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空间经济理论中港口与城市区位的建模思想, 建立交通枢纽与城市区位的理论模型, 探讨了交通枢纽影响枢纽城市形成的内在机理。 研究表明, 交通枢纽是否会形成枢纽城市取决于交通支线的数量、 新城市区位距离原有中心城市的远近及运输的便利化程度。 数值模拟显示, 交通枢纽点的交通支线越多, 越容易形成枢纽城市, 且在距离中心城市一定的距离范围内, 存在一个临界点, 在该点上交通支线数对市场潜力的影响较小, 当城市区位超过该临界点, 交通支线越少, 市场潜力越大, 越有可能形成新的次级城市; 运输成本越大, 交通支线对市场潜力的影响程度越大, 且在更高的运输成本下, 越容易形成稳定的枢纽城市。 实证检验表明, 市场潜力、 公路与铁路交通支线对城市聚集力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且公路等级越高, 影响越大。 因此, 增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的市场潜力, 加快沿线公路与铁路设施建设, 提升公路等级, 是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顺利推进, 实现我国与沿线国家互联互通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区位优势:张家港——新型港口工业城市,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市),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市)第三名,长三角地区重点制造业基地和江苏省重要滨江工业基地,苏锡常都市圈内重点保税物流中心。2002年被授予“中国纺织产业基地”称号。塘桥——张家港市东南部,中国纺织工业重镇,中国棉纺织毛衫名镇,中国千强镇。南接沿江高速,北濒长江,东与苏通大桥比邻,西连苏虞张一级公路,204国道直贯南北,产业群集,交通便利。现代“纺织城”,轻纺产业基础雄厚,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基地,重点发展纺织出口加工业。这是建造塘桥国际针纺城重要的区位优势。张家港塘桥国际…  相似文献   

3.
《中国汽摩配》2007,(3):73-74
[背景]武汉是全国的中心大城市,是全国的交通、商贸的中心枢纽。湖北是汽车大省,武汉又是汽车大市。2003年东风公司四大总部入驻武汉后,东风投资、东风本田、东  相似文献   

4.
石家庄位于河北省中南部,是京津冀都市圈第三极核心城市和全国特大城市之一。作为全国重要的医药、纺织工业中心城市和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生物产业基地之一,石家庄已成为华北重要商埠。石家庄交通便利,是铁路、高铁的枢纽城市。这些无疑都为商用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6月18日~20日,《商用汽车新闻》记者来到石家庄,调查当地的客货运市场现状。  相似文献   

5.
武汉的两个开放与城市发展武汉市副市长孙志刚九十年代初期,党中央在总结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开放长江沿岸城市、省会城市和沿边城市,至此,一个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一个全国大开放大发展的时期已经到来。武汉市1984年被列为全国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6.
《化工管理》2013,(21):10
德州高铁新区地处山东省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总面积80平方公里,按照打造全国重要的交通门户区、新型产业集聚区和外相型功能拓展区的目标,区内规划了"一极、两片、三轴、六大功能区"(依托德州高铁站形成交通商务区,南部为城市居住及综合服务区、北部为工业产业区,依托三条主干道形成东西向空间发展轴、南北向城市空间功能轴和东西向城市生态轴,利用规划中的河道与铁路划分出六大功能片区),高铁新区规划有: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生物技术、精细化工(德州橡胶轮胎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7.
株洲,地处拥南省东部,是中国江南的主要交通枢纽。京广铁路纵穿南北,湘赣、湘黔铁路横贯东西,京广、沪昆、沪广三条国道和四条省道公路在株洲交汇,绕城而过的干里湘江四季通航,千吨级泊位码头即将建成,集装箱可直下洞底,进入长江,距市中心35公里和45公里的大托铺民航机场和黄花国际机场也为株洲的经济提供了腾飞的双翼。通讯设施先进,电话畅通,6.4万门程控电话匕经评通,可缩小株洲与国内外空间的距离。株洲币已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空运四位一体的交通运输网络,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交通优势,是国内一些城市无法比拟的,它为…  相似文献   

8.
高铁新区     
《化工管理》2013,(23):10-10
德州高铁新区地处山东省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总面积80平方公里,按照打造全国重要的交通门户区、新型产业集聚区和外相型功能拓展区的目标,区内规划了"一极、两片、三轴、六大功能区"(依托德州高铁站形成交通商务区,南部为城市居住及综合服务区、北部为工业产业区,依托三条主干道形成东西向空间发展轴、南北向城市空间功能轴和东西向城市生态轴,利用规划中的河道与铁路划分出六大功能片区),高铁新区规划有: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生物技术、精细化工(德州橡胶轮胎产业基地)、新材料、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城市综合体,以及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交通装备等专业园  相似文献   

9.
《化工管理》2013,(17):10-10
德州高铁新区地处山东省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总面积80平方公里,按照打造全国重要的交通门户区、新型产业集聚区和外相型功能拓展区的目标,区内规划了"一极、两片、三轴、六大功能区"(依托德州高铁站形成交通商务区,南部为城市居住及综合服务区、北部为工业产业区,依托三条主干道形成东西向空间发展轴、南北向城市空间功能轴和东西向城市生态轴,利用规划中的河道与铁路划分出六大功能片区),高铁新区规划有: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生物技术、精细化工(德州橡胶轮胎产业基地)、新材料、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城市综合体,以及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交通装备等专业园  相似文献   

10.
桃源镇位于江苏省最南端,东邻中国丝绸纺织名镇盛泽,南与浙江省嘉兴市一溪相隔,西接浙江商贸重镇南浔,北与中国亚麻绢纺生产基地震泽镇紧连。交通便捷,人脉畅达,独到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使桃源镇成为苏杭天堂走廊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似文献   

11.
小江 《中国纺织》2007,(12):138-139
湖北省武汉市是华中第一大市,也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通信枢纽,是中国中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 近些年,随着消费需求的升级,武汉商业零售业也进入了一个向新型业态转型的发展阶段。10月19日,武汉大滨江商圈核心项目——“沿江一号MALL”全球招商正式启动,首座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式时尚街区MALL现身江城。[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正佛山是中国古代四大名镇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悠久的工商业传统。禅城区是佛山市中心城区,现已逐步形成佛山陶瓷、张槎针织、澜石不锈钢等区域特色产业。近年来,该区抓住佛山市成为全国首批建设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的有利契机,充分发挥产业和文化优势,扎实推进商  相似文献   

13.
为改善目前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布局状况,国家将集精兵强将,聚财力物力,对纵横东西,贯通南北,具有全国意义的铁路、公路、水路的七大通道进行大规模建设。这七条通道是: 1、南北铁路通道。拟在京广、津浦路之间再建一  相似文献   

14.
龙南县位于江西省最南端,与广东和平、连平接壤,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县域面积1641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场),全县总人口31万,其中县城人口12万。龙南县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京九铁路、赣粤高速公路和105国道一级公路三大交通动脉贯穿龙南县境,在县城附近交汇,形成了快速便捷的陆路交通网络。自古以来,龙南就是赣粤边境的商贾云集之地,因拥有全国最多的客家围屋而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  相似文献   

15.
武汉是一座超大型城市,为谋划未来30~50年的发展空间,已经启动长江新城的规划建设工作。长江新城本着超前理念、世界眼观、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将建设成为全球未来城市的样板。长江新城是集聚国家战略,承载武汉使命的样板区;构建国家中心城市新引擎,探索城市发展的新路径的示范区;中部开放型经济新高地,长江经济带的新增长极。  相似文献   

16.
确山跨越     
确山位于河南省南部,淮河北岸,物产丰富,资源众多,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利,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已经形成了采矿业、水泥制造业、医药化工、食品加工四大主导产业。近几年,确山招商项目和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在这一大背景下,确山县供电形  相似文献   

17.
如今,老工业基地正在向轻工产业转型,在辽源,就聚集了众多国内优秀袜企,并形成了"南有诸暨、北有辽源"的产业格局,可以说,转型中的辽源以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政策优势和完善的城市承载功能,正逐步成为广大投资者和国内外客商的"创业福地"和"机会之城".  相似文献   

18.
哪个服装设计大赛用城市名字命名?只有"虎门杯"!虎门虽然是个镇,但它是个响当当的"服装专业镇",大赛的命名表明了它的份量:它代表的是一个城市的服装设计发展水平。同时,直接命名也使大赛成为这个城市的活广告。虎门人就是胆子大,要么不做,一做就必然找很多"全国唯一"来武装自己。事后证明,  相似文献   

19.
<正>回望70年辉煌成就,站在新时代、新起点,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国网陕西电力")将贯彻落实国网公司"三型两网、世界一流"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陕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能源优势,加快构建大电网、形成大枢纽、融入大市场、支撑大发展,为陕西能源资源在全国大规模优化配置,推动陕西由能源大省向能源强省、经济强省转变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0.
重庆东站是重庆铁路枢纽四个主要客运站之一,是重庆市交通强国试点示范项目之一。笔者通过对重庆东站铁路综合交通枢纽规划选址、站场布局、设计条件编制等规划设计工作进行回顾,实现对站城融合实践的解读,并就一体化审批、建设、运营等有关工作进行前瞻性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