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就业是关系民生和社会和谐的大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2002年,围绕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就业再就业政策措施。“十五”期间,全国城镇就业人数增加4200万人,2003年中央确定年度就业目标任务后,连续三年超额完成任务。2003年-2005年,年均新增城镇就业人员936万人,与2002年之前相比,每年多增加2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中已有1460万实现了再就业,其中390万大龄困难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相似文献   

2.
泰安市加大就业资金投入,完善就业服务功能,有效地推动了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2006年再就业资金支出达8118.3万元,比上年增长49.4%,全市新增就业再就业7.9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万人,特困人员再就业629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低于3.8%的控制目标,实现了就业增长大于失业增长。  相似文献   

3.
跨入新世纪以来,山东省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很大成就,从2000年到2003年全省社会从业人员净增178.7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率2002、2003年连续两年达到47%;2004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03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4万人,比上年增长22.2%,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1%,比上年下降0.29个  相似文献   

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2002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发〔2002〕12号),重点围绕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  相似文献   

5.
2006年,湖北省城镇新增就业71万人,这是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来首次突破7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7.8万人,其中,困难人员再就业  相似文献   

6.
积极的就业政策维护社会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7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510万人,其中帮助“4050”人员再就业130万人,分别达到全年目标任务的108%、102%和130%;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3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2%,与上年底持平。“95146”就业再就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至此,中央确定的就业再就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德州市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大力促进就业再就业。1-5月份,全市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26390人,完成今年任务的62.7%。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593人,完成全年计划的65.9%,困难群体再就业1252人。新增劳务输出85631人,完成年度计划86.5%,其中下岗失业人员1672人。劳务输出规模达到55.6万人。  相似文献   

8.
姜宝观 《中国就业》2006,(5):32-34,16
从2003年至2005年的三年间,浙江省湖州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深入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千方百计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能力,三年中,全市新增就业岗位12.5万个,实现就业再就业6.6万人次,其中困难人员再就业2.8万人次,分别完成三年目标任务的130%、110%和118%,城镇登记失业率年均3.8%。2004年湖州市劳动保障局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州市财政局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三年来,贯彻落实12号文件精神的基本实践,为我市在“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贯彻落实36号文件精神,建立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长效机制,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就业是经济发展的派生需求。2004年。我国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增长保持了较快速度.对就业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背景下,2004年1~11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1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60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110万人,分别完成了全年任务的101%、92%和110%。9月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21万人。  相似文献   

10.
策划人语: 2002年9月,为进一步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如此高规格的再就业工作会议在我国还是第一次;与这次会议一同产生的还有《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了积极的就业政策框架,在小额贷款、税收等方面为就业再就业工作提出了许多优惠政策,从此揭开了我国就业再就业工作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2002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 (中发[2002]12号),重点围绕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制定了积极的就业政策,连续3年召开全国性会议,对就业再就业工作进行部署。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各社会团体积极发挥作用,使各项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市场导向就业机制进一步完善, 就业总量有较大增加,一大批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对促进经济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维护社会稳定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必须看到,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在相当长时期内不会改变。今后几年,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点仍是解决体制转轨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和重组改制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安置问题。同时,也要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和被征地农民等的就业再就业工作。为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每年新增劳动力100万人以上,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产生的失业人员也有近百万,农村需转移的富余劳动力上千万,就业问题十分突出。近年来,湖南省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基本解决了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成功实现了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的并轨,全省就业局势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3.
2005中国就业形势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今年全国就业再就业的工作目标: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00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100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简称“95146”)。这是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1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3]40号),切实做好再就业工作,千方百计实现今年净增就业800万人以上,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00万人以上的工作目标,必须大力加强再就业政策的宣传和咨询服务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再就业政策宣传和咨询服务的重要意  相似文献   

15.
中央多次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为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在改革的不同时期,中央先后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  相似文献   

16.
辉煌“十五”,我国城镇新增就业4200多万人,帮助1800多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迈向“十一五”,就业再就业定下新目标:5年新增城镇就业4000 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000万人, 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稳定就业,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国家将把扩大就业摆在更加  相似文献   

17.
数据     
全国城镇新增就业840万人我国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可喜进展,今年前10月,全国共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40万人,430万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年初既定的全年新增就业岗位900万、再就业500万人的目标可以顺利完成。据介绍,今年以来,各项就业再就业政策开始充分发挥效力,全国所有的省级政府均确定了当地的就业目标任务,并制定  相似文献   

18.
济南市市中区七里山第三社区居委会辖区内有常住居民1188户,共3851人。近几年,他们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广开就业再就业门路,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铺路架桥,共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00余人次,被济南市评为“下岗职工全就业居委会”。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辽源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辽宁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积极落实促进就业各项政策,努力创造就业岗位,组织发展劳务输出,全力开展创业促就业活动,推动了大学生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民工转移就业和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安置就业,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相似文献   

20.
《创业者(广州)》2006,(6):38-43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2002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发[2002]12号),重点围绕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制定了积极的就业政策,连续3年召开全国性会议,对就业再就业工作进行部署。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各社会团体积极发挥作用,使各项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市场导向就业机制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