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曾经轰动一时的泉州服装企业17个知名商标在澳门遭恶意抢注,泉州服装企业联合维权一事终于尘埃落定。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局驳回了澳门居民吴楚帆对我市九牧王等8个服装知名品牌商标的恶意抢注,并同时授予这8个商标的真正权利人在澳门的商标专用权。这一裁定目前已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公告》发布。此次泉州夺回的8个商标分别为九牧王、柒牌、皇宝、斯得雅、老人城、四海龙、阔发和虎都。  相似文献   

2.
《中国纺织经济》2004,(6):29-29
泉州17个知名商标在澳门遭恶意抢注一事有了新进展。针对已遭抢注的商标,部分泉州企业及时向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局知识产权厅提出异议和商标注册申请。目前,其申请注册的8个知名商标已通过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局知识产权厅的初步审查;澳门特别行政区公报对这些商标申请予以了公告。  相似文献   

3.
近日,曾经轰动一时的泉州服装企业17个知名商标在澳门遭恶意抢注,泉州服装企业联合维权一事终于尘埃落定。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局驳回了澳门居民吴楚帆对我市九牧王等8个服装知名品牌商标的恶意抢注,并同时授予这8个商标的真正权利人在澳门的商标专用权。这一裁定目前已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公告》发布。此次泉州夺回的8个商标分别为九牧王、柒牌、皇宝、斯得雅、老人城、四海龙、阔发和虎都。  相似文献   

4.
泉州服装品牌突遭大规模抢注2月4日,正好是元宵节的前一天,泉州地区的服装企业大都还处于春假中,谁都没有注意到远在澳门发生一件让他们猝不及防的事情,就在这一天出版的第五期澳门特别行政区公告中商标注册公告中突然出现了大量泉州地区服装品牌的商标。由于澳门生活着许多原籍泉州  相似文献   

5.
2月4日,正好是元宵节的前一天,泉州地区的服装企业大都还处于春假中,谁都没有注意到远在澳门发生一件让他们猝不及防的事情,就在这一天出版的第五期澳门特别行政区公告中商标注册公告中突然出现了大量泉州地区服装品牌的商标。  相似文献   

6.
在欧美国家,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时常可见,例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著名商标都曾经被质押过,在意大利、法国这类服装名牌众多的国家,商标质押贷款甚至占据所有贷款比例的10%以上。在我国,商标权质押贷款业务却寥寥无几。2009年,泉州农行在福建省泉州市首创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业务,“申鹭达”集团等多家企业以自有的商标专用权质押从泉州农行获取了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7.
国内动态     
《中华商标》2006,(4):63-63
格兰仕商标西班牙遭抢注,商标抢注惹恼“金大侠”,温企打赢日本富士,白酒行业首次拥有了证明商标,“乔家大院”将成注册商标。  相似文献   

8.
近一时期以来,国内抢注商标事件屡见不鲜。从去年年初“刘老根”商标被抢注的风波,到“木子美”、“绿茶”被抢注,到央视《同一首歌》被作为酱油、醋等调味品商标被抢注,等等。有关影视剧名被作为商标抢注而引起的纠纷让人们不禁反思:中国人的商标煮识变强了?还是仅  相似文献   

9.
最近抢注“浙商”、“温商”、“义商”商标的事件,在新闻媒体上屡报不休,炒得沸沸扬扬,似乎抢注到一件此类商标就能一夜暴富。其实,抢注此类商标并无价值。因为其抢注的不是真正的商标,只是一个经营者群体的地域身份称谓而已。  相似文献   

10.
陈辉 《中华商标》2004,(9):15-15
泉州市商标协会于8月21日隆重成立。泉州199家经济效益好、商标意识强的企业加入协会,王水坤当选为会长,林海雁、吴建设当选为秘书长、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11.
西门子公司抢注海信等中国企业商标事件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2月24日,由中华商标协会主办、《中华商标》杂志社承办的“中国商标海外维权研讨会”在京举行,国内知识产权界权威专家、学者,相关部门的官员,以及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法制日报、中国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八十多家媒体汇聚一堂,以案说法,对新形势下中国企业商标海外反抢注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对于恶意抢注中国商标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2.
张晓军 《中华商标》2003,(12):55-57
商标作为经营者参与市场竞争的工具,为使用人占领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使用人申请商标注册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抢注与他人正在使用商标相同的商标.特别是欲借此规避法律、法规从中牟利的行为,严重干扰了市场的正常秩序。近来.由于该类案件数量有所增多,并且往往在发生抢注商标侵权纠纷后,商标被抢注人即使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争议裁定也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这使争议裁定前的行为地执法部门在处理侵权案件投诉问题上常处于两难境地,给执法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为避免在案件查处中出现执法不当,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的力度.遏止、杜绝故意抢注商标现象,有必要对抢注商标现象的形式、原因和执法对策予以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究。因在商标评审程序终结前.当事人的抢注关系尚有待确定,本文中为便于区分双方当事人,暂把提出被抢注的当事人均称作“被抢注人”,已拿到《商标注册证.》的当事人均称作“抢注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宋林莉 《中华商标》2009,(11):36-38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商标抢注行为在我国商标注册领域开始出现,并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这不仅直接损害了被抢注者和广大消费者的合法利益,而且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危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对于商标抢注行为,我们不能简单的停留在对抢注人的道德谴责上,对其进行分析并探寻解决途径是商标保护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4.
日本公司抢注中国四大名著游戏商标事件引起注目,最近有家中国企业对日本公司抢注中国四大名著游戏商标的行为做出反应。3月27日下午,该公司已委托广东省红徽商标事务所将相关商标的异议申请书和争议申请书递交国家商标局和商标评审委员会,从而使日本公司抢注的中国四大名著游戏商标因被异议而暂不能获得核准注册。虽然国内动漫游戏业的相关衍生游戏面临的“大劫”被“欧卡曼”暂时遏止,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商标抢注之风愈演愈烈,甚至有所谓“职业注标人”之流招摇过市。一些人无心从事实际的生产经营,也根本没有在商业活动中善意使用商标的意图,只是出于牟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疯狂抢注商标,并把抢注的商标当成奇货可居的商品高价叫卖。很多消费者疑惑了:难道“二人转”、“中央一套”也能注册商标?难道这样的商标抢注行为也受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飞人乔丹起诉乔丹体育,称乔丹体育注册的"乔丹"商标侵犯其姓名权。另据报道,最近越来越火的NBA新星林书豪的姓名也被一家江苏企业抢注。而早在1995年,法国知名奢侈品商标爱马仕也被中国广东佛山一家服装生产公司抢注。事实上,不仅外国名人和名牌被抢注,中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商标抢注现象在我国呈愈演愈烈的趋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长期以来我们在追究抢注行为的责任时,总是将全部的谴责和法律责任归于抢注者。然而事实上,这种归责方式不但难以有效地遏制当前的抢注现象,而且有违公平公正的理念。笔者认为抢注现象的出现并非抢注者的一人之过,被抢注者、商标主管部门乃至立法者在这一问题上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我们应当从深层挖掘抢注现象出现的原因,重新建立商标抢注责任在抢注者、被抢注者、商标主管部门以及立法者之间的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中华商标》2010,(8):79-79
2009年,中联重科股份公司在国际商标保护性注册的过程中,发现阿根廷TEMACOINTLS.A公司早在2006年就已经抢注了中联重科的“ZOOMLION”文字以及图形商标。  相似文献   

19.
近期.集佳律师事务所在商标监测过程中发现.某自然人注册了十余件世界顶级的户外用品品牌.而且.该个人注册的类别涵盖服装、鞋帽、皮革制品、首饰等,与被抢注商标的使用类别非常近似。  相似文献   

20.
史新章 《中华商标》2005,(11):46-48
《欧共体商标条例》第8条就驳回注册的相对理由作出了规定,其第三款规定:“商标所有人的代理人或代表人,未经该所有人的同意而以自己的名义申请商标注册的,在商标所有人的异议下,该商标不应予以注册,除非该代理人或代表人证明其行为是合法的。”此款的立法目的在于制止代理人或代表人恶意抢注的行为,保护被代理人或被代表人的商标权利。我国商标法在2001年10月27日修改之后,在第15条中也规定了对代理人恶意抢注行为应予以制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