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与环境资源供给步调不协调的问题日益突出,具体表现为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环境代价。文章通过研究湖南经济发展的环境现状,探讨了环境恶化对湖南经济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改善环境污染现状的相关措施,指出不仅要提高环保技术水平,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环境保护政策也要双管齐下,要走基于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共赢发展的战略模式,真正做到"环境—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现代经济》2014,(10):26-27
"十一五"期间沈阳市经济高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3%。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可以清楚地看到,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人口规模膨胀一起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消耗,进而导致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不足,严重地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本文在提出沈阳市资源、环境、人口现状的基础上,对沈阳市经济增长提出相应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保持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在资源以及环境等多个方面,都付出了一定的代价,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经济和社会领域都蕴藏着增长的风险。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迫切需要加大改革的力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4.
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中国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也使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经济结构层次较低、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不足,过度依赖投资和重化工业、忽视资源环境支撑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面对后危机时代外部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客观理性地审视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中的问题,适时地进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和重构,提高发展质量,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是新时期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自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化后,中国经济得到了高速的发展,整体社会经济体系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在这个整体趋势下,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现在经济发展的步伐。据统计全世界中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因而导致劳动力也同时增加,然而众多的劳动力,在有限的资源面前出现了人均资源分配相对不足的现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许多矛盾和问题都与劳动力密切相关。国家的经济想要得以发展,有限地合理分配现有资源,达到效益的最大化,必须要充分掌握影响经济增长第一核心要素劳动力要素的相关内容,从而确保我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占有前列地位。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经济建设过程中的污染与排放将对资源环境有着怎样的作用和影响,是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重大民生问题。在分析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间相互间关系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从制度创新的角度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消除经济发展过程对资源与环境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十八大之后,我国的经济形势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特征,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这一增长速度将成为一种新的常态。对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及其最新发展进行梳理之后,总结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增长的规律性特点,分析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源泉,探寻出市场饱和、资源瓶颈、成本上升、产业升级乏力和技术差距缩小是经济新常态形成的五大原因,提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要通过对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提升来挖掘发展潜力,同时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来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8.
乡镇企业发展中的金融困境与创新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在不与国有经济争夺金融资源的条件下获得了高速增长,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由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的变化,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由数量扩张转向结构优化升级,乡镇企...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税收政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初露端倪,如何避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先发展,后治理”的弯路,是我国政府面临的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必须根据我国国情制定环境保护税收制度,从而有效地发挥税收杠杆作用,调节企业和居民的行为,使生产和消费符合新的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的粗放型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渐趋恶化,这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方式向转变为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由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预示着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经济发展有着不同于经济增长的深刻内涵。经济增长仅指产出的增加;而经济发展则是在产出增加的同时,还伴随着结构的改善和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使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在我国经济工作中长期以经济增长率作为核心指标,不仅在制定政策时造成偏差,而且在实践中也产生了极大危害。因此,废除增长速度在政策舞台中的核心地位,彻底完成由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转移并合理设立反映经济发展的度量指标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正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经济的飞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丰富的能源资源,但同时也严重地破坏了山西的生态平衡。山西日益突出的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与效益等矛盾,使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本文从协调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出发,分析了山西经济可持续发展目前所面临的产业结构失衡、资源破坏严重和环境污染加剧等一系列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惊人,国家实力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发展成绩举世瞩目。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存在的各种问题也十分明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缺乏核心技术;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失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失调,以及区域、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粗放型增长方式主要表现在,经济效益低,能源资源消耗大,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高。针对我国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的战略任务。这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长期实践得出的重要结论,是根据现阶段我国发展的客观实际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同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迫切问题。本文利用1989~2009年省际投入产出数据,分析研究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经济整体增长绩效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化过程。研究发现:(1)1989~2009年间我国整体环境无效率值为0.1684,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所产生的无效率值合计为0.1251,约占到环境无效率总量的74.3%,是导致环境无效率的主要来源;(2)在分析期间我国环境无效率呈现出中间低、两端高的特点,2004年之后与污染排放相关的无效率值出现了大幅度反弹,是导致近期环境技术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3)区域间经济环境技术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较为和谐,但中西部地区环境技术效率普遍较低,且中部和西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层面;(4)在分析期间中国不同地区环境技术效率呈现出从发散到收敛的特征,主要与东部和中部环境技术效率近期的下降有关。最后,本文结合分析结果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作为重要的资源和原材料供应地,吉林省资源型城市曾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盛极一时,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贡献了极大的力量。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由高速向高质量方向迈进,资源型城市亟需转型升级,以获得可持续发展。在中央和吉林省政府的支持下,吉林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现阶段仍存在多种因素阻碍其进一步的转型升级。因此,深入剖析吉林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探索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对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山西省一直是我国的煤炭大省,作为我国重要的产煤输煤基地,山西省以其丰富的煤炭资源为国家提供了能源,保持了国民经济增长。煤矿资源的开发也严重的破坏了山西环境,滋生出很多社会性问题。山西省这一典型的资源型经济需要进行经济转型,才能够改变其经济发展现状。基于此,在本文中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模式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找到适合山西省经济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处于"新常态"背景之下,我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主要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经济结构也不断升级优化发展,第三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城乡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小,由之前的要素驱动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在这一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开展也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本篇论文主要论述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关于职业教育的改革,以期能够更快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常来说,经济增长与工资水平提高是呈正相关关系的,经济高速增长产生的收入效应会使工资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却是:经济高速增长与低工资水平同时存在。通过从资本形成率与消费率失调、就业规模扩大、“三农”问题以及工资谈判机制不健全等角度分析我国低工资形成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低工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低速增长,经济发展模式由过去的重视数量上的"增长"转变为重视质量上的"发展"。在经济环境大背景下,伴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政策落地,农业产品供需结构调整在即,农业经济风险呈现出新的特征。为了更有效、更合理地预测农业经济风险,防范控制农业经济损失,有必要对各类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理解农业经济风险产生原因和机理,提出降低当前农业经济风险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12年到2014年中国GDP增速放缓,告别过去30多年平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经济增长阶段出现根本性转变。GDP高速增长的经济周期红利为我国商业银行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随着我国的经济步入"新常态",银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也必将形成银行业"新常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