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基于河南省县级面板数据,采用C-D生产函数估计了各类生产要素投入对河南省粮食产量的产出弹性,进而计算了各类要素对河南省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份额.研究表明,各类生产要素投入对河南省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份额合计为53.25%,其中化肥施用量和可灌溉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份额较大,分别为12.8%和12.7%.技术进步对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份额为46.75%.  相似文献   

2.
我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从粮食生产视角探明我国粮食产量与各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基于2001~201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根据回归分析结果,提出守住耕地红线、推进种业创新、壮大粮食主体的建议,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和"藏粮于民"战略,以期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力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中国1992年~2012年的粮食总产量、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农业劳动力,农业机械劳动力,农业财政支出等相关数据的研究,通过Eviews软件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修正,最终建立我国粮食产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同时,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发现,化肥施用量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最显著,粮食播种面积次之。故要想提高粮食产量,关键是要合理开发、利用好耕地面积。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把1952-2006年全国30个省市的大样本面板数据分成5个不同时期,首次使用引入时间变量的变截距双对数模型,并根据不同结果的各方面检验进行模型改进,对不同阶段我国化肥施用量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化肥施用量对粮食产量的显著的正增产效应一直保持到近期才变得不显著;化肥施用量对粮食产量的增产弹性先增大后减小;单位质量化肥投入带来的实际粮食产量增加量不断减少.  相似文献   

5.
粮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研究山东省粮食直补政策对粮食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2004-2009年山东省17个地市的农业面板数据进行分析,选取粮食播种面积、农村机械用电量、化肥使用量和粮食直补额作为粮食产量的解释变量,借助柯布-道克拉斯生产函数建立模型,最后发现粮食直补对山东省的粮食产量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选取粮食播种面积、农业从业人员、农用机械总动力、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折纯量、农村用电量6个因素作为河南省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子,通过回归分析,得到影响河南省粮食产量的因素主要为粮食播种面积、化肥使用折纯量,并通过分析,提出了提升河南省粮食生产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8.
本文通过《中国统计年鉴》收集了1993至2018年的农业数据,并以这些数据为样本运用统计学知识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首先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得出初始的模型,之后再对模型进行检验及修正获得最终模型,对模型的检验包括多重共线性、异方差性、自相关性和残差正态性.本文通过一系列分析得出了与实际意义相符合的回归...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浙江省的农户调研数据,采用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户农业经营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随时间推移农户农业经营的技术效率逐渐提高,正规教育与耕地细碎化对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而农户非农收入占家庭收入比例的提高与银行信贷支持给农户农业经营的技术效率带来了负影响。  相似文献   

10.
张家澍 《山西农经》2022,(11):95-97+106
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以粮食产量为因变量,有效灌溉面积、肥料施用量、大型拖拉机数量、农用柴油机数量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多重共线性、异方差和自相关等计量经济学检验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修正优化,得出粮食产量与有效灌溉面积、肥料使用量、大型拖拉机数量、农用柴油机数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我国粮食产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VEC模型研究发现,短期来看,前一期的粮食价格、农民收入以及前一期的粮食产量对当期粮食产量具有负效应,其中前一期的粮食产量的负效应最大。但是从长期来看,粮食价格对粮食产量是正效应。  相似文献   

12.
13.
14.
基于粗糙集方法的广东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粮食的生产一直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农业经济学界已有不少论文对于各省区,采用不同的统计分析方法,来分析粮食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最常用的是主成分分析,此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能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数据中找到隐含的、有价值的信息,该文总结了广东省的粮食生产概况,选用数据挖掘中的粗糙集方法,以1996~2012年的统计年鉴中的数据为基础,选取了乡村劳动力、耕地面积、农业机械动力、灌溉面积、化肥用量等17项与广东省粮食产量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广东省粮食产量影响较大的因素有化肥用量、水库总容量以及人均经营耕地面积。从分析来看,近年来广东省粮食产量并未随着化肥用量和水库总容量的增大而增加,但人均经营耕地面积对于产量的增加有着正面影响。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改良耕地质量,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扩展C-D生产函数的安徽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00-2014年面板数据,运用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生产函数)对安徽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机械总动力、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化肥施用量对安徽省粮食产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受灾面积对安徽省粮食产量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业劳动力对安徽省粮食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并结合以上结果,提出稳定安徽省粮食产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贵州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农业省份之一,粮食生产产值在其国民经济组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目前全国粮食生产面积不断减少、粮食单产开始出现下降的大背景下,如何保障贵州本省粮食生产与安全关系着省计民生,理应受到重视。文章将采用多元统计中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影响贵州省粮食产量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通过计算灰色关联度,然后按其大小进行排序,从而确定上述因素分别对贵州省粮食产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粮食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和成灾面积等是影响贵州省粮食产量的关键因素,其结论可为有效保障贵州省粮食产量增长提供可靠地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发展绿色金融是推动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切实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具有积极意义。文章基于2010—2022年我国西北地区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测算区域绿色金融与经济生态化发展水平,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绿色金融对西北地区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就整体发展水平来看,西北地区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呈2010—2016年下降、2016—2022年上升的“V”型趋势,其中2016年为拐点,最低值0.0128;经济生态化发展水平整体呈平缓变化趋势,2011年为最高值0.0186,2018年为最低值0.0124。(2)绿色金融对经济生态化发展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呈现正向作用,且绿色金融与经济生态化发展的滞后一期对经济生态化发展也存在影响。(3)控制变量中,财政支出占比对经济生态化发展呈现正向作用,外贸依存度与公路通达强度对经济生态化发展水平呈现负向作用。文章基于外部性理论、资本信号理论和微观经济理论的研究范式,评价了西北地区绿色金融与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变化趋势与影响机理,并在实践层面丰富了绿色金融对西北地区经济生态化发展产生的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西北地区应在完善金融市...  相似文献   

19.
自然灾害对中国粮食产量影响的实证分析——以稻谷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稻谷总产量年际变化主要是由播种面积变化和单产变化决定的,其中,单产变化是主要的,其影响程度接近60%。而稻谷单产变化又是由技术因素、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决定的,其中又以自然因素为主,其影响程度占48%~56%。实证分析表明,稻谷单产变化中,自然灾害影响产量与其他灾害成灾率的关联度最大,然后依次为水灾受灾未成灾率、其他灾害受灾未成灾率、水灾成灾率、旱灾成灾率和旱灾受灾未成灾率。因此,要稳定发展中国的粮食生产,必须重视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收集农业上市公司4年的财务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农业上市公司管理层收入对公司盈利的影响,发现二者呈倒U型曲线关系,其原因在于农业上市公司管理层收入存在激励效应和背离效应,管理层收入形式单一,农业上市公司的收入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