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升就业质量已成为各级有关部门促进就业的重大现实选择。我国城乡就业的持续增长和稳定的就业局势已成为就业质量不断提升的重要保障,但同时,劳动力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同时出现,以高校毕业生为代表的青年劳动者的就业和中高龄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  相似文献   

2.
《中国劳动保障》2012,(7):11-13
目前,中央政治局就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进行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对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提出新的目标任务和要求。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劳动者充分就业需求和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长期存在,当前乃至整个“十二五”时期,在就业总薰压力持续加大的同时,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3.
期刊方阵     
实现新的“翻两番”所面临的三问题林兆木在《前线》2003年第2期接受杜梅萍采访时指出,从发展的方面看,在实现新的“翻两番”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加以解决:第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要求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但这又与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形成矛盾。因此必须多方面采取措施。一方面要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速度,同时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以解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突出矛盾。第二,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要求保持投资的快速增长,但我国长期以来在投资和消费关系上过分…  相似文献   

4.
卷首语     
《中国就业》2014,(8):1-1
正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化解就业结构矛盾——荐言"十二五"中后期,我国就业在继续面对劳动力供大于求总量矛盾的同时,又迎来了不断加剧的结构性矛盾。特别是部分企业招工难的范围在扩大、时间在拉长;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就业问题不仅数量增加,并且难度加大。面对"大学生就业难"与"技工严重缺乏"冰火两重天的复杂局面,前不久,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目  相似文献   

5.
我国劳动就业的走势及战略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进程中,我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突出,就业结构矛盾交织,劳动力流动频率加快,劳资矛盾和纠纷攀升,失业呈现群体特征等等。现行劳动就业体制缺陷犹存,应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实施新的就业战略,以发挥政府在就业机制中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实施了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了就业的宏观调控,促进了就业岗位的平稳增加,城乡就业规模得到了进一步扩大。但是,随着我国劳动力供给增量达到峰值,供给总量快速增长,劳动力供给远远大于需求;同时,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将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换代的不断推进而日益凸显。可想而知,就业工作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就业工作的任务也将更趋艰巨。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而且,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影响的逐步显现,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具体表现为:一是在社会劳动参与率连年下降的情况下,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各类企业下岗职工总量居高不下,加之今明两年我国还处于劳动力资源增长的高峰期,需要就业的新生劳动力还在增加,劳动力市场总量供过于求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8.
周辉 《中国就业》2008,(9):30-32
当前,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小城镇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增多。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就业能力、促进就业转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就业靠培训,岗位凭技能”的企业用人机制不断成熟,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也不断加大,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9.
我国加入 WTO 后,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压力,广东的市场就业机制还显得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劳动力供求机制运行遇到体制性、结构性的障碍,导致结构性失业问题日趋突出,迫切需要我们加快推进就业机制创新,以解决严峻的就业问题。一、从当前就业形势来看,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表现为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不适应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需要。首先是总量上,户籍改革后广东劳动力供大于求。劳动  相似文献   

10.
豫园街道地处上海老城厢,地域面积0.76平方公里,居住着6万多人口。失业、协保人员多,弱势群体多,就业矛盾突出是豫园街道的社区特点。随着政府促进就业力度的加大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4050”人员的就业矛盾有所缓解。劳动力市场呈现相对平衡,与之相  相似文献   

11.
周口市作为一个有着千万人口的农业大市,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就业结构性矛盾,劳动力整体素质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不相适应等诸多矛盾同时并存,致使就业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把人口负担变成人口优势,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已成为该市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上海现存的最后一个县,崇明地理位置特殊,经济长期以农业为主,就业岗位相对短缺,同时农村劳动力需要非农就业的人数却不断增加;因此,崇明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极为突出,而这一矛盾的一个重要解决途径就是推动岛内劳动力到岛外就业: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技术进步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经过20年来的改革开放,广东劳动力市场已基本形成,劳动力市场运行中的主要矛盾是供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导致结构性失业问题趋于突出。面对这一新形势,我们必须把工作重心转向以培训促就业上来,把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作为第一要务,促进培训与就业的紧密结合,形成新的市场就业机制。主要措施是:1、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加强市场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省认真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我省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劳动力供需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就业任务相当繁重。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在加快经济发展,积极落实就业政策,促进和扩大就业的同时,从产生失业的源头抓起,采取多种手段和政策措施,努力减少失业,将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缓解失业引发的各种矛盾。要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定的控制失业率目标,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从源头上对失业进行调控,将失业人数控制在经济…  相似文献   

15.
劳动力需求能否长期适应劳动力供给,各个时期劳动力供给结构能否与劳动力需求结构实现均衡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的问题.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国家就业政策的重点是通过调整所有制结构,广开就业门路解决总量矛盾.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国民经济的"两个转变",国民经济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造成就业结构性矛盾显著上升.就业的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交织一起,就业压力空前增大,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实际状况需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改革力度不断深化,就业制度日趋完善,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改制所产生的劳动力供求结构性矛盾越来越明显,许多企业出现了“招聘员工难”的问题,致使这些企业不能按期运营或开足马力生产。而另一方面,“求职就业难”的现象也十分突出,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急待转移就业。“求职难”与“招工难”的“两难”问题同时存在。“两难”问题原因分析(一)劳动力供需失衡。中国加入W T O后,东南沿海招商引资力度加大,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区振兴、CEPA…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渠道,要逐步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供各种条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湖南省委、省政府把增加就业作为全省工作的三大目标,把增加就业作为硬任务、硬指标,纳入工作计划,进行全面考核。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经济关联度大,影响面广,不仅解决农村就业问题,还将极大地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脱贫致富和全面实现小康步伐,加快城镇化进程;同时,在促进社会稳定、加快农村社会转型方面也将起到重要作用。只…  相似文献   

18.
值得关注的就业与再就业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当前的就业形势(一)就业规模不断扩大,但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十分突出,仍是我国就业问题的主要矛盾。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就业规模不断扩大。1990年至2001年,我国从业人员规模从6.5亿人扩大到7.3亿人(农村4.9亿,城镇2.4亿),增加8300万人,其中,城镇新增6900万人,农村新增14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得到有效控制,多数年份都保持在3%左右。2002年以来,就业压力加大,城镇登记失业率4%左右,低于4.5%的计划控制目标。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仍较大。在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新成长劳动力就业问题相互交织。城镇登记失业人…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劳动力供给总量因为人口的自然增长、企业改革以及农业改革催生过多剩余劳动力出现,从而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而劳动力需求总量也成上升态势,但是就业弹性却处于不断波动之中。劳动力供求缺口仍在加大。不过,从长期来看,劳动力供求的矛盾会由于劳动力供给量的减少而不断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20.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做好就业工作,从长远来看,要逐步加快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以劳动者自主就业为主体,以市场调节就业为基础,以政府促进就业为动力的就业机制.也就是说,应加快就业市场化进程,通过劳动力市场,运用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最佳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