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国的能源现实能否承受得起汽车时代的能源消耗 中国的能源紧张已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石油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的石油消费增长了一倍,从1993年的每日291.3万桶增加到2003年的每日598.2万桶,占全球石油消费比例从4.4%上升到7.6%,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2003年进口原油9112万吨,消费量达到约2.5 亿吨,消费量和进口量均居世界第二位.其中,全国汽车耗油3050万吨,占汽油消费总量的52%.今年预计总消费量将达到2.9亿吨,对外石油依存度也将由2004年的43%,2005年有可能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2.
一、世界能源消费与运输 据美国纽约媒体2004年6月透露的美国能源部最新报告,世界能源日趋激烈的竞争势头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到2025年,全球日均石油消费量将达到目前的150%:尽管不少国家正在积极开发核、风、水、煤、天然气等能源,石油能源在世界能源中的占有率仅从现在的39%降到38%;中东地区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石油产量预计将从现在的日均2700万桶增加到5600万桶,而非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里海地区、拉丁美洲地区、西非地区等的石油产量也将相应提高;世界能源运输业将随着能源供应量和需求量的不断提升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石油的依赖性提到日本的能源问题,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对石油的依赖性太强。这一问题可从70年代初发生的石油危机中清楚地反映出来。据政府公布的数字,1974年日本人均消费物价指数比战后初期提高了24%。这在西方世界中是上升幅度最高的。而生产指数则下降到战后最低水平。这正说明了日本对石油的依赖度与其它国家相比高得很多。后来,日本政府采取了积极降低对石油的依赖性的一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产业》2006,(2):87-88
为确保能源安全,日本经济产业省已经拟订了《国家能源新战略》,决定将日本对石油的依赖程度从目前的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0%下降到40%。日本将根据新战略制定今后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政策,修改能源基本计划。  相似文献   

5.
日本的新能源开发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常规能源极度稀缺,能源总量的自给率不足17%,主要依靠进口。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石油占50%左右,而石油的供给几乎全部靠进口;在石油的进口量中,90%又是来源于局势动荡的中东地区。这为日本的能源安全造成了极大压力。为缓解常规能源比重过大及其主要依赖进口所形成的压力,日本极力寻求开发常规能源的替代品,因此在新能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取得了巨大发展,居世界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6.
据国家发改委资料,2001年到2004年中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速高达9.89%,其中2003年和2004年分别达到13%和15.2%。近年来中国石油消费都以6%到8%的速度在增长,石油进口增长速度较快,石油进口依存度高达45%。国家信息中心专家指出,今年中国估计将进口1.3亿吨石油,单纯因油价上涨我国的外汇支出就要多付150亿美元,相当于1200亿人民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能源问题越来越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关于能源,有说不尽的话题。畅想未来,我们不能不关注能源发展的空间。在这里,我们摘录了我国能源专家、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先生关于中国能源问题的一些真知灼见,以期让更多的读者了解我国的能源形势,树立起能源危机和节能意识,从个人做起,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以《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方法核算山东省1994年到2012年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为基础,然后基于扩展的Kaya恒等式,利用LMDI分析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能源强度、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变化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山东省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从1994年的27150.05万吨增长到2012年的128005.06万吨,年均增长8.99%,增长主要来源于工业,尤其是电力生产;在1994年和2005年山东省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均高于国家同期水平。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累计增加100855.02万吨中人口增加、经济发展、能源结构变化、能源强度下降和产业结构调整所占比重分别为5.92%、126.13%、16.89%、-46.66%和-2.28%,表明经济发展成为推动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力量,而能源强度下降则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推动力量。建议山东省低碳发展从以下方面入手:持续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能源结构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推动开展碳交易。  相似文献   

8.
从五十年代起,日本就开始了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开发研究。1955年国会通过了原子能基本法和原子局、原子能委员会设置法。到1970年已有三座原子能电厂投入商业性的运行,但在这个时期内日本的原子能工业与其他工业相比发展速度是迟缓的。到了七十年代初,在石油斗争的严重打击下,作为减少石油进口,自主地解决能源稳定对策的一环,发展原子能电力工业步伐加快了。六十年代电力开发审议会批准动工的一批电厂也已经投入生产,对于新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石油危机给日本经济以沉重的打击,使其消费物价上涨指数连续3年超过了两位数(1973年度为15.6%,1974年度为20.9%,1975年度为10.4%),其实际经济增长率在战后也首次出现了负值(1974年度为-0.4%)。第二次石油危机对日本经济的影响虽不如前一次严重,但油价的迅猛上涨,再一次震动了日本经济。这充分体现了日本经济发展与世界石油供需之间的牵肘关系。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石油使用效率的提高、非OPEC石油产量的增加以及替代能源的开发,世界石油供需的紧张状态逐渐得到了缓解,日本对石油的需求量也有所减少。但是,日本经济在石油危机面前所表现出的那种脆弱性,始终没有多大改变,在发达资  相似文献   

10.
能源是各国一切经济活动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源,也是“经济大国日本的致命弱点”。日本在能源方面受到资源的制约,石油几乎百分之百依赖进口;受到环境的制约,一亿多人口聚集在仅占35%的可居住面积上,能源消费浓度(每平方公里可居住面积的石油消费量)相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中国油气安全最重要的地缘选择之一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但中国的常规能源资源并不丰富,特别是石油。近年来,中国经济对石油需求的年增长速度已达到16%左右,远远超过世界6-7%的平均水平。预计到2010、2015和2020年,石油进口依存度将分别上升到45.  相似文献   

12.
薛亮  侯若石 《亚太经济》1990,(5):67-71,66
最近,家计委产业政策司邀清有关专家召开了“日本渡过两次石油危机的对策和产业结构调整”研讨会,讨论了日本渡过经济难关的政策和做法,对我国当前治理整顿的经济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积极的建议。一、日本如何渡过两次石油危机日本是世界最大的石油输入国,所需石油几乎百分之百依靠进口,日本又是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1973年和1979年接踵而至的两次石油危机,对于日本经济的打击之大和影响之深,可以想见。但日本很快摆脱了困境,尤其是比较顺利地渡过了第二次石油危机。这不能不说与日本政府稳定宏观经济和调整产业结构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密切关系。(一)应付两次石油危机的宏观经济对策1,压缩财政预算,削减公共开支。日本政府1974、1975年连续两年编制以抑制总需求  相似文献   

13.
日本能源供需现状及能源结构演变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作为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是支持日本经济增长的四大能源支柱.尽管在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日本仍然面临着诸多能源问题,包括能源对外依存度高、核电发展面临压力、生产生活领域耗能问题突出、可再生能源计划进展缓慢等.为此,日本政府采取了从宏观战略到微观政策的一系列措施,以应对能源问题和不断变化的能源形势.  相似文献   

14.
世界能源形势的变化与中国的能源安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3年中国原油净进口9112万吨,占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的41%。中国石油进口在消费中所占比例已达40%。外界曾估计,到2015年,中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会达到50%。而按目前的发展速度来看,今明两年中国的石油进口就有可能达到这一比率。中石油研究报告预测,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中国原油需求分别为2.7亿吨、3.10亿吨、3.5亿吨和4.0亿吨。[1]这一切都说明,中国的能源安全与国际能源市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我们必须了解世界能源市场的变化才能更好地预测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只有了解主要工业国能源战略的变迁,了解世界能源市场…  相似文献   

15.
1990~2000年世界几种主要能源的消费量从79亿吨增加到88亿吨(以石油当量计算),增加了11%,2000年的消费量比1999年增加了2.1%(见表1)。在这10年间,最受欢迎的能源是石油和核燃料,消费量增长最快的是天然气(其增速比其它各类能源消费量的平均增速快得多),消费量增速最慢的是水力资源。  相似文献   

16.
吴倩  侯贺良 《走向世界》2006,(10):16-19
在当今的现代生活方式中,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与人们建立起了越来越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当我们逐渐习惯于应用传统能源的同时,却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人类所依赖的这些宝贝,终有枯竭之日。在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长河中,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常规能源毕竟是短暂的一瞬间,所以人类必须从现在开始及早寻找新一代的替代能源。于是,“新能源”一词应运而生。在各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水电、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全世界的能源消费中,已占22%左右。欧洲、日本等国家都已将可再生能源作为社会可持…  相似文献   

17.
正一、"呼包鄂"地区十年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一)产业结构演变表1所示的是"呼包鄂"地区从2001——2010年十年间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第一产业由2001年的10.8%下降到2010年的3.3%,第二产业总体呈下降趋势,在2001年是53.7%,而到了2010年则下降到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统计分析2000-2011年上海市能源消耗数据的基础上,以Tapio脱钩弹性指标为手段,研究上海市2001-2011年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及程度,分析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联状况的时间演变趋势。结果表明:2001-2011年上海市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总量间总体上处于弱脱钩状态;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石油、电力在大多数年份都处于弱脱钩状态,天然气则属于扩张负脱钩状态;产业结构中,第一、三产业都未能较好实现脱钩,第二产业以弱脱钩状态为主。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经济发达城市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对节能减排至关重要。能源消费除了总量控制外,产业结构的有序演进和能源结构的高效低碳演进是节能减排最基本途径和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9.
日本国家石油公司将与俄罗斯的石油公司(包括私营公司)就参加东西伯利亚石油产区的勘探工作进行谈判。自2002年12月日本经济与工业部部长向俄罗斯能源和经贸发展部领导致信之日起,双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由于日本的半路杀出,中国与俄罗斯能源合作项目中修建由俄安加尔斯克到中国大庆的石油管线波澜骤起,中、日、俄三国围绕俄远东能源进行着激烈的博弈,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并牵动着东北亚国家关系的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