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县级"十二五"规划是规划体系中的最基本单元,是政府履行宏观调控、经济调节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区域发展的指向标,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统领作用.目前,市县级在"十二五"规划的编制方法上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且缺乏相应的科学方法的支撑,应引起高度的重视.本文深入剖析了市县级"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具体环节,并着力解决规划编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供广大的研究者和规划编制者们参考. 相似文献
2.
务实编制好环境保护规划是政府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规划编制既要加强上一级对下一级规划工作的指导,又要强化国家与省、省与市的规划目标、指标等的衔接,以使各级环境保护规划真正成为理性、科学、务实的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4.
经济转型与高速增长,在"十二五"时期已是不可兼得的目标,东部和西部各省份都将"站队"。"我们‘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理念不能再以GDP为先。"上海市政府权威人士在一次内部会议上坦言,未来上海经济发展"靠投资驱动是靠不住的,必须转"。目前正在制定的上海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将提出具体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6.
7.
8.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描绘了中国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也比较系统地阐明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全球战略,将对中国和世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带来深刻变化。首先,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规划编制的体制背景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传统计划经济下的计划以生产为中心,是配置社会资源的主要手段,所以计划不仅内容繁细,而且具有很强的指令性;市场经济下市场在配置社会资源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政府只是弥补或纠正"市场失灵"领域,并主要靠间接调控方式规范市场和引导企业。 因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十一五"规划必须突破传统计划理念,力求在体系、内容、重点、方法等方面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0.
现代产业体系是以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能耗低、污染低、创新能力强的现代产业集群为核心,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成性和可持续性特征的新型产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内容和基础支撑,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12.
到底是什么导致中国的储蓄率过高、需求结构失衡?笔者试着从土地出让机制的角度来解释中国储蓄率的变化情况,并结合"十二五"规划中对调整经济结构布局,对解决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给出自己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到2015年.全省企业间网络交易超过2万亿元.占全国15%以上;网络零售额超过2500亿元,占全国10%以上. 相似文献
14.
于年前在杭举行的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时任副省长金德水指出,我省十二五经济和信息化重点任务是实施工业转型升级310推进计划,即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三大重点领域,以重点实施10项工程为抓手,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省经信委主任谢力群作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15.
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思考"十二五"的发展问题.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张军扩表示,筹划"十二五"发展,首先需要对这个时期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做一些分析和预测,只有把环境条件分析清楚了,才能明确我们面临的问题和需要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系统回顾了武汉市科技发展的主要历程及基本经验,分析了重大战略机遇期武汉市科技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并就“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从发展定位、工作思路和主要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时期是广东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中共广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会深刻把握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顺应全省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热切期待,明确提出了"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核心任务,为进一步做好全省的工业经济发展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委的部署上来,正确把握当前工业经济面临的形势和发展转型的内在要求,突出重点、攻坚克难、扎实工作,推动广东工业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本期选登广东省副省长佟星同志《攻坚克难促转型六大发展增幸福——全力推进"十二五"广东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专题文章,敬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8.
19.
20.
一、“十一五”时期各地城乡居民收入情况1.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远远高于规划目标“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均达到12.7%,远高于5%的规划目标.共有13个省份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辽宁、内蒙古分别以14.2%和14.1%位列前两位.共有16个省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天津以16.2%增速位居全国首位.吉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分别为12.1%和13.8%,居全国第16位和第7位,分别高于规划目标0.6和7.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