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经济领域特别是金融领域案件不断发生,种类不断增多,案值增大,手段日趋智能化和专业化,危害程度不断上升,已经成了重要的犯罪侵犯“灾区”。据公安部统计数据表明,单是金融诈骗犯罪 1999年立案 12221起,涉案金额高达 171 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了 50 3亿元人民币,立案数和涉案金额比 1998年分别上升了 20 19%和 41 36%①,直接对我国的金融活动构成了严重干扰和破坏,以至危及到社会安定。金融领域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一、利用金融票据、凭证、有价证券进行诈骗。作案的主要手段:一是以假商业承兑汇票骗购货物和…  相似文献   

2.
从实践中看,有良好稳定的金融秩序,才能够有力地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健发展。反之,无序、混乱的金融铁序会破坏经济发展,甚至影响社会稳定。一、当前金融领域犯罪的基本情况1、金融诈骗案件在金融领域比较突出。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金融系统诈骗案件的发生呈上升的势头,目前发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金融工作人员经济犯罪已成为金融系统的一个十分突出的、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对金融部门来讲,这种犯罪直接威胁着银行资金的安全,严重影响了银行的经营效益,损害了银行的声誉和形象,并直接影响到银行的生存,竞争和发展。防范金融工作人员经济犯罪,已成为金融部门规范化经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现从金融工作人员经济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如何防范其犯罪等方面进行浅略分析。一、特点金融工作人员经济犯罪案件形式多样,具体来讲,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从发案单位看,绝大多数案件发生在基层单位,占85%。二是从发案部位看,案件多…  相似文献   

4.
金融诈骗罪是指在金融活动中违反金融法律法规,进行欺诈,严重破坏国家金融秩序,致使国家、社会或公民的利益遭受重大危害的行为。作为金融诈骗犯罪的伴生物,洗钱的情况往往因此而发生。本文拟结合2006年四川省发生的系列金融诈骗案件,分析我国金融诈骗案件中洗钱行为的主要特点,阐释金融机构反洗钱的制约因素以及应对防范之策。  相似文献   

5.
金融诈骗的特征与对策黄造坤几年来,金融诈骗案件屡屡发生,不仅对国家资金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而且有的已造成严重损失。因此,综合分析金融诈骗的主要特征和作案方法,研究案件的成因和防范措施,对于及时打击和有效防范金融诈骗都是非常必要的。一、金融诈骗犯罪的主要...  相似文献   

6.
吴凡 《时代金融》2007,(8):21-22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社会中的一些人的不良思潮也在上升,一些犯罪分子把犯罪目标盯向银行,而银行内部员工由于其职业特点、人员素质和所处工作环境等方面与其他行业有诸多不同,致使银行内部人员参与金融犯罪也呈上升之势。据最近几年发生的近30例银行员工金融犯罪(违纪)案件分析,犯罪行为的内在原因是犯罪心理。  相似文献   

7.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在金融领域内的犯罪活动也急剧增加,尤其是诈骗犯罪较为突出。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1—10月份全国共发生金融票据诈骗案件2120多起,2004年金融票据涉案金额高达42.63亿元,占金融犯罪金额的一半。金融诈骗犯罪已成为我囤经济领域危害最大的犯罪类型之一。  相似文献   

8.
从近期金融系统发生的票据诈骗、贷款诈骗、金融凭证诈骗、信用卡诈骗及窥视储户密码支取客户资金诈骗和存折(信用卡)调包诈骗等案件看,诈骗犯罪手段越来越智能化和集团化,使基层行防范难度越来越大。如何堵截金融诈骗案件,防化金融风险是金融部门必须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省农行系统陆续发生了一些支票诈骗、客户存折被调包、诈骗客户资金等案件。综合分析这些案件可以看出:一是手段新,犯罪分子根据银行服务手段和金融产品的创新,不断翻新诈骗手段。二是智能化,犯罪分子对银行业务不是一般的熟悉。而是对服务手段、金融产品、操作流程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属于高智能犯罪。三是高技术化,犯罪分子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克隆的金融工具,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属于高科技犯罪。四是团伙化,犯罪分子一般是团伙作案,分工细密,作案过程短,且多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属于有组织、有计划的流窜团伙犯罪。五是银行防范措施滞后,银行在创新服务手段和金融产品时,对如何防范诈  相似文献   

10.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已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金融体系。各金融机构随着商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加强规范化经营的同时,案件风险控制能力也有了明显的增强和提高。但由于各种原因,金融领域案件仍时有发生。从近几年发生的金融案件来看,反映出以下一些特点:一是发案地区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二是商业银行的案件大部分发生在基层行处,又主要集中在办事处、分理处和储蓄处,会计、出纳和储蓄部门属高发部位。三是作案主体方面,完全为外部作案的比重不是很大,内部人员和合伙作案则占了较高的比重,四是案件性质、类型方面,主要是挪用、抢劫、盗窃、贪污、贿赂、诈骗等。五是作案手段方面,利用暴力、高科技手段作案逐年增多。六是“在职消费”现象比较严重、普遍。一些金融机构的负责人,利用在职期间所拥有的职权,追求许多特殊享受与特殊待遇,生活腐化,以权谋私,由此发展到索贿受贿、含脏枉法,走上犯罪之路。  相似文献   

11.
洗钱犯罪的金融防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洗钱是一种隐藏犯罪所得的行为。洗钱行为和洗钱犯罪在我国同样存在,金融业是洗钱犯罪分子的首选渠道,为加强对洗钱犯罪的金融防范,建议采取:积极宣传我国反洗钱的法律、法规;实行金融实名制、报告制;建立全国“可疑洗钱犯罪报告系统”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黄信标 《金融纵横》2000,(12):29-30
近年来,金融系统的经济案件屡有发生,不仅给国家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同时也给金融单位的声誉带来严重影响。因此,认真分析金融系统弪济案件的发生原因,并寻求防范对策,以有效遏制金融犯罪的发生,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机在金融业的应用日益广泛以及金融业务的不断推陈出新,金融犯罪手段也不断向高科技、智能型和隐蔽性方向发展。如何适时预防、制止银行业务运行中可能发生的各类风险和案件,采取有效手段对高风险区进行预测、控制,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和管理中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财物流动日益加速,各类银行卡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出现了"人手一卡、一人多卡"的现象。银行卡业务的飞速发展,刺激了消费,拉动了经济,但也成为诈骗犯罪的催化剂。不法分子将犯罪的目光投向了银行卡,利用银行卡进行诈骗的案件屡屡发生,且案值较大,作案手段也不断翻新,给经济发展和金融秩序的稳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损害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金融市场有点混乱和无序,金融违法、违规现象频发,金融诈骗犯罪突出,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阻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金融诈骗案件具有复杂性、多样性、金额巨大等特点,其产生是社会法律制度、监控和管理不足等多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必须重视金融诈骗犯罪的预防,完善法律和规章制度,特别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金融立法,及时有效地打击日益猖獗的金融诈骗犯罪。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金融犯罪明显增多,涉案金融巨大,作案领域广泛,且犯罪手段日趋新异,对我国经济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因此,要采取如下措施,防止金融犯罪:加大执法力度,从严从快打击各种金融犯罪;健全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内部控制机制;加强金融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17.
利用POS套现是近年来新类型的金融犯罪,南京下关区法院课题组梳理了近期审理的数起利用POS套现的非法经营案,发现该类案件具有犯罪金额大、犯罪回报高等特点。庞大的套现资金游离于监管之外,加大了银行的风险,给金融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相似文献   

18.
防范和杜绝基层金融腐败案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从源头上抓起”。根据这一要求,结合对南平市近年基层金融腐败现象和案件发生情况的调查分析,本文就新形势下如何从源头上预防和杜绝基层金融腐败案件谈几点认识:   一、对基层金融腐败案件情况的分析   从对南平市近 10年已发生的金融腐败案件分析看,呈以下几方面特征:   一是权力腐败案件突出。权力腐败是指权力背离了正确的运行方向,成为追求私欲的工具。它的产生和蔓延,除了一些权力行使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主观因素外,客观上主要有:…  相似文献   

19.
《南方金融》2005,(5):1
近期.在国有商业银行综合改革不断推进的同时,一些大要案频频曝光,再次引起人们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的关注。我们要充分认识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频发的严峻形势,切实增强防范银行风险和打击金融犯罪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深八分析案件频发的内外部深层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坚决遏制案件回升势头,从源头上防范银行风险和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信用卡业务在我国取得了高速发展,信用卡已经成为居民,特别是年轻一族的主要支付工具之一。在信用卡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信用卡犯罪形势也日益严峻,伪冒申请信用卡、伪造信用卡、利用信用卡进行套现等犯罪活动猖獗,犯罪手段呈高科技、集团化、专业化、规模化等特征,甚至发展到公开化、产业化,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威胁着居民的财产安全。因此,客观上需要加大对信用卡犯罪的刑事打击力度,保障金融秩序和居民财产安全。然而,实务中存在报案难、认识不到位等情况,信用卡案件大部分不能获得公安机关正式立案,无法有效打击信用卡犯罪。本文就信用卡案件报案主体、报案管辖和报案条件等实务中存在认识偏差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就银行在报案后的有关民事诉讼时效保全问题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