理念应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给出了一个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方案: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组织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提倡"虚实结合"为主导的实验教学形式;在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内容中增设综合性实验环节;实行"诱导+抛砖引玉"为核心的启发式实验教学方法。最后探讨了本实验教学改革方案顺利实施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
独立学院经济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教学是现代经济类学科建设的要求.独立学院经济类专业实验教学,有助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上形成自己的特色,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素质.当前,独立学院经济类专业在实验教学中还存在着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滞后,教师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不合理,实验室利用效率低下,实验教学资源缺乏等同题.改革独立学院经济类专业实验教学,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验教学水平,构建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合理规划,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建立有效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确保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加强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是提高独立学院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理论和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在建设实践中,定位要准确,要形成先进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理念,规划要突出特色、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要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两手抓实验软硬件教学资源,构建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践教学特色。实践证明,基于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的实践教学取得了较好效果,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应用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7.
以国家教育部对高等教育改革的精神为指导,指出了我校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验教学应突出素质和工作技能培养,在实验教学形式上突破从教室到实验室的形式,大胆走出校园,强化实践教学。探讨了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靳惠 《商业会计》2012,(14):121-123
为满足社会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高素质财会人才的大量需求,各财经类高等院校都非常注重会计实验教学。但是如何加强和完善会计实验教学体系,从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还没有系统的构架,笔者结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实验教学的发展,阐述了如何加强和完善会计实验教学体系,以及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材建设、稳定师资队伍、完善考核体系等。  相似文献   

9.
电子商务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要以行业实际需要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结合电子商务活动过程的具体实际,构建多层次的电子商务实验教学体系,培养社会适用的电子商务人才。本文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分析了电子商务模式的转变对知识管理的要求,研究了用知识管理战略构建电子商务实验教学体系的中,如何构建学习组织、学习系统的方法和思想。进行知识交流与共享,运用知识管理进行实验创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根据高校质量工程学课程实验教学的现状和教学要求,从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教学方法探索、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实验师资队伍建设、实验教学监管和考评等方面,提出质量工程学课程实验教学优化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廷仙 《中国市场》2008,(2):148-150
物流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贯穿于物流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完备实践教学保障等措施,可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对高技术性物流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吴静激 《中国市场》2008,(49):156-157
尽管实施双语教学是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外向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际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却普遍存在着一些难题。本文通过对难题的分析,提出几点提高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数字经济时代下各行业经营环境愈加复杂,传统的财务会计已经无法有效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急需向管理会计方向转型。VBSE实践教学平台通过模拟企业真实经营环境让更多学生有机会感受和体验公司财务工作,但其内容仍然以会计核算、纳税申报、报表编制等传统知识点为主,缺少管理会计方面的分析、预测、战略制定等经营管理决策活动的内容设计。以高职会计技能大赛管理会计赛项为视角,分别从资金、营运、成本和绩效四个岗位研究管理会计在VBSE实践教学平台中的融入和创新应用,旨在完善VBSE实践教学平台中的管理会计建设,培养更多管理会计人才。  相似文献   

14.
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人才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学校重视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轻视应用技能的强化培养,培养的人才偏重于学科型、学术型,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计算机开发、管理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缺乏对现实事物的抽象能力。为促进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发展,为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需要对现行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应转变教学观念,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的,改革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开展校企合作,建设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人才软环境建设对于人才的健康成长与脱颖而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杭州,人才软环境建设已经成为其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推动人才软环境建设的发展,结合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应不断加强人才的柔性流动,继续融入长三角及世界区域性人才开发的一体化,真正树立"人人都能成才"的科学的、新型的人才观,健全人才相关政策,实现人才管理体制"三大转变",追求人才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专业建设是专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它直接关系到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体系构建、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总结了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基本方法和成果,提出了专业建设发展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长期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是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构建的根本原因。在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方面,应打破原有的学科型课程体系,构建基于物流业务流程的学习领域式课程;按照行为过程组织现场教学,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建设校内外物流实训基地,满足现场教学的需要;对于核心课程应采用新的能力等级评价标准,注重对工作过程的考核。  相似文献   

18.
王蓓  赵柴厚 《中国市场》2008,(41):154-155
物流管理人才的紧缺为高校物流专业教育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本文在分析物流专业设置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教学实践,提出了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体系、内容、方法等方面的一些教改思路,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我国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空前迫切。投资项目评估课程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缺乏融合、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欠缺、学校缺乏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供学生实践等问题。基于投资项目评估课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该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为提高该课程的应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与创造性,满足投资项目评估行业的创新创业人才需求,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0.
需求分析是了解人才竞争力的重要前提与基础。当前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人才目标定位模糊、培养规格同质化、人才就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调查发现,近年来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呈明显上升趋势,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沟通能力、复合型知识结构、良好的商务实践能力及职业素养。提升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进一步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