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幽默一圈     
《厂长经理之友》2011,(6):164-165
日本富商更要女儿 日本商人如认为自己的儿子无能力接管企业,或者儿子不愿意接管,他会在年轻人中物色一个能力强的小伙子,先把女儿嫁给他,婚满一年后.再通过仪式把女婿正式收为养子,由这个“女婿养子”掌管企业。  相似文献   

2.
梁军 《乡镇论坛》2009,(34):35-36
九旬老人膝下有四个子女,在需要子女尽赡养义务时,他们却开始“踢皮球”:女儿说养儿防老,应由儿子赡养;儿子则说该由子女共同赡养。面对子女的推诿,生活不能自理的耄耋老人向法庭提起了诉讼——  相似文献   

3.
两全其美     
《人力资源》2015,(6):96
古时候,齐国一户人家有个漂亮女儿,同时有两户人家来提亲:东家家境富足,但儿子长得丑;西家儿子长得好看,却家境贫寒。父母不好决断,就让女儿袒露一支胳膊暗示自己的意思。结果女儿把两只胳膊都袒露出来。母亲问女儿:"你这是什么意思?"女儿回答说:"我愿意在东家住宿,在西家吃饭!"启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但两者往往是相辅而生的,人只能根据自己的条件来做判断和选择。就像一个企业,  相似文献   

4.
论岁数     
某家生了一个女儿,邻家的一个儿子两岁,想与他诘为亲家。这厶发火说?“找女儿1岁,他儿孑2岁?我女儿10岁时,他儿子20岁,岂不是老夫少妻?” 他老婆扳着指央说?“糊涂虫,我们的女儿今年1岁,明年不就与他同岁了么?”论岁数  相似文献   

5.
兄和妹     
父亲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儿子以他的美貌而闻名,而女儿却以奇丑出名。有一天,兄妹俩偶然在镜子里看见了自己的面目。哥哥自夸他的美貌,妹妹十分生气,难以忍受哥哥的自我赞扬,她似乎觉得哥哥的自夸是在嘲笑自己。为了报复哥哥,她便跪倒在父亲跟前,抱怨说  相似文献   

6.
古时候,没有“自由恋爱”一词,婚姻均由父母包办。下面,是几则古人选婿的小故事。曹操重才曹操的小女儿聪明伶俐,许多官员都替儿子向曹操说亲,可曹操都不中意,最后把女儿嫁给了一只眼睛残疾的丁异。众人大惑不解,曹操捋须笑道:“比丁异长得英俊的青年多的是,但像他这样有才学的后生却很难找。”  相似文献   

7.
《乡镇论坛》2011,(10):42-42
陕西省咸阳市某村村民来信说:我村一村民在2005年立下一份遗嘱,对其家庭财产做出了处理决定。遗嘱中明确将其存款和住房平均分配给两个儿子,其名下的一幢闲置宅基地由其女儿继承。2006年,该村民去世。他的女儿遂准备在该宅基地上建房。村委会知道后,认为宅基地不属于刘某财产,刘某的女儿无权继承其宅基地为由,坚决不允许刘某的女儿建房。请问村委会的做法对吗?  相似文献   

8.
关鉴 《中国企业家》2012,(13):113-114
茅理翔信奉家族企业必须由家族成员传承。但他更笃定"企业就是企业、家族就是家族,要把它们分开。"茅理翔说自己有两只"口袋",一只装着儿子,另一只装着女儿。在这位方太集团董事长看来,子女虽在同一屋檐下,却最好分灶吃饭。2000年前后,刚满60岁,作为企业创始人的茅理翔就退居二线,让位于儿子;并接受邀请,成为北师大的兼职教授,四处讲学,讲授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户在外人看来非常殷实的家庭。男主人令人尊敬并有着"亿万富翁"的名号,他是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的董事长,这几年鸿运不断,1999年开始创业,现在他创立的"蒙牛"品牌全国知名,一年有着数十亿的销售收入,男主人也随之声名远播,他曾经跟随国家领导人参加过APEC会议,在内蒙当地无人不晓。女主人多年前就离职在家,打理家务,相夫教子。有两个孩子,儿子在英国读书,女儿在北京上大学。  相似文献   

10.
有些人认为,文章写得好不好,关键在文句而不在那小小的标点上.即使错标几个.也无关紧要。笔者叙述两个故事,看看小小标点的作用:故事一从前,有一长者,姓翁名健,家里十分富裕。他七十多岁了还没有一个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女儿瑞娘已嫁给了一个名叫杨庆的人。没想到,翁健八十岁时其妾林氏为他生了个男孩,取名翁龙。翁龙还不足三岁,翁健就病重卧床了。其女婿杨庆,为人贪婪狠毒,他见翁健已病人膏盲,就威逼翁健写下遗嘱把家产全给他。翁健只想把家产留给儿子,但又考虑到儿子太小怕女婿谋财害命,于是便写了一份遗嘱,抄成两份让…  相似文献   

11.
有个胆小的老人有个独生子,他勇敢而且天生喜欢打猎。有一次,老人梦见儿子悲惨地被狮子咬死。他极害怕这梦变为现实,便特别建造了一座悬空的漂亮房子,将儿子锁在里面,把他保护起来。为了让儿子高兴,老人在墙上画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其中也画有狮子。然而,那孩子越看画越烦恼。有一次,他站在狮子画的旁边,说道:“喂,你这可恶的野兽,为了你和我父亲荒唐的梦,  相似文献   

12.
一我的家庭本来是幸福的,我在牡丹江市一家化工厂上班,丈夫在一家电厂当工人,有个宝贝儿子,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谁知天有不测风云,1993年,我所在的化工厂裁员,我成了下岗工人。家庭收入减少,本来不甚宽裕的生活更显拮据。为了钱,我和丈夫头一次吵架,有了头一次,就难免有第二次、第三次……真是"贫贱夫妻百事哀"啊。有一次,吵到激动之处,他竟对我动起手来。把刚满5岁的儿子吓得哇哇大哭。我气坏了,一把抱起儿子,朝他大喊:"这日子没法过了,咱们离婚!"离就离,干脆现在就签字。"他寸土不让。  相似文献   

13.
边杰 《中国企业家》2005,(3):136-138
这是一户在外人看来非常殷实的家庭。男主人令人尊敬并有着“亿万富翁”的名号,他是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的董事长,这几年鸿运不断,1999年开始创业,现在他创立的“蒙牛“品牌全国知名,一年有着数十亿的销售收入,男主人也随之声名远播.他曾经跟随国家领导人参加过APEC会议,在内蒙当地无人不晓。女主人多年前就离职在家,打理家务.相夫教子。有两个孩子,儿子在英国读书.女儿在北京上大学。  相似文献   

14.
被拒     
蔡钰 《中国企业家》2008,316(10):70-75,12
A客户,有一个太太,可能不工作;有一个女儿,7岁,正是上小学的时候,可能在北京景山小学。A以前离过婚,有个儿子,18岁,他正打算把儿子送出国,去哪几还不知道,希望得到你的推荐。  相似文献   

15.
朱凌 《乡镇论坛》2009,(6):40-40
有一段日子,父亲不爱来我家了。以往,他可是隔三差五便来一次。不仅给我带来些小吃,还会给女儿买些小玩意,而我也总是留他在家吃饭,每到这个时候,他总是欣然同意。可是这段日子,他不仅来得少,来了之后如果碰上吃饭。他会说,家里有饭,就不在这吃了。  相似文献   

16.
儿子买玩具.不是爸爸掏钱包吗? 张荣耀却没这么想当然,身为上海半岛酒店的总经理.他却对自己11岁的女儿和9岁的儿子有点“苛刻”。  相似文献   

17.
郑秀康的接班人“养成”计划看起来从容不迫,现在他要斟酌的只是如何启齿。一个是必须要掌握全局的儿子,一个是资历更深的女儿  相似文献   

18.
小非非日记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的两本“终生日记”是为两代人做的事,也是他的教育实践中的两个花絮。60年代初,他曾为刚出生的女儿写日记(以女儿自己的人称),希望女儿字后自己接着写,从而可以有一本“终生日记”。可惜的是,“文革”期间这部记了三年的“小东日记”被红卫兵抄走。三十几年后,当女儿的女儿出世后,已是80高龄的他又开始了“终生日记”的新起点。现在他已为一个刚刚两岁的外孙女写了许多篇观察随笔,即《小非非日记》。他认为,早期的教育是人类自身进步的大事,而父母是最适宜观察婴幼儿发展的人选,如果把观察来的详细情况记录下来,再经专家们的研究和分析,对教育科学研究会大有好处。本刊撷取片断,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中国童子军     
朱汐 《中国企业家》2013,(6):124-127
只要你愿意,"温室"里的孩子们总是有机会吃苦,并学会关爱他人当李天一再一次成为互联网上的"红人",李双江被"气得住院"时,北京几家国际学校的孩子们刚刚结束自己主动选择的异国"苦旅"。当然,对他们来说,那未必是一次苦旅。16岁的兰国铭在柬埔寨连着锯了好几天木头,觉得自己"胳膊都变粗了"。而他的父亲则发现他"气场变了,眼神里开始有更多温暖和包容的东西"。另一个孩子——苏颖乐的妈妈反倒越来越迷惘,她问女儿为什么去年暑假去过一次柬埔寨还要再去。女儿说:"去  相似文献   

20.
有一个星期六的中午,儿子的一个美国同事要去华盛顿办事,夫妇俩带着他们的女儿来,问我们可不可以帮他们看管半天孩子。我们当然乐意帮这个忙。看管并不难,就让她跟孙女儿一起玩罢了。渴了她有自带的饮料,饿了她有自备的点心;孙女儿多了个伴玩得更开心,我们也更省心。 傍晚那对美国夫妇来领女儿,同时塞给我们75美元,说是酬金。我们说帮看一下孩子,没什么大不了的,怎么说都不收。那对美国人好像很尴尬,又加了25美元换成一张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