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民币对美元的不断升值,相对于农产品进出口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也不断变化.利用弹性分析法验证马歇尔一勒纳条件是否成立是分析进出口额与汇率变动关系的普遍思路,但是由于农产品不能满足供给弹性无穷大的假设,在长期中我国农产品进出口不符合马勒条件.从汇率变化的角度来看,人民币的升值不会恶化我国的农产品贸易收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在今后的较长时期内的上升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将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对外宣布升值2%,结束了我国近十年汇率没有调整的局面。人民币的升值必然会对经济领域的各方面尤其是对外贸易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主要论述人民币升值给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带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根据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可知,一国货币汇率水平的变动将会影响该国进出口商品价格,进而影响到该国进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也会影响该国进出口商品数量的变化。(一)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人民币升值会提高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相对价格,在…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我国农产品贸易的优势与弊端也表现出来.本文通过阐述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农产品进出口的影响,分析原因从而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1994~2004年的相关数据,以中国对日本农产品贸易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影响,发现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量有着实际影响,但在出口中所谓的J曲线效应并不显著。本文着重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影响,发现造成这种影响的主要原因在于初级农产品和加工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农产品电商改变了农产品传统的交易方式,拓展了需求空间,降低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成本,对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扩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以我国1999—2017年的统计数据对农产品网络零售交易总额、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和主要农产品进出口额之间的关系建立计量模型并展开协整分析。研究发现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对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扩大有促进作用,但不是对所有的农产品都有作用。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和大豆出口额、水果出口额、食用植物油的进口额不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因此,本文建议完善农产品电商体系,结合农产品的特征提高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国际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1、谷物进出口量下降,大豆进口继续大幅增加 谷物进出口量均下降,呈现净出口格局.谷物进出口品种的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大米进口大幅度增加,出口大幅减少;玉米进口增长较快,出口大幅减少;小麦进口大幅减少,出口幅度增加.近几年大豆进口数量迅速增长,已成为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一个显著变化特点.2001年大豆进口在上年进口1042万吨的基础上,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增长.2001年1~10月,大豆进口已达1206万吨,进口金额达24.39亿美元,进口数量同比增长15.73%.  相似文献   

7.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商品率并不高,谷物类、肉类、果菜类等主要农产品的出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仍然很低,尚未完全摆脱生产经营单元过于细碎的自然经济格局。通过农产品外贸依存度的国际比较,本文探讨了农产品对外贸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及政府行为的选择问题,以求改变我国农产品外贸依存度过低的现实。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J曲线效应理论是探讨汇率变动影响出口贸易的重要理论之一,本文主要通过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人民币汇率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理论在人民币汇率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方面得到了证实。研究还进一步显示,中国农产品出口与当年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显著地呈反向相关关系,且与前2年的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动的反向相关程度大于当年的实际有效汇率。此外,出口退税率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农产品的出口贸易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对主要农产品进出口额和农业结构变动进行协整检验,考察中国农产品进出口与农业结构调整之关系。从总体看,农产品出口、进口和农业结构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农业结构对来自农产品进出口的冲击有负向响应,农业结构调整总体上对农产品进出口有正向效应。针对不同产品的分析表明,出口产品中鱼、甲壳动物、食用蔬菜及鱼、肉、甲壳动物制品对农业结构优化有正向促进效应,进口产品中动植物油脂进口对农业结构的负向冲击较大,大豆和谷物进口对农业生产结构造成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今年一季度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进口下降,农产品贸易由上年同期逆差转变为顺差。一季度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19.8亿美元,同比增长0.6%。其中,出口额为60.7亿美元,同比增长17.5%;进口额为59.0亿美元,同比下降12.4%。农产品贸易由上年同期逆差15.7亿美元转变为顺差1.7亿美元。一、谷物出口小幅下降、进口大幅增加,呈净进口格局一季度,我国出口谷物207.6万吨,同比下降5.8%;进口266.5万吨,同比增长2.4倍;由上年同期净出口141.4万吨转变为净进口58.9万吨。大米产品:一季度出口20.5万吨,同比下降71.0%;进口13.3万吨,同比下降15.1%;净出口7…  相似文献   

11.
一、我省农产品进出口的现状和问题(一)我省农产品进出口的现状是:1.农产品净出口。1994~1998年,我省农产品出口波动大,农产品进口平稳下降,农产品进出口顺差分别是6340万美元、4525万美元、7331万美元、7404万美元、16769万美元。2.出口商品和市场。我省大米、蔬菜、茶?..  相似文献   

12.
2011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556.2亿美元,同比增长27.6%。其中,出口607.5亿美元,同比增长23.0%;进口948.7亿美元,同比增长30.8%。贸易逆差为341.2亿美元,同比扩大47.4%。谷物进口量减额增,玉米进口量增一成2011年,谷物进口544.7万吨,同比下降4.6%;进口额20.4亿美元,同比增长33.8%。出口121.5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农产品的贸易条件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民币名义汇率的不断升值,相对于农产品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也不断变化。基于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在长期或短期内,农产品实际有效汇率与价格贸易条件呈反向关系,而与收入贸易条件则不具备相关性,人民币升值并不能改善中国农产品贸易条件。  相似文献   

14.
罗小庭  王鹏雁 《山西农经》2022,(23):10-12+19
“三农”问题中,农民收入的弱增性是我国农民问题中最棘手的一个问题。文章以四川省为例,采用双对数函数模型,利用2004—202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四川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与农民收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据此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对策建议,以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5.
王淼 《农业技术经济》2023,(6):F0003-F0003
我国是农产品贸易大国,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我国对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产品贸易形势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农产品出口贸易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逐渐提高。因此,应对农产品贸易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与实施,不断增强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优势,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在当前农产品出口贸易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应坚持市场准入和公平竞争原则,积极利用国际法维护农产品出口的权利和利益,避免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中的制度限制,推进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详细分析了我国目前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现况及加入WTO对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增强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2003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统计中出现了3个“新高”——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均创历史新高。其中,我国农产品出口额214.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1%。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近20年来世界农产品贸易的结构。发现(1)世界农产品贸易在整个世界贸易的份额总体稳定,大约占6-8%;(2)曾经主要参与者都是发达国家是的局面被打破,进出口的集中度都出现显著下降;(3)油脂类和蔬果类的份额明显提升,粮食类和畜产品的内部结构有很大变化,水产品和经济作物比重下降。文章认为需求的变化、经济全球化、价格因素、以及中国的因素是农产品贸易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未来农产品贸易将进一步区域多元化,农产品的加工深度不断提高,我国保障农产品安全的压力将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产品进出口在整个对外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历来也是学术研究的重点。文章首先分析吉林省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状况与特点,研究了吉林省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与拉动率;然后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构建出口扩展型生产函数模型,对吉林省农产品进出口与农业经济增长,农业劳动投入、资本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农产品进出口、农业固定资本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均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农业就业人数的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其中吉林省农产品出口额每增加1%,会促进农业地区生产总值增加0.198%,进口每增加1%,促进农业经济增长0.205%,农产品进出口总额每增加1%,农业地区生产总值增加0.227%。因此,吉林省要努力发展外向型农业,提高优势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同时增加农业资本投入,优化投资结构。  相似文献   

20.
科学估算我国各类农产品的需求量,对于调整农业规模与结构,制定农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确定的我国各类食物的消费标准,结合各类食物的可食用率和各类农产品的技术经济参数,以2012年数据为基础,对于2012年平衡膳食条件下我国各类农产品的需求量进行了估算,并与2012年我国各类农产品的供给量进行了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大豆及坚果类、畜禽肉类、蔬菜、谷物薯类及杂豆类都超过了我国平衡膳食条件下的最高需求量,尤其是畜禽肉类和蔬菜的需求量,这两类农产品的产量分别是膳食需求最高量的2.39倍和2.58倍,我国鱼虾和奶类及奶制品供应不足,尚未达到平衡膳食需求的最低标准,蛋类和水果接近平衡膳食需求量的最高标准。不科学的饮食习惯和消费方式,以及我国农产品产后损失率偏高是导致我国农产品供给与膳食需求不匹配的主要原因。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