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粮食安全的国家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粮食安全所面临的农民之困惑、地方政府之心病、中央政府之无奈的突出问题,关键在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缺失。为此,必须以综合生产力为基石、市场调节力为重点、主权控制力为保障,重构我国粮食安全的国家战略。本文通过分析综合生产力、市场调控力、主权控制力现状,提出了实现从生产粮食向经营粮食的观念转变,精心设计利益协调、特殊保障两个制度,切实提高产区政府抓粮、广大农民种粮两个积极性,牢牢把握粮食收购加工、投入品经营两个主动权,积极用活粮食出口、加工转化两个调节器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社会资本的视角来审视新型国家粮食安全观.建议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确保高效、开放、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是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要不断完善农业支持政策,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吸引年轻人留在农村、投身农业,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强调要坚守"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  相似文献   

5.
民以食为天,亘古未变。11791亿斤!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比上年再增367亿斤,历史性地实现了九连增,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粮无近忧,却需远虑。18亿亩可耕地、13亿张吃饭的嘴,这是实实在在的基本国情。随着人口总量增加、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以及农产品工业用途拓展,我国对农产品的需求持续刚性增长,尽管粮食已九连增,而主要农产品供  相似文献   

6.
肖义 《农业经济》2023,(7):79-80
乡村振兴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农村、农业、农民的现代化,其中农民的现代化是关键所在。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应担负起乡村产业振兴的主导者、现代生活方式的引领者、现代农业科技的使用者和农村民主自治的实践者等多重职能,且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也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空间。不过,虽然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依然面临着诸多困境,集中体现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制度和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因而研究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魏万苹 《山西农经》2024,(1):140-142+205
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方略,而新型农民合作组织作为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甘肃农村振兴进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介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和意义,明确了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分析了甘肃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建设现状和取得的成绩,探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甘肃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建设情况、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和改进甘肃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连续七年增产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播种面积,二是单产。播种面积要靠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根据他们的意愿扩大面积来进行种植,我国自从逐步取消农业税试行粮食补贴以后,播种面积在增产贡献当中接近一半;单产要靠科技,靠抗灾减灾,也要靠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目前,我国在小麦、水稻、玉米等三大主要农作物自给率达到了99%,对于国外市场的依赖度很小。  相似文献   

9.
宋越 《山西农经》2022,(8):168-170
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主体支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建设现代化新农村以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农民参与培育的内在动力不足、培育的精细化程度不高、培育资源分散以及管理考核机制不健全等现实困境。有针对性地探索新时期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施路径,能够为更好地培养出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新一代职业农民提供实践导向,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乡村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部署,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培育目标、培育内容、培育方式、培育资源等方面存在问题,从顶层设计、做到分类管理与精准培育相结合、改革培育模式和培育内容、建立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有效举措,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促进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并将其作为2014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紧接着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重申了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则将完善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作为首要工作加以部署。为什么在我  相似文献   

12.
新型城镇化与国家粮食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化同步"发展是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我以为,"四化同步"发展的关键是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的主要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因此,"四化同步"发展要从中国国情、农情、粮情出发,探索出一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条件下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一、城镇化进程对粮食安全的双重压力回顾世界各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有一个共同特征,基本上都是以农业和农村为支撑的。从城镇化发展的规  相似文献   

13.
民以食为天,亘古未变。11791亿斤!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比上年再增367亿斤,历史性地实现了“九连增”,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粮无近忧,却需远虑。18亿亩可耕地、13亿张吃饭的嘴,这是实实在在的基本国情。随着人口总量增加、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以及农产品工业用途拓展,我国对农产品的需求持续刚性增长,尽管粮食已“九连增”,而主要农产品供给已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的总量平衡、丰年有余转变为目前的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紧缺,粮食安全面临挑战。那种认为国内缺粮可依靠大量进口的观点并不可取。试想,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国民素质已经明显提高,但总体上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占国民总量75%的农民素质还比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影响着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影响社会进步和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概念是一个新的概念,其更加强调粮食生产安全性和粮食产业发展协调性.文章分析了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的重大背景,提出要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区域跨度优势和核心内容优势,探析在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粮食产业弱质性明显、利益补偿机制不合理、生态安全保障不足等困境,构建科学的产业联动布局,制定合理的利益补偿机...  相似文献   

16.
农民职业化是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需要,也是我国农民走出传统身份束缚的最终之路.在我国农民职业化的实现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本文在分析农民职业化现实意义的基础上,从制度经济学的层面探索对农民职业化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7.
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是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我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粮食安全水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东北地区作为我国最大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具备粮食播种面积大、粮食产量高、农业机械化程度高以及黑土资源丰富等基础优势。同时,在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过程中,面临着耕地和水资源约束趋紧、农民种粮比较效益低下、农业专业技术人才供给不足以及粮食产业短板较多等方面的现实制约。因此,亟需从“内部发力”“外部突破”两个维度入手探索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路径,以期保障东北地区粮食持续稳产增产,承担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重任。  相似文献   

18.
建设美丽乡村归根结底是靠人来建,是靠扎根家乡的农民来建。如果脱离了人,脱离了农民,就不可能提高农村产业水平,也不可能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更不可能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建设新农村也成了空想。本文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探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对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农家致富顾问》2010,(5):10-11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不断转移,我国农村的空巢现象越来越严重。不少地方甚至出现了土地无人耕种,幼老无人照顾的情况,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由谁来建设?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副局长刘凡在《行政管理改革》杂志撰文,提出“将新型农民返乡创业就业纳入国家人才战略”。现摘要刊发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何柳 《农业经济》2022,(4):92-94
近年来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眼下的农村不少村庄十室九空,未来“谁来种地”令人担忧,这种情况直接威胁着我国农业产业安全,进而威胁我国粮食安全。为此,着力提高我国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以及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切实让种地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着力打造一支文化素养高,生产经营能力强的新型农民队伍成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