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娟 《商场现代化》2006,(16):199-200
一个商品的品牌可以反映出一个企业的文化、理念,也可以突出产品的特性。品牌作为一种纽带,沟通着消费者和产品,好的品牌可以将商品信息及企业文化传递给顾客,也可以引起顾客的购买欲望。故而成为大多数企业不可或缺的,也努力想拥有的无形资产。而可以用口语称呼的品牌名称便于生产者宣传和消费者识记,一个好的品牌名称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本文分析了一些中外名牌名称的来历及翻译方法,以期对中国企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糖烟酒周刊》2004,(29):J004-J006
国内白酒产品众多,据统计,全国大大小小的白酒企业近4万家,每个企业有数个甚至数十个白酒品牌,加上经销商的买断产品,白酒品牌不下几十万个,分散在各个区域市场的产品少则几十多则几百。怎么在这些产品中脱颖而出,除了市场的功夫外,如果产品的名字响亮易记,无论是广告还是口碑效应,都会在品牌传播上占尽优势。对于一个资源不足的企业,给产品取一个响亮、易记的好名字更是一条捷径,其重要性尤显突出。  相似文献   

3.
在品牌日益被注重的今天,品牌延伸策略正自觉或不自觉地被一些企业所利用。而品牌延伸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刀。品牌延伸是指企业在一个成功的品牌后不断推出新产品,也即企业对产品组合中全部产品项目采用同一个品牌名称(包括品牌标记),又称统一品牌策略或“家族品牌名称”策略。品牌和品牌定位的最佳模式是:一个品牌=一个产品=一个定位。  相似文献   

4.
王娜 《现代商业》2008,(15):91-92
品牌是使某种产品和服务能够区别于其他产品和服务的名称、标识和其他可展示的标记。这些名称和标识等会由于不同的品牌表述方式而产生差异,又将会产生不同的品牌观念。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企业必须重视品牌战略,必须善于整合品牌,以此提升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品牌延伸是品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营销的重要手段。体育用品品牌延伸在给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带来利益的同时,又具有较大的风险。文章提出,为规避体育用品品牌延伸风险,提高体育用品品牌延伸效益,应从实际出发,借鉴国内外企业规避品牌延伸风险的成功经验,正确认识现有体育用品品牌,选择强势体育用品品牌进行延伸;进行市场定位,界定体育用品品牌的适用范围;确保品牌延伸产品的相关性和兼容性,提高品牌延伸成功率;有效控制体育用品品牌延伸,避免品牌延伸过度。  相似文献   

6.
品牌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旭琴  向鑫 《商业时代》2006,(33):32-33
品牌是使某种产品和服务能够区别于其他产品和服务的名称、标识和其他可展示的标记。这些名称和标识等会由于不同的品牌表述方式而产生差异,又将会产生不同的品牌观念。本文整合了国内外有关品牌理解的各种观点,并对各种品牌理论研究进行评述和归纳,以期能对品牌的历史及未来的发展进行概括,揭示品牌理论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7.
市场有许多品牌营销机构和作家,他们鼓吹自己拥有创造品牌的能力。然而,无论对企业、服务、产品命名.还是对一个商店进行命名的过程t我们都不应该掉以轻心。一旦你给你的企业命名了,这个名字将会伴随你很长的时间。取名的过程是十分困难的,这个过程至少还需要一些市场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品牌,从其浅层的意思来看,“是一个名字、术语、符号或设计……,用以识别一个或一群出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以之区别于其他竟争者.”但自80年代人们意识到品牌名称可以成为有价资产之后,品牌的意义就绝不仅于此了.品牌所折射出的是企业的管理水平、组织结构、战略决策能力、科研开发水平、促销手段,以及个性文化和人力资源.总而言之,品牌形象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综合体现,而品牌经营则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9.
品牌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名字。只是品牌比单纯名字多了很多附加值,它是汇聚了企业全面的品质而形成的统一符号。对于创业者来说,品牌就是无形资产的重要一环,漫长的品牌道路经常从一个叫得响的品牌名称开始的。  相似文献   

10.
今天的美国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对于中国本土品牌产品来说,无论是哪个领域,进入美国市场都会面临难以置信的竞争。由于现在的中国企业缺乏强有力的品牌,一般都在低端产品和低价产品的市场上比较成功。如果中国公司能建立起强有力的品牌的话,产品之后的软性力量会给中国本土产品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市场进入相对来说则会容易一些,也更能进入获利较高的市场。  相似文献   

11.
品牌作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所重视。研究消费者对于不同品牌品牌态度的差异性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从品牌认知、品牌偏好、购买意愿三个方面来探讨我国青年对中外品牌品牌态度的差异性,并得出我国青年对国外品牌的认知度更高,对国外品牌的偏好更强,同时更愿意购买国外品牌的产品。最后,本文针对我国青年市场的实际状况给我国企业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建立品牌系成为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制定品牌战略的重要工作。品牌系由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组成。企业品牌负责打造企业的市场形象 ,产品品牌侧重市场竞争。建立起的品牌系有助于企业进行品牌战略整体规划。减少新产品品牌战略中的风险 ,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成功品牌的市场号召力和规避某一品牌失败对企业的负面影响是企业品牌战略的重要出发点。文章将从经济学角度阐述企业建立品牌系的必然性和战略可行性 ,同时 ,辅以案例进行说明解释。  相似文献   

13.
杨凤鸣  唐瑜冲 《商业时代》2005,(5):45-45,47
品牌命名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一个产品能否迅速持久的立足于市场,直接关系到一个产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的生死存亡,也直接关系到一个产品能否进入并立足于国外市场。本文在分析品牌名称的功能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国际品牌命名的命名途径、命名原则和命名对策。  相似文献   

14.
区域品牌是区域内所有企业众多品牌的综合体现,是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聚集,也是一个区域内所有企业及产品的整体形象。一个区域内一旦形成了一个区域品牌,意味着该区域内所有企业品牌都将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前景,当然直接有利于提高区域内企业的市场销售能力,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品牌经济效益。只有区域内部企业通力合作,共同建设和培育,才能够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区域品牌。好的区域品牌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无形资产,具有广泛的、持续的品牌效应。区域品牌一旦建立起来了,在消费者中就能够保留良好的形象,同时其市场竞争力也会加强,这是单个企业品牌所不能够做到的。例如,古镇的灯饰、郫县的豆瓣、义乌的小商品、温州的皮鞋等,这种品牌的区域影响力在全国都是家喻户晓的,甚至在国际上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15.
沈虹 《广告大观》2007,(11S):140-140
这几年,又是我国的生育高峰。尤其是今明两年,“猪宝宝”和“奥运宝宝”都是很好的意头。而如何为宝宝取个别致的名字成为准爸爸妈妈的大事。为客户的品牌命名,同样也是广告人的大事。艾·里斯早在《定位》中便肯定命名的绝对地位,“名字就是把品牌挂在预期客户头脑中的产品梯子上的钩子。……你能做的唯一重要的营销决策就是给产品起什么名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谢导 《商业时代》2004,(18):47-49
品牌名称是消费者认知产品的重要一环,因而也是企业宣传品牌的重要手段。本文试图从消费者记忆、产品通用效用、品牌定位、感性联想和品牌归类这五个层面探讨企业为品牌命名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7.
“从长远观点来看,对一个品牌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名字。”美国营销大师阿尔里斯这样认为。品牌名称对品牌提升至关重要,品牌名称直接影响品牌传播效果。孔子也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所以,品牌命名成了品牌建立之始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的推行,似乎无可避免的会带来竞争的加剧.新兴企业中小品牌如雨后春笋,市场就如同战场.一场你死我活.为争夺市场而进行的品牌大战在所难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商品作为企业品牌形象的前沿肩负着重要作用。市场营销中说的“同质化”指的是产品品质的相似,产品的品质是根本.但并非所有的消费者都是品牌消费,况且.现在的消费者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与欲望也在不断地加强,产品功能同质化不等于产品包装同质化,  相似文献   

19.
李洋  肖旭 《商业研究》2000,(10):72-73
企业在发展品牌过程中,是进行品牌延伸让新产品沿用原有品牌呢?还是采用一个新的品牌,若采用新品牌,新品牌与原始品牌的关系如何调解?这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操作难度的问题。企业在正确把握母子品牌关系的同时,运用子品牌策略,克服品牌延伸与多品牌两者的缺点,这样不仅提高现有产品的销量和市场占有率,而且对发展子品牌实现企业产品上规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B2B品牌管理     
简介:随着产品变得越来越相似,企业纷纷求助于品牌化,将其作为创造需求偏好的重要手段。品牌化始终是诸如可口可乐、麦当劳、柯达和梅塞德斯等著名B2B企业的关键成功要素。现在,越来越多的B2B企业开始采用全方位品牌化战略。卡特彼勒、杜邦、西门子、通用电气等公司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是,B2B企业必须明白,品牌化远不止为自己的市场供给物起一个动听的名字,而是关于市场供给物将创造和传播特定水平的性能和服务的承诺。品牌背后的承诺推动着企业及其伙伴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