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跨国公司在华本地化经营新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人世给跨国公司在华的投资和经营带来深远的影响。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根据全球战略的需要,鉴于中国的庞大市场及其在世界经济中日益增长的地位和作用,纷纷加大对华投资。2002年,我国吸收外资达527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大引资国。在跨国公司的新一轮投资热潮中,本地化经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主要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2.
全球本地化这一概念的提出,表明跨国公司将以更积极的姿态从事全球经营,本尝试着站在本地企业角度,探讨如何应对跨国公司的全球本地化策略。通过分析构成企业竞争力的各种因素:并立足于这些因素,进一步剖析从事某一特定地区经营的跨国公司的竞争态势;然后根据这些分析,提出两层面的应对思路。  相似文献   

3.
在华设立研发机构是跨国公司激烈竞争、研发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对我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产业结构等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以上海为例,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本地化动因,探讨了跨国公司研发本地化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影响,并提出了利用跨国公司研发本地化推进上海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丽琴  刘文秀 《经济地理》2007,27(2):231-234,225
首先分析了跨国公司研发本地化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然后从地区和城市两个层面剖析了其地域分异特征,进而从FDI规模、科研和人才资源、跨国公司研发基础及地缘关系等方面研究了跨国公司研发本地化地域分异的形成机制。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和西部开发、老工业基地振兴等政策的实施,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将会不断向内地推进,但短期内其地域分异特征不会改变,仍将向东部地区的少数几个大城市集中。  相似文献   

5.
跨国公司进入企业群的协同竞争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跨国公司进入企业群 区域的方式 跨国公司是在一个国家设立总部,在其他一个或多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和生产经营网点的企业系统,它以全球作为市场范围来规划投资经营活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自然资源和低技术的劳动力在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经营重要性的程度上越来越低,而创造性的资产和本地化公司机构网络关系则相对越来越高,它们是跨国公司提升及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竞争力的资源与力量。  相似文献   

6.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研究与开发。近十年来,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建立了研究开发中心,通过利用我国较低的研发成本,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在中国针对中国市场,设计、研究开发适合当地市场的产品,进行实地生产、销售。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如何趋利弊害、化压力为动力、怎样提出应对措施,也成为业界广泛关注的一个话题。本文论述了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本地化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为中国提出跨国公司研发本地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地化的环境分析和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本地化已经成为许多在华跨国公司的重要战略目标。本文在分析跨国公司进行人力资源本地化的动因和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探讨跨国公司如何选择其人力资源本地化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李文芳 《经济师》2008,(6):188-189
“思维全球化,行动本地化”现成为跨国公司的经营理念。跨国公司的国际化是以各个作业区的当地化为基础,针对每个作业区而言,国际化就是当地化。文章依据某公司国际化战略目标下巴基斯坦作业区实施“本土化”的实证分析,旨在说明海外市场人力资源当地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在华跨国公司人才本地化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据2004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全球大约6.1万家跨国公司控制着90多万家外国子公司,它们所代表的外国直接投资存量约为7万亿美元。在全球经济乍暖还寒之际,中国仍是一枝独秀,成为全球的投资热点,我国2002年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为527亿美元,居世界第1位;2003年达到530亿美元,仍然是全球最大的资本输入国。目前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400多家在中国落户,进入中国市场并积极拓展业务。随着研发、采购、生产、销售本地化的推进,人才本地化也日益突出,成为在华跨国公司要考虑的重要…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开放和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不断上升,跨国公司更倾向于并购大型国有企业以实现在中国的本地化的经营。并购这种快速进入中国市场的有效方式,将外资并购推向一个高潮期。规范的跨国并购能为国有资产退出提供重要的途径。在并购政策的设计上,一方面要缩小“国退”、“外进”产生的偏离,引导外资更积极地发挥国有经济退出中承接主体的作用,另一方面要规范外资并购我国国有企业,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跨国公司经营实践中,存在着美国制造业跨国公司、日本综合商社、韩国大财阀三种成功模式,三种模式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之处,是美、日、韩三国特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综合作用的结果。如何借鉴国际跨国公司成功模式,构建中国跨国公司经营模式?文章在综合分析宏观政策、中观行业和微观企业因素的基础上,从中国国情和中国跨国公司经营实践具体情况出发,得出了中国跨国公司应选择实力强、效益好,集工业、贸易、金融为一体的综合集团公司经营模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6,(5)
南美已经成为了中国重要的海外战略油气合作区。为了在南美市场上提高石油工程项目经营管理水平,就要走上本地化经营的道路,需要解决人力资源管理本地化的问题。文章以玻利维亚石油工程建设项目为代表来研究分析人力资源本地化管理,对南美市场的普遍存在的一些情况做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跨国公司经营的本土化趋势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的不断深入,“本土化”经营已成为其重要的发展战略手段。本文分析了跨国公司在中国本土化经营的表现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并提出了国内企业的应对思路。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加入WTO及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纺织巨头纷纷与国内企业合作或在国内建立“加工地”。意图争夺或瓜分中国市场,本土化经营成为目前跨国公司投资中国纺织业的一大热点。针对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所带来的挑战,企业的竞争能力已经成为企业能否存在、发展壮大的基本所在。本文对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提出应对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世纪以来,跨国公司不仅在全球范围进行了战略、管理和治理结构的调整,而且对经营理念,特别是公司责任理念进行了深刻的调整,出现了强化公司责任的新潮流。这一潮流已经对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经营活动,乃至对中国企业以及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陈钺 《经济导刊》1998,(6):26-27
随着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的迅速增加,特别是大批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外商投资企业管理人员本地化问题日益突出起来。一、外资企业聘用当地管理人员的必要性大多数跨国公司依据海外子公司的需要,在当地招募人才,实施职前培训,或实施在职培训,有时还派遣当地人员到母公司...  相似文献   

17.
王茜 《时代经贸》2009,(3):34-35
中国在全球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很多跨国公司看重中国的潜在市场和在中国的巨大经济利益,纷纷在中国实行本土化战略。本文介绍了跨国公司本土化的原因,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经营以及跨国公司的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并浅析了在金融危机下,跨国公司的本土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黄寰 《经济师》2003,(5):74-74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扩张力度也会加强 ,文章试图通过对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扩张进行分阶段的分析 ,即把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扩张分为四个阶段 :准备阶段、进入阶段、扩张阶段和成熟阶段 ,概括了每个阶段跨国公司的活动特点 ,并希望藉此为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提供一些值得参考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王勇 《生产力研究》2006,(9):207-208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发展,在新的竞争环境中,跨国公司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从而产生了本土化经营,对于本土化经营这一新生名词的科学内涵目前还显得很模糊,文章对此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和应对策略,以及我国跨国公司当前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提出了本土化经营的科学内涵,为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宣烨 《经济管理》2006,(3):93-96
本文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独资趋势为背景.以苏州为样本,对跨国公司在苏州合资企业的独资化倾向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合资企业的独资化倾向,是跨国公司为适应母公司战略调整与中国投资环境变化的相机结果;中国政府对外商投资市场准入领域的放宽、中方投资者资金供给困难以及中国投资环境的改善,只是跨国公司由合资经营向独资化经营战略转变的促成因素,真正的决定性因素是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的转变,合资企业中方母体与跨国公司追求目标的不同,以及投资双方文化背景、经营哲学的差异,使得合资企业只是在特定的制度背景、特定的市场环境下存在的一种主导组织方式。蕴涵的政策含义是,政府引进外资政策应该由依靠政策优惠为主向依靠增强本土企业实力为主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