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就业》2022,(2):9-12
<正>一、强化援企稳岗促就业政策,助力稳就业保就业各地全面落实"六稳""六保"要求,进一步强化稳就业政策力度。黑龙江省以"百大项目"建设为抓手持续扩大有效投资,聚焦"十四五"规划、"六个强省"、东北振兴等领域,创造挖潜就业岗位。江苏省以"高质量就业"为目标出台地区"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突出"五位一体"内容和"六个更加"举措,注重政府引领、政策协调、美好期待、服务体验、民生兜底。山东省出台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做好稳就业保就业10条政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就业》2017,(2):8-9
一些省市不断创新思路、创新政策,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机制。北京市制定充分就业地区动态管理和评价专项办法,构建四级充分就业管理评价体系;吉林省政府出台促就业稳就业31条政策措施,全方位促进就业创业工作开展;福建省政府着力打造面向全体劳动者的“就业政策超市”.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列为重要工作任务,提出一系列重大政策和举措,这是将“六稳”“六保”工作向纵深推进的具体要求。贯彻落实这一重要任务,必须深刻认识市场主体在促就业、稳就业、保就业中的现实价值,认清形势、宏观把握,促进市场主体稳步发展,为稳定与扩大就业提供坚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2月18日,全省就业与失业保险工作会议在烟台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成绩,交流经验,进一步明确做好今年就业和失业保险工作的目标任务。省劳动保障厅副厅长韩金峰到会作重要讲话。 韩金峰说,今年就业和失业保险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劳动保障工作会议的要求,紧紧抓住促进就业岗位开发和失业保险扩面征缴两条主线,加大政策落实力度,集中精力,积极做好各项就业和失业保险工作。重点要围绕“一个主题”,实现“两个突破”,健全和完善“三大体系”。  相似文献   

5.
潘庆 《中国就业》2022,(6):22-23
<正>近年来,湖南省株洲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六稳”“六保”决策部署,坚持政策优先稳定就业、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兜底援助保障就业四措并举,着力打造株洲“帮就业”综合服务品牌,培育了以“311就业服务节”“百人百企进百村”就业扶贫攻坚行动、“就业驿站”等就业服务品牌,“醴陵陶瓷工匠”“株洲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工”“株洲新希望铆焊工”等劳务品牌,“技能天下网络直播大赛”等技能人才培养品牌为引领的就业服务品牌矩阵,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充分就业,有力确保了全市就业大局持续稳定。株洲市的就业创业工作连续两年获湖南省政府真抓实干表彰。  相似文献   

6.
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的科学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业生就业已经进入社会化阶段,当被认为是“天之骄子”的大学生都不能就业,或者说不能就好业时,将直接影响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的建设。高校解决好毕业生就业问题,意义十分重大。本文从毕业生就业工作组织体系、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及宣传体系四个方面来构建科学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从而推动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崔良 《中国就业》2022,(4):28-29
<正>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六稳”之首。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就业和职业培训工作的重大政策,山东省人社厅下发了《山东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着力把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工程做实做细。威海市人社局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有关工作要求,将“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培训”纳入培训体系中,在全省率先开展大学生就业能力实训项目,实现更多毕业生高品质就业,促进青年人才留威,也为全省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工作提供了有实效、易复制、可落地的发展“新范式”。  相似文献   

8.
朱刚  庞忠胜 《中国就业》2013,(10):34-35
2013年,连云港市围绕"十八大"提出的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目标和人才强市战略,重点做好"六个推进",努力实施"六个创建",着力实现"六个争先",努力实现港城创业就业新跨越。推进创业助推体系建设,创建省级创业城市,着力在创业带动就业上争先连云港市围绕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要求,出台了《关于创建创业型城市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实施意见》,明确促进创业就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大创业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9.
一个电活、一个网站、一张报纸、一批咨询眼务区、一套宣传资料、一支就业援助队伍,畅通了“单位人”转向”社会人”的渠道,架设了政府和市民双向沟通的桥梁:这就是上海近年来下大力气打造的“六个一”互动式咨询服务快捷通道,“耳听八方”的六个渠道,介绍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维护上海千千万万劳动的合法权益,使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在上海成为一种“透明”的民心工程,让上海的老百姓感受的就业援助和社会保障援助近在咫尺,成效显。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山东省各级结合实际,全面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在抓落实的同时创新工作方式,走出了一条适合省情、具有特色的就业路子,实现了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然而,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情况来看,全省就业形势仍然比较严峻:结构性矛盾突出,同时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带来的影响以及体制转轨遗留问题所具有的复杂性、艰巨性等,使就业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因此。我们不仅要立足当前,解决好困难群体再就业等突出问题,稳定就业形势,又要着眼长远,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构建就业长效机制,进而建立起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从山东近年来的工作实践看,构建就业长效机制,重点要抓好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就业培训体系、再就业援助体系、优惠扶持政策体系和目标责任体系“五大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物业管理》2023,(2):13-1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五届六次理事会传达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倪虹部长的重要指示精神:“要加大稳岗促就业的力度,坚持改革创新,加强宣传引导,顺应新时代新要求,满足群众新需求,  相似文献   

12.
我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从2月18日开始,集中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以完善农民工就业服务为主题的“春风行动”。活动内容主要是:通过开放一批公共职介机构,推荐一批诚信民办职介机构,表彰一批优秀民办职介机构,打击一批非法职业中介机构,净化劳动力市场,改善就业环境,使进城求职农民得到及时有效的就业服务;通过开展“2005年度放心民办职介服务单位”评选、“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集中招聘日”、“劳动保障政策咨询周”、“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月”、“向西部农村送岗位”、“春风行动在齐鲁”六项活动,为进城求职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  相似文献   

13.
<正>为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稳就业工作,内蒙古兴安盟人力资源和就业服务中心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结合兴安盟地区实际,大力推进以工代训政策落实,鼓励支持企业稳岗扩岗,确保在疫情下企业发展和工人就业不受影响,为盟委行署落实“六稳”“六保”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助燃动力。  相似文献   

14.
2011年,敦化市就业服务局以“政策推动、典型带动、服务拉动、环境促动”为依托,以开展“就业质量年”活动为载体,以落实就业扶持政策为保障,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打造亮点,多措并举,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省、州下达的各项就业工作指标任务,走出了一条具有敦化特色的全民创业之路,使全民创业成为拉动就业的主战场、改善民生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5.
周发云 《中国就业》2023,(12):12-13
今年以来,湖北省武汉市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的部署要求,聚焦工作重点、聚力克难攻坚,瞄定政策、服务、供给、需求、平台、保障“六端”发力,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6.5万人,较去年同期增长1.2%,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稳中向好。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中央把稳就业放在“六稳”首位,强调稳增长首要的是为保就业,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处于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就业总量压力不减、  相似文献   

17.
赖作明 《中国就业》2017,(10):31-31
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完善服务措施,建立健全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长效机制,通过送政策、送岗位、送项目、送培训、送资金、送安全“六送”举措,全面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青岛市下岗失业人员大量增加。1998年以来,全市累计下岗职工10.01万人,新增失业人员38.3万人,就业再就业压力很大。市委、市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就业政策,着力从目标责任、市场建设、就业服务、技能培训、政策扶持和社会保障六个方面,构建具有青岛特点的促进就业新体系,对保持城镇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到今年5月底,进中心的10.01万名下岗职工全部出中心,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9.
中街动态     
抓好六个"快"字促就业落实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全国就业系统电视电话会议。张小建副部长要求全系统要明确就业目标,抓好六个"快",促就业工作落实。即:目标"快"明确、政策"快"出台、资金"快"下拨、重点措施"快"出手、工作手段"快"加强、政策宣传"快"到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就业》2009,(3):1-1
“就业是民生之本”,“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积我国改革开放30年经验形成的基本国策。30年来,我国不仅形成了《劳动法》、僦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等一系列较完整的劳动法律体系,而且也形成了一系列较完整的就业服务体系。我国的就业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当今世界已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最发达的美国打个喷嚏,全世界都会患感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