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核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本质是就业问题,尤其是到非农领域就业。因此,统筹城乡就业,加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成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2.
刘巍 《企业导报》2013,(8):20-20
为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切实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特别是被征地农民转移就业问题,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实现农业充分就业,笔者做了调查,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就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我国面临着城市失业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现象并存的局面,如何转移农村劳动力是我们现在面对的最迫切问题.基于发展中国家情况出发的发展经济学就业理论不一定完全适合我国,结合我国国情和发展经济学的就业理论,我国应城乡统筹,多途径、多层次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解决城市失业问题,统筹城乡就业.  相似文献   

4.
基于统筹城乡就业机制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教育程度低、分布不均衡,面临的就业问题异常严峻;要突破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瓶颈,必须通过加快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建立统筹城乡就业机制,才能有效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成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因此,农村就业问题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十一五"期间,吉林省就业部门努力从农村转移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实现该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历史突破。  相似文献   

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也是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性战略问题。分析目前自发转移的弊端推论出政府主导型转移方式的必要性,并从宏观战略角度出发,立足于城乡就业信息协调机制,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设计出以政府为主导,包含诸多利益相关者的农村参与、城市支持、市场优化等子系统的转移机制,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提供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其现状的分析,找出影响辽宁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对辽宁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出建议,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使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8.
统筹城乡就业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统筹城乡就业的主要内容就是要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诸多问题,既有落后体制的约束、又有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鉴于此,本文立足分析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9.
于莎燕 《活力》2004,(8):8-9
在中国经济社会进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让具有高素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积极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去,是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一个重要课题。从我省经济发展的实际分析,实现城乡统筹、促进城乡一体化需要高素质农民;加快农  相似文献   

10.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要有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存在着数以亿计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关系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有两个思路:一方面可以从农业内部解决,政府应大力投资于农业领域的公共基础建设,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依靠农业科技,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另一方面,应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消除不利于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制度性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地流动.  相似文献   

11.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当前比较现实有效的途径是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逐步解决农村就业问题,努力提高农民收入。山东省委、省政府在统筹城乡就业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向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推进城乡统筹就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提出的要求,是落实中央战略决策的重要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城乡统筹就业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我国在国际竞争中比较优势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关系着工业化、城市化能否顺利推进,关系着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孟杰 《价值工程》2012,31(32):307-309
目前我国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如何妥善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建设新农村、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流,使我国农村建设发展缓慢,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以老人和幼儿为家庭的农村"空巢"现象,这对农村养老、子女教育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因此,更好的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是加快农村建设、解决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利用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影响力度,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举措.本文介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及实践,对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增强乡镇企业活力,提高劳动力吸纳能力;进一步增强农业部门吸纳劳动力的蓄水池作用;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形成统一、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歧视性规定,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制度等具体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高唐县把统筹城乡就业工作放在保障民生的重要位置,改善工作条件搞服务,广开就业渠道增岗位,加快经济发展筑载体,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统筹就业和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十一五”期间,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5.1万人,新增就业人员4.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1%以内。  相似文献   

16.
观点     
城乡统筹就业是长期就业政策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指出,从就业的角度看,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有两点:一是巨大的人口总量,二是巨大的农村人口数量及其中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要解决如此众多的人口就业问题,关键是要形成大量的资本积累,而资本的积累最终来源于经济总量的增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总量的增长又离不开有效需求的增加;有效需求的增长来自居民总收入的增长;要实现居民总收入的增长,就不能忽视占总人口大多数的农村人口的  相似文献   

17.
丁巨峰  张桂凤 《活力》2009,(7):27-27
几年来。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不断优化。以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极大地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另一方面,农村还有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冷静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及影响转移的制约因素.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农村劳务经济的兴起,为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市民化进程和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同时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基于对农村劳务经济现有研究的文献分析,综述了劳务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现状,总结归纳了劳务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但是现有研究的切入角度单一,研究范围较窄,理论研究相对不足,对策研究泛而不深,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9.
南京市城乡经济发展很不均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因此,化解新时期的“三农”难题必须采取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思路。本文以合理的政府行为为中心,制定了南京市城乡统筹就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城乡统筹社会保障的具体措施,政策目标是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和农村稳定。  相似文献   

20.
几年来,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不断优化,以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极大地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另一方面,农村还有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冷静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及影响转移的制约因素,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